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厨余”变“沃土”,这支志愿服务队让垃圾华丽变身

发布时间:2025-07-22 08:38

用厨余垃圾堆肥,制作出肥沃的园艺土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小窍门# #家庭园艺技巧# #环保园艺实践#

(来源:顺义文明)

“我用‘黑金土’种菜,长得特别好。开春要播种了,就又和社区工作人员要了一些。”后沙峪镇江山赋社区居民边翻动着自家小花园的土边说。该社区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使用厨余垃圾堆肥,已向居民分发了超8吨堆肥产物“黑金土”,这一切都离不开社区生态堆肥点志愿服务队的付出。

社区生态堆肥点志愿服务队

将“黑金土”分发给居民

厨余垃圾怎么处理?送到社区北门附近的堆肥箱旁,已经成了江山赋社区居民的习惯。该社区植被覆盖率达60%,物业日常及时修剪草坪、打扫落叶。社区生态堆肥点志愿服务队将园林废弃物作为干物质,与居民产生的厨余垃圾混合,每日填入堆肥箱,定期翻堆,经过3至4个月的腐熟,厨余垃圾和园林废弃物实现华丽变身,变为一箱箱干燥、松软、无异味,能够滋养植物的“黑金土”。

李月侠(左)和队员

混合厨余垃圾和园林废弃物

几乎每个工作日的16时,社区生态堆肥点志愿服务队队长李月侠带领队员拉着小车收集社区居民、幼儿园、底商的厨余垃圾,15分钟后,她们满载而归。“除了周末,我每天都来堆肥,既丰富了退休生活、锻炼了身体,也为绿色减排做贡献。”李月侠说。

2021年4月,李月侠报名成了社区堆肥点服务队的第一批志愿者。不论寒冬还是酷暑,她从不缺席。从她在居民群里号召居民做好分类、上门收集厨余垃圾,到居民在她的影响下自发将厨余垃圾送到指定地点,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堆肥志愿服务中来。工作日,生态堆肥点志愿服务队的退休居民到堆肥点来“上班”;节假日,青年队员接过“接力棒”,进行翻堆等工作。

“李阿姨,3号箱的温度已经降下来了,可以安排翻堆了。”江山赋社区与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建立合作,专业技术人员对江山赋社区堆肥进行线上远程指导。每日完成堆肥工作后,李月侠都会仔细地清扫现场,接着将当天堆体高度、温度、状态等信息上传至小程序,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的专业技术人员会根据参数指导李月侠进行下一步操作。

社区生态堆肥点志愿服务队队员合影

截至去年年底,江山赋社区厨余堆肥项目实现厨余垃圾减量超11吨,消纳园林废弃物近13吨,收获“黑金土”超8吨。该社区被评为了中国社区厨余堆肥试点单位,社区“‘低碳实践’生态堆肥志愿服务”项目获评首都志愿服务大赛银奖、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奖项,李月侠也被评为第三届“后沙峪榜样”。“看着大家使用我们自制的‘黑金土’,我非常骄傲,也更有动力和大家一起继续把堆肥工作做好。”李月侠说。

编辑:顺义文明

来源:北京顺义

往期回顾

以文明为横坐标,顺义创城曲线这样“画”在您身边

以文明为纵坐标,顺义创城曲线这样“画”在您身边

缤纷色彩绘就顺义文明画卷之三:红色

网址:【新时代文明实践】“厨余”变“沃土”,这支志愿服务队让垃圾华丽变身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85953

相关内容

厨余垃圾变“沃土” ?其实你也可以做得到
新村社区:厨余垃圾变废为宝,废油制皂“华丽变身”
《厨余变沃土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群众幸福加分
苏州黄埭:新时代文明实践让志愿服务“活”起来
【点赞】厨余垃圾“华丽变身”丨垃圾做酵素 落叶变肥料
【图书】厨余变沃土:生活垃圾堆肥DIY
厨余垃圾的华丽“变身”
大兴区清源街道:社区探索厨余垃圾堆肥模式 实现垃圾变花肥
【新时代文明实践在行动】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有点“意思”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