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食品药品安全知识
定期阅读食品安全相关的科普资料,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生活知识# #安全常识# #食品添加剂认知#
食品篇

一、食品安全常识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SC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把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滋生。
5、少吃油炸、油煎的食品
二、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像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六防“低”。“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七防“散”。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餐饮服务篇


药品篇


保健食品、化妆品篇

我们常说的保健品,其规范的说法应是“保健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保健食品的标识特征是标有“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而药品则标有“国药准字”。二、保健食品与食品如何区别?保健食品允许声称保健功能,食用范围针对特定人群,有规定的服用方法;普通食品不允许声称保健功能或功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无规定食用量。保健食品具有较之食品更为严格的审批程序,需要经过卫生学,稳定性、功效成分的检测,以及国家局评审委员会的评审,须取得保健食品批准证书。三、什么是化妆品?香皂、牙膏、洗手液等属于化妆品的管理范畴吗?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香皂、牙膏、爽口水等目前暂未列入化妆品管理范围;洗面奶、沐浴液、洗手液等列入洁肤类化妆品管理范围。

医疗器械篇

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一)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三)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四)妊娠控制。二、所有声称的家用医疗器械均可自行购买使用吗?目前,不少医疗器械产品都在向着“家用”的方向推销,也有越来越多人认可其家用的方便性。但实际上,一些使用条件比较严格的医疗器械还是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购买使用,不能贪图方便。如使用血糖仪测血糖就需要扎破手指取血液测试,同时对血糖检测器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在购买和使用时要充分考虑,还有一些医疗器械是一部分植入体内,一部分在体外使用,如一些人工耳蜗、某些助听器、人工喉及直接接触角膜的隐形眼镜等,这些器械都需要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培训下使用,切勿自行配置使用。三、老年消费者购买医疗器械应注意辨识哪些不法经营者的伎俩?(1)甜言蜜语,对老人提供“贴身攻心”服务。具体做法是派出大批业务员,通过打电话或在公园、市场等各种公共场合派发邀请函,先与老人套近乎,继而热情邀请老人免费参观公司,还为老人准备免费接送巴士、免费午餐等,途中不断向老人展开游说,让老人觉得盛情难却,然后再故作“今日有、明日无”的优惠报价,如游说成功,业务员必趁热打铁,紧跟老人回家取钱,只收现金且多方推脱不开发票。(2)门面“贴金”,甚至公然宣称“经合法批准”、“国家重点扶持项目”等。为了骗取老人的信任,不法经营者不惜在市内繁华地带租用较高级的写字楼,向老人吹嘘经营者的实力如何雄厚、如何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和扶持,冠冕堂皇地打着“合法”的旗号,使人深信不疑。 (3)卖点新奇,打所谓“绿色、环保、健康、高科技”的旗号。抓住老人对健康的特殊心理要求,派发精美的宣传广告资料,将不具备应有功能的产品虚假夸大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网址:科普丨食品药品安全知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08489
相关内容
食品安全科普宣传丨超实用!食品安全小知识学起来!【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科普丨食品安全知识,你应该知道!
北碚区科协“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讲座”进农村
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丨普及食品安全常识,建立科学饮食文化
食品安全宣传周丨科普食品安全知识
食品安全科普小常识(科普食品安全小知识)
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科普
食品安全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超实用!这些食品安全知识一定要记牢→
食品安全知识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