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咖啡店拒绝儿童入内 公共空间应平衡安全与包容
儿童游乐场的公共空间设计注重安全性与趣味性,吸引家庭参与。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城市生活艺术# #公共空间设计#
本文转自:今晚报
日前,多名消费者称,带孩子去广西桂林一网红咖啡店时被告知,禁止12岁以下儿童入内。消费者称,在团购平台未见到任何“禁童”标识,到现场沟通后仍被拒绝。对此,涉事咖啡店的店长回应称,店门口有相关提醒。不接待12岁以下儿童并非歧视孩子,而是从安全角度考量。一方面店内活动空间小,另一方面店内楼梯未设置扶手,露台及二楼观景台是开放式设计,担心儿童受伤。“会进一步改进,尽量让更多人知道这条规定,不要再走冤枉路。”店长称,门店也会想办法,妥善解决已经带孩子来到现场的大人的实际需求。
店家担忧店内环境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对儿童进入有所限制,貌似有道理。可是,若店内真有安全隐患,正确的做法应是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如完善安全设施、设置警示标识等,而非直接限制某一特定群体进入。比如,开放式露台对成人同样危险,但商家未限制成人入内,其逻辑难以自洽。商家不能因自身管理上的难点,就选择性地剥夺部分消费者的权益。
商家有权立规矩,但更要守规矩。据消费者反映,涉事咖啡店在平台未标注“禁童”条款,却对到店带娃家庭强硬拒客。这种“线上引流、线下拒客”的操作,十分荒唐。若真想打造“成人专属空间”,何不坦荡标明定位?一边赚流量,一边转嫁矛盾,未免吃相难看。何况“儿童友好”与商业效益并非对立。国内不少商场和餐饮店通过增设母婴室、亲子活动区显著提升家庭客群消费频次,既保障儿童安全,又促进了消费活力。
令人惊讶的是,社交平台评论区充斥着不少认同店家做法、高声“喊好”的声音。一些网友以“影响体验”等理由,对儿童进入公共场合表现出强烈的反感。高铁、咖啡馆等场所频现儿童喧哗、家长放任的现象,迫使公众将矛盾转嫁至儿童群体,形成“厌童”情绪,但情绪宣泄无益于解决问题。儿童是社会的希望与未来,他们有着自己的天性与成长需求,需要在社会环境中探索、学习与成长。公共空间本应是为所有人服务的,包括儿童。可如今,却有一部分成年人试图将儿童排斥在外,以便自己能够独享所谓的“清净”与“舒适”。这种自私与狭隘的心态令人不敢恭维。
儿童友好不应是空谈,商业场所也应将此融入经营。商家在盈利时,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儿童营造安全环境,助力其健康成长。这不仅关乎儿童权益,也关乎社会和谐与美好未来。期待商家和公众都摒弃“厌童”情绪,秉持儿童友好理念,让公共空间真正回归共享与包容。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网址:网红咖啡店拒绝儿童入内 公共空间应平衡安全与包容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05162
相关内容
网红咖啡店拒绝儿童入内 公共空间应平衡安全与包容偏乡儿童的书店咖啡馆:一方温暖乐园 共谱幸福乐章
幸福咖啡店:用一杯咖啡的温度诠释生活美学
韩国网红咖啡推荐:Serybox黑咖啡的真实体验与旅行攻略
有咖啡袋的黑咖啡实测:探索健康与美味的平衡
挂耳咖啡健康美味之选:健康与味蕾的最佳平衡!
旧金山网红咖啡馆,有何不一样?
儿童空间安全
咖啡空间运营商业计划书
儿童安全教育知识内容 儿童安全教育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