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回归,会生活是孩子一生的幸福力

发布时间:2025-08-01 03:07

简单的家务劳动也能带来满足感,劳动也是一种幸福。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简单快乐的生活哲学# #幸福密码#

赶上“幸福列车”的孩子们,住在象牙塔里无忧无虑,一遇外面的风吹雨打,顿时手足无措,“巨婴”二字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新闻里,留下一众教育人和家长唏嘘。

真教育,其实就是回归日常,扫地、做饭、洗衣、种菜、修家电……这些看似微小的事情,反而是生活必不可少的技能。

五一过后,让孩子在课堂上学会做饭成为家长、社会讨论的热点。

早在五一之前,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已经做出了调整,其亮点如下:

亮点一:涵盖内容更加全面。劳动课程内容结构中,除了清洁整理、烹饪、使用电器等日常生活劳动,还包括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两个可选项。

亮点二:有更加系统的培养方式。以烹饪为例,任务要求学生们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择菜、洗菜,到学会使用简单的烹饪器具,学习用蒸、煮方法加工食材,再到能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

亮点三:规定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这意味着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独立课程。

对新方案的这一变化,不少网友直呼:多年前的劳动课,如今又回来啦!

其实,关于劳动教育,各国很早就在做相关实践,也积累了很多优秀的经验,即便现在来看,依然值得参考和学习。

国外经验

芬兰

芬兰,是最早将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程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的国家,为孩子们设置了手工课、家政课、编程课、自然课及综合课程等……听上去没什么不一样,细节里可都是惊喜。

先来瞧瞧他们的手工课——孩子们在课上可以学习两类内容:

“轻手工”:针织、缝纫、布艺等;

“重手工”:木工、金属技工、电子等机械设备使用。

手工课是一门借助多种材料、设备和工具,涉及材料辨别、视觉审美、技术运用及制作方法等多领域内容和艺术、数学等多学科内容的跨学科课程。

而自然课程,老师就带领孩子们一步步走入茂密的森林中,以问题或现象为导向,基于校园内及周边的各种自然资源,让学生去探索,去捕捉,去尝试各式各样的自然体验。

德国

德国中小学的教育与工业发展紧密结合,孩子们要做好不同职业的准备,通过思考与实践判断自己适合的工作。教育的重点包括:传授科学技术知识与手工实践技能;塑造劳动观念与意识;提供最新的职业信息;完善的评估系统。

大部分地区,按小学4年,初中6年、高中3年的学段来划分。劳动教育落地为常识课和手工劳作课:常识课一般分为自然与史地,手工劳作则有纸工、编织、木工、陶器等。

比如自然常识课。老师会带领学生直接来到苗圃,特别邀请园艺工程师为孩子们介绍各种草本植物。

进入中学后,将侧重“劳动学课”和“操作课”。前者主要讲授生产劳动和就业的理论和知识,后者更加偏重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动手实践。几乎每所中学都有五种劳动技术专用教室:金加工、木加工、烹饪、办公室管理、缝纫和编织。

日本

日本中小学教育很重视教给孩子“最基本的生活教育”。 课表几乎没有所谓的“劳动课”,但劳动教育分散在小学的体育、社会、道德、家庭等多门课程中。 比如,最著名的“日本午餐教育”。

孩子们轮流成为“负责分餐的值班人员”,每天中午,他们都会穿上干净卫生的配餐服,戴上口罩,去食堂把当天的饭菜搬到教室,分发给大家。

而在烹饪基础课上,老师会带领孩子制定烹饪计划,清洗烹饪材料、切菜、调味、盛放、餐后收拾等具体方法,掌握基本的煮、炒等烹饪技巧,学会蒸米饭、做便捷汤,安全卫生地使用相关工具等。

在缝纫课上,老师还会指导学生缝补扣子,用针线缝制布袋、抹布、垫子,锻炼孩子手、脑、眼动作的协调能力,逐渐掌握生活的必备技能。

俄罗斯

俄罗斯俄罗斯的劳动教育,尤其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相互作用。俄罗斯小学从一年级起就让学生参加学校实验园地的手工制作和作物栽培(每周2小时),以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劳动习惯和劳动观点。

进入中学阶段,则在学校教学工厂、服务性劳动工作室劳动,甚至完成企业定货任务(每周2小时)。到了高级(九至十年级)学生主要在校际教学联合工厂与学校挂钩工厂参加生产劳动。

此外,学校还会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劳动。如:学生农业生产(农村中学劳动的基本形式)、学生工业生产、林业、维修、劳动休息营等。

法国

在法国,普通中小学生,需要会做手工制作和轻微的体力劳动,以及创造性的劳动。

比如,一所小学的户外劳动课,老师带领孩子们从学校结伴走出,到周边的乡村树林里学习如何搭建树屋。一路上,老师在沿途介绍各种植物,孩子们开心地肩并肩前行,随老师仔细观察。

为了尽可能获得可用的材料,一边寻找可以进行树屋搭建的材料,一边去发现更多新奇有趣的事物。为了尽可能地获得可用的材料,孩子们一会儿爬上了树,一会儿蹲守在溪流旁,一会儿满手都是采来的野花。

韩国

韩国的劳动教育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了。在幼儿园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老师每天都会带领着孩子们来到菜地,从播种到采摘,从翻土、浇水到施肥、拔草,每一个步骤都带着孩子一起亲身体验。

到了中学阶段,劳动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获得劳动体验,积累多样化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在家庭生活与日常生活中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与探索职业的能力。

新加坡学校大多也在入学前就开始进行劳动教育:家长带孩子到学校做义工,如捡垃圾、在餐厅洗碗,带领孩子做课外活动等。

当孩子入学后,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设置了种植、养殖、缝纫、烹饪、木工等选修课程,逐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尤其是进入中学阶段,学校鼓励教师适时将劳动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

丹麦

丹麦教育大纲规定,从小学四年级到七年级,学生要接受两年的烹饪教育,具体时间由学校设定。烹饪课每周两次,每节课45分钟。在烹饪课上,学生们不仅要学习烹饪技术,老师还会讲授一些基本的营养知识,如荤素搭配和各种蔬果的营养价值等,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培养他们的自立和创造精神。烹饪课上,老师还要向学生讲解饮食卫生的重要性,宣扬饮食文化中的常识,将饮食和文化结合起来。

国内经验

泡桐树小学

学校开展了丰富的课程内容,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也能通过生活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同时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班会,融合了科学与历史,将学科内容转化为生活经验,促使孩子们将学科知识运用于生活中,从而连通书本与生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比如烹饪劳动前置学习,各年级进行了学科融合研讨,将劳动与语文、数学、美术、烹饪等学科有机的地融合起来,指导学生如何设计采购清单,如何规划烹饪过程,如何选择食材,以及如何使用预算经费……

铁路坝小学

食育课程围绕食礼、食知、食情、食践四个主题,利用科学课引领同学们认识常见的食物或食材,通过广播站了解食育故事,利用午餐时间后开设棋类、艺术、阅读等各种活动,带领同学们去体验不一样的食育小天地,真正让同学们获得”食“的知识,具备“食”的能力,养成“食”的习惯。

一年级

食礼:就餐礼仪我来学

学习就餐礼仪,提升文明素养,保证整个用餐环境的安静秩序。礼仪之邦的孩子,要有礼仪之邦的风度。

二年级

食知:食物中的营养

学会辨认常见的蔬菜土豆、黄瓜、胡萝卜,不常见的如鸡腿菇,还有易混淆的葱、蒜苗、韭菜。可以分组进行讨论,闻一闻食物的味道,看一看食物的形状和纹路,摸一摸食物的质感,再尝一尝不同食物带来的味道。

三年级

食践:光盘行动,打卡有奖

积极践行“光盘行动”。可以让每个孩子自制一张的“记录卡”,每次完成就餐,找“午餐记录员”盖章,参与“光盘行动,打卡有奖”活动。

四年级

食情(一):食育之趣

每周5分钟的分享会,将一个个充满童趣、童心、童味的故事一一道来,比如食物的多样性、哪些食物好看又好吃、这个食材真有趣,等等,发现生活美好,更能爱上生活。

五年级

食情(二):新闻快报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每天1分钟,每周5分钟,节前30分钟安全教育,小手拉大手,共守舌尖安全。

各国劳动教育的共通点

课程赋能:从“课”到“育”

劳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教育实践,教育性是其首要属性。参与体验劳动时要提升对自我、生活、社会、未来和生命的认知高度,反哺其他学科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活用劳动中的知识和体验。

学科赋能:从“单一”到“融合”

劳动课程可以更丰富多元,打破学科边界,比如,与信息技术学科、艺术学科的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将课堂延伸到学习、生活中的细微处。

评价赋能:“多元评价”&让成果可视化

如何让劳动教育的效果发挥到实处,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并延伸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呢?可以改变劳动教育的评价方式,以综合多元的评价体系替代结果导向的单一评价, 并在劳动教育的不同阶段,适时给予学生劳动成果的可视化评价。

劳动教育最重要的价值有二,一是培养学生学会自主生活的技能,二是培养学生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观。真正达成这两点,那么我们的孩子将拥有一生的幸福力,任何时候都不会被生活裹挟,而是积极向上。

来源 | 微信公众号 “新校长传媒”“泡桐树小学”“西陵区教育局”

责编 | 清落

排版 | 清落

投稿邮箱 | xingjiaoshi@dett.cn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阅

网址:“劳动课”回归,会生活是孩子一生的幸福力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08952

相关内容

将日常劳动作为劳动课程的重要内容是生活教育的回归
劳动教育的重要目的: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孩子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 | 让孩子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让“过家家”恢复应有的样子,幼儿园培养劳动能力,幸福孩子一生
在劳动中收获赢得未来幸福生活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幸福感,孩子将会受益一生
融入劳动技能学习,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自然
居家劳动实践,创造幸福生活——劳动实践课
今年9月起劳动课重返课堂,每个孩子要学会煮饭等生活技能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