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晓伟医师:老年人如何进行孤独感的自我调适?

发布时间:2025-07-26 02:07

如何预防老年人孤独感 #生活技巧# #家居生活技巧# #老年生活照料#

原创 庄晓伟 上海女医师科普之声

老年人如何进行

孤独感的自我调适?

医师简介

知名教师

韩梅梅

十人课堂语文老师

任教高中语文,目前担任“十人课堂”语文老师,所谓“知人而善教”。提倡在教学的同时深入了解学生,意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教会学生守正树德,昂扬自信。

庄晓伟

上海市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

九三学社,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治疗师,上海市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宣教科科长、社工部负责人。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新时代科学技术进步,现代人越来越忙碌,老年人生活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适应能力不足,越发感觉被边缘化和被孤立,孤独感作为一种特殊的消极情绪体验,独立地影响着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不容忽视。

孤独感(loneliness)一般指个体实际的社会关系(亲密关系、人际交往等)在数量和质量上无法达到个体的主观期望,从而引发的消极情绪体验。

孤独感除了显著降低晚年生活质量外,还是认知功能的风险因素,并可以预测阿尔兹海默症的患病率。孤独感还显著地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患病后生活质量和死亡率有关。

总的来说,孤独感由于其成因和表现的多样性,内涵也较复杂,会全面地、消极地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质量。

老年期孤独的可能诱发因素有哪些?

Predisposing factors

1.

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与老年人自身有关。它包括但不限于:

1)年龄,高龄老年人(80岁以上)比中低龄老年人有更高的孤独感;

2)婚姻状况,丧偶或离异老年人孤独感更高;

3)文化程度,低文化程度老年人孤独感较高;

4)经济状况,收入较低的老年人孤独感更高;

5)生理状况,健康状况较差、患有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等)、经常用药的老年人有更高的孤独感;

6)生活方式,日常活动比较丰富,生活方式比较健康的老年人孤独感更低;

7)老化态度,老年人如果能积极地面对年龄的增长,其孤独感较低。

2.

社会支持因素

社会支持指个体从亲人、朋友或组织等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老年人的孤独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研究表明:

• 高社会支持可以降低老年人的孤独感水平。

• 社会支持不仅与老年人的孤独感显著相关,还会通过孤独感影响着老年人晚年的社会幸福感。

• 社会关怀因素是老年人孤独感的保护因素。

• 无论是老年人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还是实际存在的客观社会支持,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都与老年人孤独感存在显著关系。

就社会支持而言,一些特殊的老年人群体值得我们给予特别的关注。

1)研究者指出,生活环境的改变会增加老年人的孤独感。在中国,许多老年人为照顾孙辈来到子女居住的城市,成为“老漂一族”,其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会让他们感到孤独,且在大城市中更为明显。

2)“空巢老人”有着更高的孤独感。相比非空巢老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水平在各个维度上都较低,这可能是他们孤独感较高的主要原因。

3)婚姻家庭生活中,配偶之间的相互扶持是老年人晚年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因此,丧偶、离异老年人表现出了更高的孤独感。也有研究指出,消极、低质量的婚姻关系反而会增加老年人的孤独感。

4)“失独”老年人群体也表现出了更高的孤独感。失去独生子女的老年人由于社会支持的减少,以及遭受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可能,在包括孤独感在内的许多心理健康维度上都表现出更高的风险。

如何进行孤独的自我调适?

How to self-adjust to loneliness?

老年人的孤独可能源自于缺少家人的陪伴,也可能是家庭之外的社交没有达到个人期望。要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老年人的家庭圈子要巩固,亲朋圈子要保持,泛交圈子可扩大。

家庭圈子内,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都非常重要。但目前在老年群体中,容易将家庭关系重心放到儿女身上,忽视了夫妻关系,也不擅长情感表达,认为老伴就是生活上有个伴儿。

实际上,老年人的配偶不仅是老年人的主要生活照料者,也是情感的主要支持者。夫妻之间平时多表达关心和关注、多肯定对方,不仅能够促进夫妻关系,还可以降低彼此的孤独感。

子女应该和老年父母多多保持联系,有助于降低老人的孤独感。老年父母也可以主动和子女联系和交流,诉说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此同时,保持或拓展家庭外部关系,也有助于在无法从家庭内部获取情感支持时,从朋友当中获得慰藉和认可,降低自身的孤独感。

虽然老年往往伴随着丧失和各种各样的挑战:

曾经的老友甚至老伴的离世,因为退休而远离工作,社会网络缩小,身体功能下降,各类疾病威胁等等。但进入老年期,也意味着有更多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没有工作压力,可以做让自己高兴的事儿,有很多人生经验,更有智慧……对衰老保持积极态度,在衰老之后依旧自我感觉良好、热爱生活,往往会活得更快乐,也更少出现抑郁、焦虑、孤独等消极情绪!

因此,我们倡导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衰老,并积极应对衰老所带来的挑战,这不仅能够让您在生命晚期拥有控制感,而且这对于保持生命晚期的幸福具有关键意义。

文案:庄晓伟

排版:王小燚

关于我们

上海市女医师协会

我们是上海市女医师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一个聚集上海知名女专家,又热心公益事业的团体。委员来自上海瑞金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仁济医院等18家市级综合医院,以及肿瘤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科医院等10家专科医院及5家市中医医院的所有专业的副主任医师以上知名女专家。

本专委会的主旨是用我们的爱心,全方位为公众传递科学、严谨、生动、有趣的医学健康之声,重点聚焦妇女、儿童和老人。

原标题:《【沪上女名医】庄晓伟医师:老年人如何进行孤独感的自我调适?》

阅读原文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网址:庄晓伟医师:老年人如何进行孤独感的自我调适?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94911

相关内容

被孤立时,庄子的三个故事教会我们如何自我提升 | 人生智慧
老年人自我调适的妙招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如何有效解决老年人生活难题与孤独感?
人到晚年比贫穷更可怕的是孤独,而享受孤独却是晚年生活的法宝
超一半年轻人孤独指数80:我们,进入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孤独的时代
适老化改造,要真切知晓老年人生活中的“痛点”
独处不孤单:揭秘喜欢独处的人如何高效充实自我
老年人心理疏导——关注陪伴减轻孤独感
孤独的人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幸福感?
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