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浙江杭州:打造民间手工艺文化空间 助力非遗文化传承创新

发布时间:2025-07-24 12:50

西湖:浙江杭州的著名景点,湖光山色,文化底蕴深厚,是世界文化遗产。 #生活知识# #旅行生活# #旅游景点推荐#

+关注

浙江杭州的自然造物文化创意团队通过十年的探索,与文旅部门合作在杭州瓶窑、临安、桐庐、台州以及河南郑州、江苏扬州等多地搭建乡村城市会客厅系统,即民间手工艺文化空间,将各地传统手工艺及创新转化的新民艺产品进行展示,并开展研学体验活动,用乡村城市会客厅这个平台连接起城市消费市场和乡村传统手艺人,使手艺人、村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助力非遗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

图片

在位于杭州瓶窑老街的自然造物民艺研究中心内,工作人员带着孩子们在体验泥塑彩绘技艺(5月28日摄)。该中心是占地3500多平方米的民间手工艺文化空间,集中展示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份数千种手工艺产品。顾客也可以在这里体验包括木版年画拓印、泥塑彩绘、油纸伞制作、竹编灯笼、刺绣等非遗技艺。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图片

在位于杭州临安吴越文化公园内的“地道吴越”民间手工艺文化空间内,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篆刻技艺(5月14日摄)。该文化空间集临安非遗、临安民艺、文创研学、休闲体验为一体,近百件临安民艺产品在这里汇集。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图片

在位于杭州瓶窑老街的自然造物民艺研究中心内,工作人员带着孩子们在体验木版年画拓印技艺(5月28日摄)。该中心是占地3500多平方米的民间手工艺文化空间,集中展示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份数千种手工艺产品。顾客也可以在这里体验包括木版年画拓印、泥塑彩绘、油纸伞制作、竹编灯笼、刺绣等非遗技艺。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图片

杭州瓶窑老街的自然造物民艺研究中心作为占地3500多平方米的民间手工艺文化空间,集中展示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份数千种手工艺产品。顾客也可以在这里体验包括木版年画拓印、泥塑彩绘、油纸伞制作、竹编灯笼、刺绣等非遗技艺(5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图片

杭州瓶窑老街的自然造物民艺研究中心作为占地3500多平方米的民间手工艺文化空间,集中展示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份数千种手工艺产品。顾客也可以在这里体验包括木版年画拓印、泥塑彩绘、油纸伞制作、竹编灯笼、刺绣等非遗技艺(5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图片

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布袋坑村经环境整体提升成为特色乡村旅游景点(5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2022年开始,屿头乡引进自然造物文化创意团队,通过环境整体提升、核心场景与产品体系重构,为乡村旅游注入新鲜、时尚、更加年轻化的元素,推进特色民宿及农特产品的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和百姓共富。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图片

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布袋坑村经环境整体提升成为特色乡村旅游景点(5月30日摄)。2022年开始,屿头乡引进自然造物文化创意团队,通过环境整体提升、核心场景与产品体系重构,为乡村旅游注入新鲜、时尚、更加年轻化的元素,推进特色民宿及农特产品的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和百姓共富。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图片

在位于杭州临安吴越文化公园的“地道吴越”民间手工艺文化空间内,顾客在挑选特色手工艺制品(5月14日摄)。该文化空间集临安非遗、临安民艺、文创研学、休闲体验为一体,近百件临安民艺产品在这里汇集。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图片

在位于杭州临安吴越文化公园的“地道吴越”民间手工艺文化空间内,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木版年画拓印技艺(5月14日摄)。该文化空间集临安非遗、临安民艺、文创研学、休闲体验为一体,近百件临安民艺产品在这里汇集。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图片

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布袋坑村经环境整体提升成为特色乡村旅游景点(5月30日摄)。2022年开始,屿头乡引进自然造物文化创意团队,通过环境整体提升、核心场景与产品体系重构,为乡村旅游注入新鲜、时尚、更加年轻化的元素,推进特色民宿及农特产品的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和百姓共富。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图片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布袋坑村全新设计打造的乡村会客厅,既是特色手工艺品和农产品的展示平台,也是当地百姓休闲聚会的场所(5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图片

在位于杭州拱墅区的杭州昌盛藤器厂内,工人正在手工加工藤条,通过热弯塑形制作传统藤器(6月7日摄)。这个厂生产的传统藤编制品通过自然造物文化创意团队在多地的民间手工艺文化空间进行展示推广。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图片

自然造物文化创意团队的工作人员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布袋坑村拍摄记录当地百姓制作传统豆制品,这也是对外推介乡村农特产品的重要环节之一(5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图片

在位于杭州拱墅区的杭州昌盛藤器厂内,自然造物文化创意团队的工作人员在记录工人手工加工藤器的过程(6月7日摄)。这个厂生产的传统藤编制品通过自然造物文化创意团队在多地的民间手工艺文化空间进行展示推广。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文化)浙江杭州:打造民间手工艺文化空间 助力非遗文化传承创新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91135

相关内容

浙江民间文化观察:74个“湖州节”何以历久弥新?
“非遗+”焕新“出圈” 激发文化传承新活力
不断升级的杭州公共文化空间 将更多美好送到市民身边
创新“活”法 萧山非遗文化传下去
浙江省非遗传承薪火行动启动 在“奇市妙享”中体验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
有非遗、有养生、有手作,在杭州夜校找到高品质文化生活
“非遗+”激活传统文化新魅力
2025年手工艺品电商化对非遗文化传承的价值与意义.docx
非遗进高墙 文化促新生——荆州市非遗保护中心“非遗+改造”创新举措落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