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保健学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25-07-27 11:17

《中医养生饮食:从古至今的保健智慧》结合中医学理论解读饮食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健康饮食指南#

概念:中医饮食保健学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从医食同源,药食同用的思想观念出发, 研究饮食与保持和增进人体健康以及防治疾病关系的理论和方法, 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 人们饮食保健活动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关系:1、中医饮食保健学是中国烹饪理论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2、烹饪以养生保健为基础 3、 中医饮食保健学是中国烹饪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中医饮食保健理论反映了中国烹饪最根本的特点 5、 社会的发展对烹饪饮食保健理论的研究提出来更高的要求 6、 中医饮食保健学必须与只能各国烹饪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与西方现代营养学 1、 中医饮食保健学与西方现代营养学都是以研究饮食与增进人体健康为主要内容和目的 的学科; 2、 中医饮食保健学一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从宏观出发,从整体着眼,以实践研究为基础, 以人为本,以脾胃为饮食保健之本,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在定量研究、确立量化指 标和实验研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3、 西方近代营养学作为西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西医学理论为指导,从微观出发,从局 部着眼,以实验研究为基础,以食物营养素为本,以平衡膳食为核心,在应用性,实践 性等方面也存在着某些局限; 4、 相互取长补短,建立一个全新的饮食营养保健学科将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主要文献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备急千金要方,饮膳正要,医学衷中参西录 特点: 整体饮食保健观:1、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辩体与辩证施膳饮食保健观: 1、 中医饮食保健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辨体与辨证施膳是中医学辨证施治这一基 本原则在饮食保健学中的具体体现; 2、 所谓辨体,就是指根据个体的生理表现和体征,并结合先天禀赋、年龄、性别、饮食起 居及天时、地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通过分析和综合,概括、判断为某种类型的 体质 3、 施膳则是根据辨体的结果,确定相应的食养原则,以达到改善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4、 辨体是确定饮食养生的前提和依据,是膳食制定养生的原则 5、 所谓辨证,就是根据疾病的病理表现和体征,通过分析和综合,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 的证;施膳,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食疗方法及食疗食物和配方。 脾胃为本饮食保健观:1、脾胃为饮食营养之本; 2、饮食保健应首先重视调理脾胃 食物的四气与五味:| 1、 四气或四性,是指食物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和作用。 凡属于含量性质的食物,多具有滋阴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 能够保护人体阴液,纠正热性体 质或治疗热性病症,主要用于热性体质和热性病症 凡属温热性质的食物,多具有助阳温里散寒等作用,能够辅助人体阳气,纠正寒性体质或治 疗寒性病症,主要用于寒性体质和寒性病症 2、 所谓五味,是指食物所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味不同的性质和作用。 辛味食物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健胃等作用 甘味食物具有滋养、补脾、缓急、润燥等作用 酸味食物具有收敛、固涩和生津等作用 苦味食物具有清热、泄降、燥湿、健胃等作用 咸味食物具有软坚、润下、补肾养血等作用 淡味食物具有渗湿、利尿的作用 涩味食物具收敛链的作用 食物的归经:食物对人体脏腑经络的作用是有一定范围或选择性的。 归经就是把食物的作用 范围或选择性与人体脏腑经络联系起来, 以明确指出食物对于机体某些脏腑经络所起的主要 作用或特殊作用。 辛能入肺,甘能入脾,酸能入肝、苦能入心,咸能入肾 以脏补脏:是指用动物的脏器来补养人体相应的脏腑器官或治疗人体相应脏腑器官的病变 炮制与烹调的目的 1、 变生为熟,有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提高了食物的利用率,缩短了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2、 灭菌消毒,降低或消除某些食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保证人体食用的安全 3、 改变食物的性能,使之适应养生或食疗的需要 4、 提高实物的效用 5、 曾静食物的色香味形,促进食欲,便于食用 常用的方法有:炒炙煨煮蒸 配伍:是指根据养生或食疗的需要,选择两种以上的食物(药物)组合应用,是进行组方配 膳的基础。 (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配伍的目的:1、增强饮食保健的效果; 2、适应人体养生保健应用的需要; 3、减少食物 (药物)的不良作用 相须(相类性配伍):是指两种性能作用相近的食物配合应用,可起到协同作用,增强其效 果。 相使(相使性配伍):是指两种食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食物为主,另一种食物为辅,以提 高主要食物的作用。 相畏与相杀(相制性配伍):相畏或相杀是指两种食物配伍使用, 一种食物能减轻另一种食 物的副作用。 相恶:是指两种食物配伍使用时,一种食物能降低另一种食物的作用, 甚至相互抵消,属于 配伍禁忌。 相反:是指两种食物配伍使用时,能产生副作用或毒性反应,属于配伍禁忌。 配方:在食疗保健理论的指导下, 将两种以上食物按照一定的配方原则加以组合, 并确定一 定的分量比例。 配方原则:主料、辅助料、佐助料。 主料(君药):起主要作用的食物(药物)。 辅助料(臣药):是辅助主料以加强保健作用,或兼顾其它养生保健作用的食物。 佐助料(佐、使药):是起消除食物的不良作用,或引导归经,或调味赠色作用的食物。 配伍禁忌概念:是指两种食物在配伍使用时, 可降低其养生保健的效果, 甚或产生对人体有 害的影响,俗称 食物相克”。 发物禁忌:所谓发物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病的食物 补养类食物 以补益人体气、血、阴、阳,扶助正气,养生壮体,提高抗病能力,以及治疗虚弱证候为主 要作用的一类食物,又称补益类食物、补虚类食物。 补气类食物:是指以补益人体之气, 增强脏腑功能和机体的活动能力, 以及治疗气虚证候为 主要作用的一类食物,又称益气类食物。 1、山药:食性――甘、平,归脾、肺、肾经; 食疗: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 应用:1、用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或慢性久泻。 (薯蓣鸡蛋黄粥) 2、 用于肺虚久病咳嗽(珠玉二宝粥) 3、 用于肾虚遗精、尿频、妇女白带过多(一味薯蓣饮) 4、 用于消渴(煮汤代茶饮) 宜忌:(1)健脾止泻宜炒黄后研末煮粥食;养阴宜用生品煮食。 (2)有湿盛中满及积滞者不宜食用。 2、大枣:食性:甘,温,归脾、胃经。作用特点:气血双补。 食疗:补益脾胃,养血安神 应用:1、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体倦乏力等(大枣粥) 2、 用于心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怔忡、妇女脏躁等(枣心汤) 3、 还可用于缓和食性 药理研究 1、 延缓衰老,抗氧化,提高免疫功能; 2、 抗肿瘤作用; 3、 保护肝脏; 4、 抗过敏的作用。 宜忌:大枣为大甘之物,多食易致助湿生热,令人中满。有湿热内蕴,痰热咳嗽及小儿疳积 者不宜食用 补阳类食物:是指以补助人体阳气,增强机体的功能活动和抗寒能力,以及治疗阳虚病证 为主要作用的一类食物,又称助阳类食物。 性质温热一一阴虚火旺者不宜食用。 冬虫夏草:|食性 ――甘、温,归肾、肺经。★特点:阴阳并补 养生:有“补虚圣药”之称,为补肺益肾养生珍品 食疗:补肺益肾、止血化痰 应用:1、用于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虫草炖鸡) 2、 用于肺虚久病咳喘,劳嗽痰血、盗汗(虫草蒸鸭) 3、 还可用于自汗、久病虚损、失眠 宜忌:有感冒者不宜食用 1、海参:食性:甘、咸,温。归心、肾经 养生:有“海中人参”之称,为补益强壮养生佳品 食疗:补肾益精,养血润燥 应用:1、用于肾虚遗精、阳痿、尿频、遗尿(海参羊肉汤) 2、 用于精血亏损、虚弱劳怯(海参老鸭汤) 3、 用于血虚肠燥便秘(海参木耳炖大肠) 4、 还可用于虚劳咯血咳嗽,产后蓐劳,休息痢 药理研究 1、 增强免疫力; 2、 抗癌作用; 3、 抗凝血作用:抗凝、降低血粘度、降低血脂,用于脑栓塞、缺血性心脏病等,被认为是 个很有前途的抗栓药物。 宜忌:1、宜配伍动物性原料,以增强补益强壮之力。 2、肠滑泄泻及痰湿内盛者不宜食用。 胡桃仁::食性:甘、温,归肾、肺经。 养生:有“果中第一补品”之称,为温补肺肾养生佳品 食疗:补肾强腰,固精止遗,温肺定喘,润肠通便 应用:1、用于肾虚腰痛脚弱、阳痿遗精、耳鸣、尿频、妇女带下等 2、 用于肺肾虚寒咳嗽 3、 用于肠燥便秘 4、 用于石淋、脏躁病、风寒感冒等 药理研究 1、 增加体重;2、化石作用;3、镇咳作用。 宜忌:1、胡桃仁皮涩肉润,定喘止咳宜连皮使用,润肠通便宜去皮使用; 2、 本品甘温滋腻,能助火生痰,阴虚火旺、痰热咳嗽及便溏者不宜使用。 补血类食物:是指以补养人体之血,滋养脏腑组织器官,维持人体生理活动,以及治疗血 虚病证为主要作用的一类食物,又称养血类食物。大多味甘质腻,虽能滋补,但易碍胃, 可适当配伍行气健脾的食物;湿浊中阻,脘腹胀闷、食少便溏者不宜食用。 应用 1、 养生:A、血虚体质;B、补血强壮; 2、 食疗:血虚病证。 龙眼肉 食性:甘,温。归心、脾经。功效特点:气血双补。 龙眼肉与大枣的比较: 龙眼肉与大枣都能补气养血, 但龙眼肉以补血为主, 大枣以补气为主。 食疗: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应用:1、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悸失眠,健忘头晕以及虚劳赢弱,脱发等 2、 用于月经过多,慢性失血,大便下血等病症 3、 还可用于脾虚泄泻,产后浮肿、气虚水肿,胃脘疼痛 宜忌:湿盛中满及痰火盛者不宜食用

猪肝 食性:甘、苦,温。归肝经 养生:以肝补肝,为补肝养血养生佳品 食疗:养血补肝明目 应用:1、用于血虚萎黄,浮肿脚气(猪肝大枣汤) 2、 用于肝虚视力模糊,两目干涩,夜盲及目赤(菠菜猪肝汤) 3、 还可用于食即汗出、休息痢、脱肛等(猪肝散) 宜忌:1、《调疾饮食辩》谓以肝补肝,羊为最,鸡次之,猪又次之 2、诸养生不忌 猪蹄 食性一一甘、咸,平。归胃经 养生:为补血益精养生佳品 食疗:补血通乳,生肌托疮 应用:1――用于妇人产后乳少(猪蹄汤) 2――用于疮疡久不收口(甘草猪蹄汤) 3――用于出血病征(猪蹄花生大枣汤) 宜忌:1、宜清炖食。 2、痰湿内盛者不宜 补阴类食物:是指以补养人体阴液,滋润脏腑,维持人体生理活动,以及治疗阴虚病证为 主要作用的一类食物,又称养阴类食物、滋阴类食物。甘寒滋腻一一脾胃虚弱者不宜单独使 用 黄精:【品质】以色黄透明甘甜,习称冰糖渣者为佳; 【食性】甘,平。归脾、肺、肾经。 【养生】为滋补强壮养生佳品; 【食疗】滋阴润肺,补肾强筋,补脾益气 【应用】1、用于肺痨咳血,阴虚燥咳(冰糖炖黄精) ;2、用于肾虚筋骨软弱,久病风湿疼 痛(枸杞黄精汤)3、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乏力(黄精蒸鸡) ;4、用于消渴,妇女赤白带下 【宜忌】1、不宜与乌梅同食 2、有痰湿气滞者不宜食用 桑葚 【品质】以个大肉厚而糖性大者为佳;

网址:中医饮食保健学复习资料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98213

相关内容

中医饮食/中医饮食营养学的概念和内容
中医食疗学习心得
健康医学与季节性饮食习惯的结合应用.docx
中学生日常饮食健康讲座资料.ppt
2022年自考02528烹饪营养学复习资料
健康饮食【健康饮食知识资料】
中医养生保健与饮食调整方法.docx
健康饮食讲座(ppt)资料
科学饮食与健康材料.ppt
中医食疗学习心得(八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