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京人当年三伏天怎么过
《颐养天年:老年人健康生活指南》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老年人健康指南#
进入伏天,南京的天气更加炎热。过去没有冰箱、空调、电风扇,怎么熬过火煎火烤的夏日?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去追寻那过去大杂院的夏天。
水井里冰西瓜
西瓜是炎夏消暑的佳品,所以市民在盛夏都离不开它。我家大门口有口水井,到了夏天就被市民用来冰瓜。因为大杂院里娃儿都放暑假,所以大人都弄个西瓜在井水里冰,好为晚上乘凉做准备。首先“冰”西瓜,要选择在下午,因为上午上井用水的人多。要把裹了西瓜的梭子线网兜用绳子吊在井里,并在绳子上做个记号,这样才不会弄错。因为冰西瓜的人多,所以井口四面都是一根根粗细不一的绳子。到了日头西斜,各家都要去井台取西瓜。西瓜拿回来后,搁在放了井水的木盆里继续冰,凉透了吃,不但味道好,还解暑。到了晚上,一家人吃了饭,洗了澡,就会到室外乘凉。这时候,星斗满天,月光如水,大人就会切开西瓜,只见瓜皮上沾着湿漉漉的井水,那西瓜不仅让人看得舒心,尝起来更是“甜如蜜”。看着娃儿吃西瓜,大人就会调侃娃儿。过去人们生活清贫,有的娃儿把西瓜啃到青皮部分,大人就会打趣说“到青州了”,这“青州”就是瓜皮。然后大人就把西瓜皮拿起来,搁到菜篮子里放到屋檐下,到了次日做饭时将西瓜皮切丝凉拌,或者炒吃。特别是用红辣椒炒西瓜皮,是佐餐的佳肴。西瓜籽洗净后晒干,炒熟后当零食。
夏天荷叶包卤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到夏天,南京许多卤菜店柜台都放着一摞摞碧绿的荷叶。通常情况下,夏季用的荷叶都是当时玄武湖、莫愁湖的新鲜荷叶,老板让伙计买回来后,用清水洗净,切成荷叶片当包装纸用。当季用不完的荷叶就会把它晒干,留着到冬季用。
那时,夏季暑热,人的食欲较差。大杂院的人家就喜欢吃用冬瓜做的菜。清淡的就烧虾米冬瓜汤、海带冬瓜汤,若是用火腿、烧鸭架熬冬瓜汤,味道一定很鲜美。遇到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家里有事,都会去附近的卤菜店买卤菜。要是去长江路上的“马长兴鸭子店”斩鸭子,老板总会问要几级(当时盐水鸭分三级,根据鸭子的重量来定价格)。老板就会根据你的需求从橱窗挂钩上找出对应级别的鸭子,然后迅速称重、结账,斩好后用荷叶包好递给你。若是去中山路上“苏厨”卤菜店买兰花干,兰花干买好后,伙计就浇上牛肉卤汁,用荷叶包好递给你。买回家后,往桌子上一放,打开荷叶包,卤菜的香味同荷叶的清香一同沁入肺腑,顿时就勾起人的食欲。因为大杂院里的邻居,包括我家在内都是混穷的多。所以荷叶包卤菜买得少,买得更多的是荷叶包酱菜。那时,大杂院许多人家晚上喜欢用小火熬粥,或大米粥,或绿豆米粥,或百合米粥。粥熬稠了,搁在放了井水的盆里,凉透了吃,人不会出汗。在附近酱园店买点荷叶包的红萝卜干、绿莴笋、豆腐乳,或者炒个青椒炒肉丝,一家人坐在丝瓜架下吃晚饭,茂盛的丝瓜叶遮住夏日的阳光,大家享受浓浓的田园情趣,顿觉饭菜爽口宜人,别有一番风味。
到井台洗凉水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南京人大多数都住大杂院的平房里。那时候夏天热得出奇。白天,太阳高悬在天空,活像一个大火球,市民即使坐着不动,身上也会出很多的汗,每天都要洗澡。可是大杂院许多人家人口都很多,每家都只有一个澡盆,洗澡要排队。特别是双职工家庭,那澡盆周转率相当高。大杂院的娃儿都很懂事,一看家里这种“一盆难求”的情况,干脆就不在家里洗澡,都到大门口井台上洗澡。于是,吃晚饭前,他们通常赤个膊,穿条三角裤头,肩上搭上毛巾,手里拎着吊桶,拖着屐拉板儿呱哒呱哒地涌向井台,拿水桶到井里打水,然后蹲在水桶旁边,先用井水把身上弄湿,再把肥皂抹在身上,互相用毛巾帮对方搓澡。有的娃儿没有对子,就在井台上玩。等到家长在家做好饭后,就会赶过来,把娃儿身上弄湿后,抹上肥皂在身上搓几下,大人举起水桶,从娃儿头上往下浇。乖乖,娃儿就感觉快活死了。要是在家里,澡盆里只有一点水,洗得一点都不爽。洗完澡,娃儿就跟大人回家吃饭。吃完饭,各家就把竹床、躺椅都摆到屋外乘凉。家里女人都会进屋去洗刷碗筷,其他人就会在一起拉家常乘凉。女人把厨房收拾好后,赶紧到澡盆洗个澡,然后把全家人换下的汗衣服拿到井台洗,因为汗会烂衣服,有的衣服第二天一早还要穿,当晚洗出,晾一夜就干了。女人去井台洗衣服,除了省水、干净,还可以乘凉、和邻居拉家常。女人洗完衣服,还会用井水把身上抹一把,真正是透心凉。等妇女走后,就有人在井台设纳凉书场,吸引乘凉人听说书人讲古书。
大杂院里的“竹床舞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京很多人家都是老宅大院式住房。过去,没有空调、电风扇,房间里很热,在户外纳凉成了大家的共识。盛夏夜晚,邻居都在房前屋后泼洒清凉的井水,像是过起了泼水节。随后各家都把竹床、板床搬到大院里乘凉。
那年代没有计划生育,各家娃儿都有四五个。晚上,没有电视看,没有娱乐活动。男人围坐在一起,就喜欢讲《水浒》《三国》等章节,女人则忙于收拾碗筷和洗衣服。小孩则喜欢坐在老人的躺椅旁边,老人用蒲扇给自己散热,望着星空,让老人讲故事。当然故事也不是天天都有,有时老人累了,就眯着眼睛躺在躺椅上。时间一久,娃儿觉得还是同龄人在一起玩有意思,讲故事唱儿歌成了娃儿纳凉的内容。于是各家娃儿就将竹床、小桌子当成舞台,或唱或舞,彼此间赛唱、赛舞,被邻居们称为“竹床舞台”。在竹床上表演的多数是年龄相仿的女孩子,基本上将在幼儿园刚学到的歌舞拿出来在大人面前卖弄一下,常常引来附近的大人小孩来欣赏。记得娃儿们当时最喜欢跳的歌舞有《合作社的小鸭子》《我爱北京天安门》《我是火车小司机》。各家娃儿在各自“舞台”上比赛,常常会因唱、跳优劣而产生小矛盾,于是儿歌又变成消气内容:“你不跟我玩,我有人玩,我在河边划小船……”要是乘凉时突然下雨,大人忙不迭将竹床、板床搬回堂屋内。兴致未消的娃儿们跟着大人跑回屋里,嘴上还止不住说:“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与女娃文静的“竹床舞台”不同,男娃则喜欢捉萤火虫。有的男娃比较调皮,把装有萤火虫的瓶子,拿到其父母的卧室,掀开父母床上的蚊帐,把瓶子里的萤火虫放进去,然后迅速将蚊帐扎紧走人。等到父母进卧室,掀开蚊帐就寝时,发现蚊帐内都是闪闪发亮的萤火虫,知道是自家娃儿干的好事,免不了要责怪几句。 王恩翔
(责任编辑:岳权利 HN152)网址:老南京人当年三伏天怎么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50891
相关内容
2025年一伏二伏三伏表来了!三伏天如何养生?2018三伏天吃什么养生保健 炎热三伏天保健饮食忌宜须知
三伏天的三个饮食禁忌需知(三伏天注意事项及禁忌 三伏天禁忌什么食物)
7类人最需在三伏天养生!中医详解三伏天如何养生
三伏天吃什么最养生 推荐四款健康食谱
过了三伏天,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就要调理饮食,多吃它调理肠胃!
天坛科普——夏养三伏,这份三伏天养生指南请收好
“三伏天”美食养生指南
当立秋遇上三伏天,可以“贴秋膘”吗?
7类人最需在三伏天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