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区域活动的环境与指导策略,支持幼儿自主学习 | WPEF · 呦好课

发布时间:2025-07-20 23:50

《蒙特梭利幼儿教育法》:倡导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育儿书籍#

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幼儿的探索与学习不可受到老师的控制与局限,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探索时间、空间与幼儿的全面性发展相得益彰。《纲要》也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有计划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依据教育目标为幼儿提供场地、材料的区域活动应运而生,成为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探索的主流活动。

部分老师认为,区域活动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空间,老师只需要看顾好全班幼儿的安全即可;也有老师认为区域活动属于一次学习活动,任由孩子乱玩达不到教育目标,需要老师时刻关注孩子,及时为他们调整兴趣点与探索方向;更有老师认为区域活动是孩子的活动,自己可以在区域活动时间里休息片刻。

区域活动真的是完全由幼儿自由探索,老师只需要兼顾安全或者由老师管控,幼儿需要循规蹈矩的活动吗?答案是否定的。区域活动唯有幼儿遵从本心的探索与发现,教师适时介入指导,观察、记录下幼儿的点滴与瞬间,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发挥其支持幼儿自主学习、转变幼儿学习方式、促进幼儿多元化发展的价值。

区域活动包含诸多要素,环境、材料、目标、观察等等小碎片拼接在一起构成了区域活动这个整体。每一部分都不可替代。如何兼顾每一块碎片的细节,形成舒适的环境、投放恰当的材料、做好全面的观察、确立相应的目标,使之创造性的组成一块个性化的镜面,避免疲于保障全体幼儿安全却忽视对幼儿言行的观察记录;重视区域的多样性却忽视了各个区域的教育目标及材料投放规划的误区;这对老师的专业素质、能力都是不小的考验。

为帮助幼儿园教师优化区域活动的环境与指导策略,提升系统性规划的能力,使每一位老师明晰区域活动的价值,合理预设区域材料、做好幼儿的观察记录与指导, 西部幼教论坛组织委员会、元迪早期教育研究院携手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虹口区第三中心幼儿园园长黄丽萍老师特别精心开发“优化区域活动的环境与指导,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线上系列培训。通过专家全程跟踪指导,运用线上直播、群内研讨、作业点评等结合的方式,在互动与实践中将区域活动组织融入每位老师心中,实现专业素质和能力的跨越。

◎ 遇见:明晰区域活动价值,优化环境创设

许多教师一提到做区域活动便感觉头疼,由于区域种类过多,幼儿园的空间较小,能容纳下的区域很有限,要选择哪些区域才是合适的呢?随便选择几个看起来有意思的不行吗?随着活动主题、孩子年龄的变更还需要不断更换、刷新区域;这样费时费力做出来的区域活动除了让孩子自由活动时玩玩外还有什么价值?每个区域做出来又应赋予什么目标?

教师对区域活动的价值有整体把握是做好区域活动的第一步,这一步是基石、是起点,至关重要。教师应时刻铭记区域活动是培养幼儿自主学习习惯、凸显探索能力的场所,更是教师观察、走近幼儿,掌握全班幼儿特点与发展情况的机遇。如果教师能看见区域活动的价值,将会提升区域活动设计与开展的质量。

线上课第一板块,黄丽萍老师将引领教师抓住区域活动的价值,明晰每一个区域能为孩子带来的成长;区域活动不是玩玩而已,它是为孩子谋划的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天地。

◎ 发现:触动区域活动设计,优化材料投放

幼儿园在选择区域材料时往往感到“花花材料迷人眼”,从千奇百怪的材料中挑选出适合本园的材料无异于一件苦差事,不少幼儿园便将视野放在完整、成套、精美的高结构材料上,期望幼儿能按照材料设置的目标与方向探索。但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哪能随意控制,高结构的材料有时反倒局限了幼儿的探索。

在设计区域活动时,仍有部分教师过度强调活动目的性。如:科学区域活动要观察小松鼠,所有人都要去看小松鼠相关,但现在实际见过多次小松鼠的孩子又有几个?目的倾向忽视了幼儿经验中贴近生活的一面。

面对材料投放与区域游戏设计的难点与重点,老师们有时也会摸不着头脑,引申大大小小的问题:

材料可以选择高结构材料吗?

当然!但不能忽视低结构材料对幼儿创造性的支持。

区域活动可以开展概念性活动吗?

没问题!但不能忘记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

班级区域设计应该随我想象吗?

可以!但区域设计还应注重“类别化”,规划出不同领域的区域,给予幼儿“二次选择”的机会。

线上课第二板块第一课,将聚焦于“区域材料选什么,区域活动做什么”从专业的角度剖析区域材料的类型及区域活动的设计思路,有意识的做设计、挑材料,令科学理念渗透进每个人思维之中。

感受:优化主题活动统筹设计

区域活动的价值不言而喻,亦是主题活动的优秀助力。但不少教师苦于主题活动在集体教学活动与环境创设中的延伸、开展,常常搁置了区域活动的作用,使得班级里的许多墙壁都是主题活动的衍生,唯独区域活动像是被停止了时间般,始终如一,孩子照旧玩着不变的材料;产生一种不和谐感。

区域活动当然要融入主题活动之中,但是怎么融?融到什么程度?主题活动的变动也意味 着区域活动也要经历一次令老师头疼的“大换血”吗?

线上课第二板块第二课,将针对“主题活动与非主题活动在区域活动中的占比,主题活动下的区域活动如何设计”这道难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与阐述,探究主题与区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可行之路。

◎ 看见:教师观察要点再突破

如果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只顾保障全体幼儿的安全亦或把区域活动当做个人休息时间不付诸行动,在这次活动中观察被束之高阁,活动中许多值得观察的点也在时间中磨灭;若教师只关注和观察个别幼儿的行动而忽视了整体幼儿的情况,观察也缺失了整体性和全面性,陷入被动局面。

一日生活皆观察,观察是教师认识、了解幼儿成长的有效途径。区域活动中幼儿在自主学习中的经验获得、兴趣取向对于当前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活动规划举足轻重,忽视这一珍贵的观察机会,教师的区域活动创设及未来的教学计划有可能越走越偏,打击教师与幼儿双方的成长。

线上课第三板块第一课,将呈现“教师在活动中的观察要点”,明确在什么时候观察,观察哪些要点,观察出的情况进行怎样的调整;针对幼儿的气质、年龄特点如何做出个性化指导,为老师们因材施教找准抓手。

◎ 思考:观察记录再优化

幼儿园一日生活于教师而言像上战场,教师成了不停旋转的陀螺,刚在这边站了没多久,马上又听见了那边的呼唤。繁忙的连轴转使得老师在活动中观察到的要点往往要经历记忆消退,变得不再完整,带上了主观因素,不再存有信度。观察记录帮助老师通过视频、图片及文字的形式,及时、准确的记录下活动中的闪光点,不再经受时间折磨。

观察记录是帮助老师再认观察场景的平台,而非使老师顾此失彼的捣乱者,但部分老师在做观察记录时常面临附加主观看法;观察方法不到位,观察到的场景有缺损;重视观察记录,轻视及时介入、指导等误区。

线上培训班第三板块第二课以“观察记录的建构与现场指导”为题,直面观察记录中的易错点,旨在解决问题、走出误区,引导老师们感受观察记录的价值与魅力,让观察成为教学的不竭动力。

◎ 倾听:学习分享共同体的声音

时常听见这样的声音:

小朋友们在交流分享时都是各说各的,常常说着说着就偏了,让他们分享活动相关的内容感觉很困难。

集体交流就像走个过场,大家随便说两句感觉没什么可记录的东西。

我们班孩子很少认真听其他小朋友说话,交流会浪费不少时间......

在活动的前中后阶段组织全班性质的交流讨论有利于教师倾听幼儿的声音,集思广益地依据幼儿讨论的内容调整、修改今后的活动指向与内容,尽可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对活动的开展与幼儿的成长百利而无一害。

但不少教师对于如何形成有效的集体交流感到迷茫:

孩子们不听老师的话,说的话题和活动无关,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结果早已偏离正规,身为老师要怎样把控话题又不至于打压孩子们的兴致? 孩子们不愿意倾听别人,其他小朋友在说时自己也会大声说,老师如果制止不当又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如何才能两全其美? 集体交流分享都是幼儿一个接一个说,老师适当点评,可有些孩子很快就对单一的模式失去了兴趣,到最后往往只有几个孩子在举手,这还算是集体的交流分享吗?

为将这些疑虑一并扫清,线上培训第三板块第三课将通过对“有效集体交流如何做”这一思路进行延展与分享,从有效交流分享的内容选择,集体交流活动的组织等方面着手,让教师作为集体交流活动的组织者,能够带动幼儿交流,使幼儿愿意说,教师能够记,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选择性与教师的有效引导性。

“专业培训内容+管理服务功能+课程助手服务”

/ 师资培养品质保证 服务 体系

在线学习 在线答疑 问题解析 学习打卡

学习升级 返岗实践 社群答疑 作业提交

作业评比 作业评选 学员表彰 毕业认定

/ 组委会申明

我们对人才的培养以目标为导向。因此,对于学习强调 “全园参与、导师引导、相互监督、严格考评、合格发证”的学习原则;

我们对人才的培养以园所、园长为导向, 对学习目标与学习结果负责,让园所与园长看得见;

本次学习,一旦报名,将视为您认可我们的学习原则。所以,在我们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请大家务必配合,如遇不配合不执行的情况,组委会将慎重考虑取消学习资格。

课程名称

优化区域活动的环境与指导策略

支持幼儿自主学习

时间安排

2021年9月/10月/11月

共3个章节,共6次连续性线上直播课程

于三个月内完成

课程规模

限额100人

报名通道

温馨提示

报名及缴费成功后,不接受退费

(名额可用于下次培训或转让他人)

/

编 后 语

区域活动种类丰富,要点繁多,如何规划好区域活动,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形成个别化区域活动于老师而言是不小的挑战。老师们可从优化区域活动的环境与指导,提升系统性规划的能力,明晰区域活动的价值,合理预设区域材料、做好幼儿的观察记录与指导等方面着手,提升自身创设、租住区域活动的能力,观察、指导幼儿的能力,互动、研讨的能力。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唯有教师自身的素质过关,能力扎实,知识充沛,才能对幼儿的发展负责。

文字 / 邹言佳 王霞

设计/ 张瀚文

编辑 / 王霞

主编 / 何顺凤 王霞

网址:优化区域活动的环境与指导策略,支持幼儿自主学习 | WPEF · 呦好课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82663

相关内容

幼儿园生活区创设与指导的优化策略
《幼儿园自主性学习区域活动指导》读后感范文
幼儿园自主性学习区域活动指导——生活操作区
浅谈幼儿园区域化活动提升小班幼儿整理习惯的有效策略
幼儿园区域设计和优化策略.doc
幼儿园艺术教育生活化课程指导策略
浅谈数学活动中幼儿快乐学习的支持策略
幼儿生活化学习中的家庭角色与支持策略
幼儿园自主性学习区域活动指导:生活操作区美工区益智区科.pptx
幼儿自主学习的环境优化策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