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作文模拟题写作指导:心灵需要理想甚于物质
高级口译证书考试:听说读写训练-模拟考场-时间管理 #生活技巧# #工作学习技巧# #技能认证指南#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心灵需要理想甚于物质”全方位详解
一、作文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雨果
你是否同意上述说法?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二、材料详解
雨果这句 “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将理想与物质置于天平两端,点明人类心灵对二者需求的倾向。对这句话的深入理解,可从理想和物质的本质与作用,以及它们对人类心灵的影响出发。
物质的作用与局限:物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生活提供保障。从遮风挡雨的房屋,到果腹的食物,物质满足了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但物质带来的满足往往是短暂的。比如,拥有更多的财富和奢侈品,或许能带来一时的愉悦,可当新鲜感消退,内心又会陷入空虚。物质无法填补精神的匮乏,无法给予人类灵魂深处的滋养。
理想的价值:理想是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精神的寄托。它能激发人的内在动力,赋予生命意义。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理想不懈奋斗。司马迁为撰写《史记》,忍辱负重,以坚定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终成史学巨著,名垂青史。理想还能引导人们超越自我,为社会创造价值。马丁・路德・金怀揣平等自由的理想,为黑人权益奔走呼号,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给无数人带来希望。
心灵的诉求:人类心灵追求的,远不止物质带来的感官享受,更渴望精神的富足。理想能让心灵找到归宿,给予人们面对困境的勇气与力量。在艰难岁月里,理想如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支撑人们砥砺前行。
三、参考立意
同意角度
1.理想赋予生命独特意义: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在于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物质只是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而理想能够赋予生命超越平凡的价值。比如,特蕾莎修女一生生活清苦,却怀着帮助穷人的崇高理想,奔波于印度的大街小巷,为无数贫病交加的人带去温暖与希望。对她而言,理想并非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支撑生命的强大力量,让她的生命绽放出伟大的光芒,这远非物质所能给予。
2.理想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在理想的驱动下,人类不断突破自我,创造出辉煌的成就。古往今来,众多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为了实现理想,不畏艰难险阻,在各自领域开拓创新。哥白尼冲破 “地心说” 的束缚,提出 “日心说”,开启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篇章;贝多芬双耳失聪,却凭借对音乐的热爱和理想的支撑,创作出震撼人心的《命运交响曲》。正是理想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而物质的作用相对有限。
3.理想抚慰心灵创伤:当人们遭遇挫折与困境时,物质往往难以给予真正的慰藉,而理想却能成为心灵的避风港。在战争、灾难等艰难时刻,人们依靠对和平、美好生活的理想,顽强地生存下去。例如,二战期间,许多犹太人在集中营中饱受折磨,但他们对自由的理想从未破灭,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度过黑暗岁月,迎来希望的曙光。
不同意角度
1.物质是实现理想的基础:无论多么崇高的理想,都需要物质作为支撑。没有基本的物质保障,人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更谈不上追求理想。例如,科研工作者需要先进的实验设备、充足的研究资金,才能开展研究,实现探索真理的理想;艺术家需要绘画工具、表演场地等物质条件,才能展现才华,创作优秀的作品。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物质匮乏,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
2.物质提升生活质量,满足心灵需求:丰富的物质生活能够为人们带来舒适与便捷,直接满足心灵的需求。优质的居住环境、健康的饮食、便捷的交通,都能让人们心情愉悦,提升生活的幸福感。此外,物质的丰富还为人们提供更多学习、娱乐的机会,促进精神世界的充实。例如,人们可以通过旅游领略不同的文化风情,通过阅读购买的书籍拓宽视野,这些都离不开物质的支持。
3.物质推动社会进步,保障理想传承: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物质的积累与发展。发达的经济、先进的科技,为人们追求理想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资源。同时,物质的保障也有利于理想的传承,通过教育、文化等机构的建设,将先辈们的理想和精神传递给后代。例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为保存和传播人类文明提供了物质载体。
四、精彩题目
同意角度
1.《理想为翼,翱翔心灵苍穹》:把理想具象化为翅膀,“翱翔心灵苍穹” 描绘出借助理想,在广阔精神空间自由探索的画面,生动展现理想对拓展心灵维度的重要意义。
2.《携理想同行,筑精神家园》:传递出在人生旅程中,依靠理想构建内心美好世界的理念,突出理想在塑造精神生活方面的引领价值。
3.《抛物质枷锁,逐理想光芒》:“抛” 与 “逐” 形成动作上的对比,“物质枷锁” 和 “理想光芒” 分别象征束缚与希望,鲜明地表达摆脱物质羁绊、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4.《以理想之灯,照心灵征途》:将理想比作明灯,“照心灵征途” 形象地体现理想在人生道路上,为心灵指引方向,照亮前行道路的作用。
不同意角度
1.《物质为基,托举理想之梦》:阐明物质作为根基,对实现理想的支撑作用,清晰地表达物质在理想追求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
2.《拥物质富足,享心灵安宁》:直接表明拥有丰富的物质能带来心灵的安宁,突出物质在满足人类心灵需求、营造内心平静方面的重要性。
3.《靠物质保障,圆理想追求》:强调物质保障是实现理想追求的必备条件,言简意赅地揭示物质与理想之间的紧密联系。
4.《借物质之力,达理想彼岸》:运用比喻,将实现理想比喻为抵达彼岸,“借物质之力” 说明物质如同助力的工具,推动人们实现理想。
五、精选名言
1.“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在岁月的浩渺长河里,这一理念如熠熠生辉的航标,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东晋时期,陶渊明目睹官场的污浊黑暗,一句 “复得返自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他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他毅然决然地辞去官职,于南山之下种豆采菊,在与自然的交融中寻得内心的一方净土,成功营造出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时光流转至当代,埃隆・马斯克怀揣革新出行方式的梦想,矢志研发电动汽车,改变了全球汽车行业的格局。他用行动印证了张闻天的观点,激励着我们以生活的理想为动力,奋力追逐理想的生活,书写独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网址:2025届高考作文模拟题写作指导:心灵需要理想甚于物质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95582
相关内容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心灵的瓦尔登湖2025届高考11月模拟经典作文题目汇编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心灵深处的追求与知足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心灵滋养,大物时代的“大言”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在宁静中,倾听心灵的低语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文模拟写作:“时间管理”高效生活的艺术与实践主题作文导写.docx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闲暇时光,孕育科学、哲学与创作灵感的摇篮
2025届高考模拟作文“情绪价值”单概念材料作文导写、素材及范文三篇.docx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人生的“有用”与“无用”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执着与放下,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