十个抑郁九个治不好?坦言:4种抑郁症无需药物治疗,或反作用
抑郁症治疗通常包括心理疗法和/或药物治疗,个体化治疗方案很重要。 #生活技巧# #心理健康建议# #抑郁症状识别#
说起抑郁症,尤其是在中老年人当中,真的是让人既无奈又焦虑。你想啊,差不多半数的中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过心情低落、精神萎靡的阶段,甚至有的人这情绪一压就压得喘不过气来,生活工作都被搅得七零八落。事实上,抑郁症对生活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我们想象,简单的疲倦、心情不好,往往就能演变成让人彻底失去动力的深渊。可问题是,治疗这病还真没那么简单,说“十个抑郁九个治不好”,虽然有点夸张,但背后的无奈却不是没道理。
你可能还不知道,中老年人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遇到的麻烦其实不少。一方面,症状常常和身体其他问题纠缠不清,像睡不好觉、食欲差、身体乏力,这些到底是抑郁导致,还是身体机能退化带来的,很难判断。另一方面,心理和身体的双重折磨让不少患者根本不愿意积极配合治疗,甚至还会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更别提还有那种“药越吃越糟”的担忧。可偏偏抑郁症不像普通感冒,按时吃药、睡好觉就能立刻好转,这让很多患者陷入“治了又不好”的死循环,焦躁、失望、甚至自我怀疑,情绪起伏比病情还难控制。
不过,除了这些普遍的困境,其实你得知道的是,抑郁症这玩意儿并不是一锅粥,所有人都得用药物“炮轰”它才能见效。实际上,有4种类型的抑郁症,药物治疗不但没用,反而可能起到反作用。说白了,某些抑郁,靠心理调节、生活方式的改善才更有效,乱吃药不光浪费钱,甚至还可能带来身体负担和精神上的反弹。
先说说第一种吧,那些由短暂压力、生活事件引起的情绪低落,像亲人去世、重大变故、经济困顿等。这种情况下,人的情绪反应其实是自然的“悲伤过程”,不是病理性的抑郁,靠药物压制反而可能打乱身体的自我调节,反而会延长康复时间。简单来说,就是人家需要的是时间和支持,而不是一味的药丸。
再来你可能没注意到,第二种属于轻度抑郁症,也就是所谓的“心情低落”,但不影响基本的生活和工作。像这样,很多人通过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心理疏导,甚至改变日常社交环境,就能逐渐走出来。过早用药,反而可能造成依赖性或者药物副作用,效果适得其反。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种,是那些“躯体化抑郁”,表现出来的更多是身体不适,而心理上的不愉快反而被掩盖或者忽视。患者可能表现为头疼、胸闷、疲劳感强烈,但精神症状并不明显。这样的情况,如果贸然用抗抑郁药物,往往会忽略身体健康的整体调理,导致症状复杂化。
最后第四种,就是那种伴随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的“认知障碍相关抑郁”,这类抑郁症状和脑功能退化有一定关联。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反倒是通过认知训练、心理支持和生活环境调整,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情绪和生活质量。
所以说,这里面的关键并不是药物越多越好,而是要看准症状的性质和病因,才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盲目用药,不仅容易让患者产生抗药性,甚至还可能让情况变得更复杂,难以收拾。可以说,抑郁症的治疗讲究的是“对症下药”,更讲究的是“因人而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患者感觉“治不好”的原因之一。
除了治疗的选择难题,患者日常遇到的阻碍也不少。比如,很多中老年人对心理疾病还带有偏见,不愿意承认自己得了抑郁,更别说去医院心理科就诊,甚至连家人也不理解,觉得“多喝喝茶,出去散散步就能好”,这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又或者,部分患者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遇上副作用反而加重疲倦、头晕、失眠,导致心情更差,变成一种恶性循环。
但别灰心,事实证明,很多抑郁症患者其实是可以通过非药物的方法得到显著缓解的。譬如,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当参加运动,和亲朋好友保持良好沟通,学会情绪管理技巧,参加心理疏导或认知行为疗法,这些都能让人的情绪逐步稳定下来,甚至从根本上减少复发的可能。
面对抑郁,我们得学会理性看待它,不是所有情绪低落都必须用药,也不是吃了药就万事大吉。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而这条路往往是多元的、综合的。其实,抑郁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误解它,害怕治疗,或者治疗不当。
网址:十个抑郁九个治不好?坦言:4种抑郁症无需药物治疗,或反作用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48591
相关内容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综述)两种居家治疗设备,一些抑郁症患者甚至不再需要药物
抑郁症, 真烦恼, 治疗抑郁症的十大自然疗法, 来自国外的科普知识
抑郁症治疗之饮食疗法.ppt
如何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
抑郁症防治4类重点人群,这些人要警惕抑郁症
社会压力抑郁症怎么治疗
光照治疗抑郁症是什么样的
抑郁症怎么进行艺术治疗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