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在身边,常见各类疾病的院前急救措施

发布时间:2025-07-22 03:33

急救知识培训覆盖各种常见疾病急救措施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生活技能训练# #急救知识培训#

+关注

在日常生活中,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可能随时发生,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不仅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还能有效降低伤害程度。本期节目,我们为大家详细介绍常见急症的院前急救措施,并分享如何利用“无障碍呼救120”小程序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获得帮助。

本期话题:常见各类疾病的院前急救措施

无障碍呼救120

福州急救便民服务

福建省急救中心与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联合推出的“无障碍呼救120—福州急救便民小程序”已于2025年2月21日正式上线。这款小程序为听障、失语等特殊群体提供了便捷的呼救方式,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急救服务更加普惠和高效。

什么是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是指在院外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广义上是指患者在发病时由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在现场进行的紧急抢救;狭义上是指具有通讯器材、运输工具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医院前所实施的现场抢救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

不同季节急救高发原因

冬季气温低,血管收缩,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呼吸道疾病也因低温、空气干燥及人员聚集等因素高发。夏季高温,中暑较为常见,同时食物易变质,食物中毒事件增多;夏季人们户外活动多,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也增多。春秋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过敏反应也相对较多,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因季节交替、气温变化等出现病情波动。

心脏病发作、中风的

院前急救注意事项

心脏病发作:让患者保持安静,尽量减少活动,立即卧床或坐下休息;有条件可给予吸氧;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呼吸、心跳情况,若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记录患者症状发作时间及表现,如胸痛部位、程度、持续时间等,以便告知急救人员。

中风:不要摇晃患者,避免加重病情;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若患者有假牙,应取出;不要给患者喂食任何食物或药物;尽快记录患者发病时间,及时拨打 120,告知急救人员患者症状,如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等。

火灾、溺水的

院前急救注意事项

火灾:迅速拨打 119 报警,同时拨打 120 以防有人受伤;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逃离现场,避免吸入过多浓烟;不要乘坐电梯,应选择楼梯逃生;若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灭火;无法逃离时,应关紧门窗,用湿布等堵塞门缝,在窗口呼救等待救援。

溺水:将溺水者救上岸后,立即清除口鼻堵塞物,让其头朝下,撬开口腔,清除杂物;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停止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选择平坦、干燥、安全的地方进行急救,注意保暖,及时用干毛巾擦干身体、盖上毛毯等;尽快拨打 120,在等待过程中持续进行急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常识

成人及 1 岁以上儿童: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脚前后分开,前脚距离患者约一脚宽,后脚脚跟踮起,膝盖微弯。让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保持患者身体前倾、头略低、嘴张开。双臂环绕患者腹部,一手握拳,拇指顶住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手抓住握拳手,用手部力量急速拉动双臂,有力地向内、向上冲击患者上腹部,每秒约 1 次,重复至异物排出或患者恢复呼吸。

1 岁以下婴儿:将婴儿面朝下,放在手臂上,用手支撑头部和颈部,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 5 次。然后将婴儿翻正,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用两手指快速按压 5 次,重复操作,直到异物排出。

与 120 更好联动及

正确拨打 120 的方法

正确拨打 120:保持冷静,清晰说出患者所在的详细地址,包括街道名称、门牌号、小区名称、楼号单元号等;简要准确描述患者主要症状、病情,如胸痛、呼吸困难、昏迷等;告知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并保持电话畅通,在路口或明显位置等待救护车。

与 120 更好联动:在等待救护车过程中,按照调度员的远程指导进行必要的急救操作;若有多人在场,可安排一人在路口引导救护车,以便快速找到患者;准备好患者的病历、医保卡等相关资料,方便到医院后快速就诊。

拨打 120 急救电话的误区

地址表述不清:未提供准确详细的地址,导致救护车不能快速到达。

病情描述不准确:过于简单或夸大病情,使急救人员无法准确判断患者情况,影响准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随意移动患者:对于怀疑有脊柱骨折、脑出血等患者,随意移动可能加重病情。

挂电话过早:未等调度员询问完信息或给出指导就挂断电话,可能导致急救延迟或准备不充分。

不配合调度员指导:不按照调度员的指导进行现场急救操作,错过最佳急救时机。

免  责  声  明

本文旨在健康科普,帮助大家了解疾病以及用药,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如有相关健康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图片

大 医 生 介 绍

图片

陈 宏 毅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急诊科科主任、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副教授,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危重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急性感染联盟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性中毒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院前急救急诊学组委员,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分会常务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台海医学发展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海峡医学协会急诊分会学组委员,福建省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大 医 生 介 绍

图片

陈 媚

福建省急救中心120指挥调度中心 负责人,从事调度工作二十七年,参与多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指挥调度和组织协调工作,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验,2019年带领团队获“全国MPDS特别贡献奖”。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救”在身边,常见各类疾病的院前急救措施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85403

相关内容

常见突发疾病急救措施
家庭常见病急救措施
常见家庭急救措施
常见家庭急救措施.docx
【干货】各种常见创伤急救措施
8个常见的家庭急救措施,关键时刻能救命
消化系统疾病的日常急救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pptx
常见突发疾病 该如何急救?
家庭急救与常见疾病预防.docx
常见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