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 父母要加强引导和监督

发布时间:2025-07-12 15:07

《儿童健康生活方式培养》- 父母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健康生活方式专辑#

  “病从口入”这句话说得非常准确,因为手上所含有的有害物质对身体容易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说妈妈们一定要教育自己的孩子注意吸收,不要用手去拿一些脏东西,否则会沾染细菌。那么你知道该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吗?
 

  1、要教育孩子一定要饭前便后要洗手,多叮嘱几次,孩子就会听进去,慢慢就会形成一种好的习惯。要让孩子养成刷牙的好习惯。口腔卫生对孩子很重要,良好的牙齿可以帮助咀嚼和消化吸收。因此要帮助孩子养好刷牙的习惯。

  2、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穿衣习惯,穿干净的衣服,不随便弄脏衣服,干净的衣服给人一个良好的形象。要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吃零食等垃圾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好的习惯从小养成,长大后才会更加优秀。

  3、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模范作用,不随便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您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要让孩子养成打扫卫生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帮忙做家务,帮家里打扫卫生,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干净的习惯。

  4、保持个人身体和服装整洁的习惯。例如会正确地洗手、洗脸,勤理发、洗头、洗脚、洗澡、剪指甲,这不仅能清洁身体,保证卫生,而且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进健康。人的双手每天要接触很多东西,往往沾染上各种污物和细菌。
 

  5、一只未洗净的手上有四万到四十万个细菌,一克重的指甲垢里藏的细菌和虫卵有三十八亿之多。所以我们一定要使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和手脏时及时洗手的习惯。洗手时要认真用肥皂搓洗,如果只用水冲冲是洗不干净的。经常携带并会正确使用手帕。用手帕擤鼻涕时要按住一侧鼻孔,轻轻地擤另一侧鼻孔的鼻涕,不能同时揭两个鼻孔,以免引起中耳疾病或上颌窦炎。手帕要经常更换,保持清洁。

  6、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是要养成孩子经常及时喝水的习惯。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孩童时期体内水分相对的较成人多,约占体重的70~75%。他们的新陈代谢旺盛,热量需要较多,因此需水量也较多,一岁到三岁的孩子每人每日需水量大约l00至150毫升,四岁到六岁的孩子每人每日需水量大约90至100毫升。这些水分除了从食物中获得一部分外,还应由饮料补充。

  7、所以我们应该观察孩子,提醒他们喝水。每天上、下午固定喝水一次,其余时间随渴随喝。有的孩子常常只顾玩耍,忘记喝水,到了吃饭时才觉得口渴,于是饭前大量喝水,这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在吃饭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内,提醒孩子喝水,饭食内也可适当加些菜汤、稀饭,让孩子干稀搭配着吃。
 

  8、保持周围环境整洁的良好习惯。例如: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和擤鼻涕,不随地大小便。这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据化验,马路上百分之二十的痰都带病菌,结核病人的一口痰里就有大约四、五千个结核菌,这些带病菌的痰干了以后,随风到处飞扬,污染空气,危害人们的健康。

  因此,从孩子到大人都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另外人在患病时咽喉和鼻腔里往往有大量的病菌,打喷嚏时很容易将病菌喷出来,所以应该教孩子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绢捂住口鼻。

  9、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幼儿自理能力的养成。简单的说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喝水之前要用水冲一下杯内。衣服要一天一换,不吃坏的,变质的东西,勤洗脸、勤洗手与此同时,即养成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也促进了幼儿的自理能力的形成。

网址: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 父母要加强引导和监督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59245

相关内容

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父母可以做什么?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父母要以身作则,自己养成好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docx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何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卫生习惯培养要点.pptx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