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咬落的是甲,托起的是生命
瀑布是河流从高处跌落形成的水体,通常伴有壮观的水声。 #生活知识# #自然#
近日,在南京南站熙攘的候车厅,一声紧急广播划破夜晚的宁静。当大多数人还在犹豫观望时,休假护士李梦旖毅然转身,向着与检票口相反的方向狂奔。她扯下戒指、咬落10个穿戴甲的瞬间,不仅是一次紧急救援的准备,更是一名医者职业本能与人性光辉的生动写照。这短短几十分钟的经历,如同聚光灯下的特写,照亮了普通人身上不普通的担当,也让我们看见平凡生活里最动人的英雄主义。
医者的使命,从不在休假的清单上缺席。当时针指向21时03分,距离开往苏州的最后一班列车检票不足半小时,李梦旖的选择面临着现实的考验:一边是满心期待出游的两个孩子,一边是生死攸关的陌生旅客;一边是早已规划好的假期,一边是突如其来的生命呼救。她瞥向手机的那一眼,是对时间的敏感,更是对责任的权衡。12岁儿子怀疑的目光、15岁女儿担忧的神情,都没能阻挡她前行的脚步。“妈妈去去就回”的简短承诺背后,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在心中扎根。从耳鼻喉科的日常诊疗到候车厅的紧急救援,岗位在变、场景在变,但医者守护生命的初心从未改变。
紧急救援的细节,藏着最真挚的人文关怀。当李梦旖赶到A4检票口,看到蜷缩在地、无意识抽搐的旅客时,她没有丝毫慌乱。表明身份、俯身检查、判断病情——一系列专业操作有条不紊,而那句“别怕,我是护士,放松点”的轻声安慰,更像一颗定心丸,驱散了病人的恐惧。为避免救援中划伤患者或影响操作,她扯下戒指,又用牙齿逐个咬落10个穿戴甲。这个略显“狼狈”的动作,没有精致的修饰,却比任何刻意的表达都更有力量。在生死时速的救援现场,她不仅用专业知识与死神赛跑,更用细腻的考量传递着温暖。当病人震颤幅度变小、口腔不再渗血、意识逐渐恢复,这份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的成就感,或许就是对她所有付出的最好回馈。
这场救援的温暖,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李梦旖逆着人流狂奔时,铁路工作人员默默紧随其后;她奔赴救援现场后,孩子们在铁路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得到妥善照顾;当她赶回报检口即将停止检票时,快速通道早已为她们开启。这些看似偶然的“巧合”,实则是社会协作中善意的传递与接力。铁路工作人员的主动协助,不仅解决了李梦旖的后顾之忧,更让这场紧急救援成为一场集体参与的爱心行动。正如李梦旖儿子所说:“刚才那个阿姨一直陪着我们,还说你去救人了”,简单的一句话里,藏着陌生人之间的信任与支持,也让我们看到,当个体的善意与集体的温暖相遇,便能汇聚成照亮社会的光。
李梦旖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心,不仅因为她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更因为她让我们看到,英雄从未远离平凡生活。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是医院里的普通护士,却在关键时刻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如今,她的事迹被上报申请见义勇为奖励,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所有坚守岗位、心怀善意的普通人的激励。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或许总在追逐远方的宏大叙事,却常常忽略了身边那些不经意的温暖瞬间——可能是公交车上让座的举手之劳,可能是雨天里为陌生人撑伞的小小善举,也可能是像李梦旖这样,在关键时刻放下个人得失、守护他人生命的勇敢选择。
10个咬落的穿戴甲,是医者责任的见证,是人性温暖的印记,更是社会善意的缩影。它提醒我们,英雄不必身披铠甲,也不必拥有超凡能力,只要心中有光、眼中有爱,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在需要的时候,成为照亮他人的那束光。当越来越多的人像李梦旖一样,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善意与担当温暖彼此,我们的社会必将成为一个更有温度、更有力量的大家庭。而这份源于平凡的伟大,也将在岁月的长河中,持续传递着向上向善的力量,激励更多人在平凡的生活里,书写不平凡的人生篇章。(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吕金艺)
网址:河声丨咬落的是甲,托起的是生命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2631
相关内容
河声丨见字如面,读懂甲骨文,就是读懂“我们是谁”39平的小房子,是托起我粤漂生活的船
人民日报:人人都有苦衷无奈,晨起暮落是生活,奔波忙碌才是人生
心理聊吧|你有咬指甲的习惯吗?
人间 | 39平的小房子,是托起我粤漂生活的船
去丨甲醛,空气丨净化丨甲醛
经常咬指甲、拔头发?这些小动作可能另有隐情
甲骨文。丹丨自然的结晶
【生活美学】独乐,是一个人独处时有心灵与生命的充实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丨持续改善民生 托起高原群众“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