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许徐卫华:糖尿病饮食误区与正确吃法

发布时间:2025-08-01 21:56

《糖尿病饮食误区解析》纠正大众认知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健康饮食指南#

【查看证书】

65岁的王大爷确诊糖尿病后,严格戒掉米饭改吃粗粮,三个月后血糖虽控制平稳,却因营养不良住院;35岁的李女士听信“无糖食品可随意吃”,每天大量食用无糖饼干,结果血糖飙升至18mmol/L。这些案例折射出糖尿病饮食管理的普遍困境——误区比疾病更危险。

一、主食篇:从“极端戒断”到“科学搭配”

误区1:主食吃得越少越好

“主食是血糖元凶”的观念深入人心,导致30%的糖友每日主食摄入不足150克。这种做法短期内可能降低血糖,但长期会引发:

代谢紊乱:身体分解脂肪供能,产生酮体导致酮症酸中毒

肌肉流失:蛋白质被过度消耗,出现乏力、免疫力下降

血糖波动:饥饿状态下,肝糖原分解加剧,反而升高血糖

正确吃法:

定量控制:每日主食200-300克(生重),均匀分配到三餐

粗细搭配:粗粮占比不超过1/3,如糙米+大米、全麦面包+白面包

烹饪方式:避免煮成粥状,选择干饭、馒头等低GI形式

误区2:粗粮=降糖神器

某网红宣称“吃荞麦面可治愈糖尿病”,导致大量糖友盲目跟风。事实上:

粗粮升糖慢≠不升糖:荞麦面GI值54,虽低于白面(85),但仍属中GI食物

过量食用风险: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过量摄入可能阻碍矿物质吸收

个体差异:胃肠功能弱的糖友食用粗粮易引发腹胀、腹泻

正确吃法:

选择全谷物:燕麦、藜麦、荞麦等完整谷粒,保留麸皮和胚芽

控制总量:每餐粗粮不超过1拳头大小(约80克)

搭配蛋白质:与鸡蛋、豆腐同食,可降低整体GI值

二、蔬菜篇:从“单一选择”到“彩虹搭配”

误区3:所有蔬菜都能多吃

“多吃蔬菜降血糖”是常见误区,但需注意:

淀粉类蔬菜:土豆、山药、藕等GI值>60,需计入主食量

高钠蔬菜:茴香、茼蒿含钠量高,烹调时应减少盐分

草酸蔬菜:菠菜、竹笋含草酸,影响钙吸收,建议焯水后食用

正确吃法:

分类管理:

绿叶菜:每日300-500克,可凉拌或快炒

菌菇类:每周3次,每次50克,增强免疫力

茄果类:番茄、黄瓜可生食,保留维生素C

烹饪技巧:

先洗后切,减少水溶性维生素流失

急火快炒,缩短加热时间

使用醋、柠檬汁调味,降低升糖速度

误区4:水果完全不能吃

“水果含糖高,糖友需终身禁食”是过时观念。研究显示:

适量食用好处:蓝莓、草莓等富含花青素,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时机选择:血糖稳定期(空腹<7mmol/L,餐后<10mmol/L)可少量食用

替代方案:用黄瓜、番茄代替高糖水果,满足口腹之欲

正确吃法:

低GI水果清单:

优先选择:苹果(GI36)、梨(GI37)、樱桃(GI22)

谨慎选择:西瓜(GI72)、荔枝(GI79)、龙眼(GI82)

食用技巧:

每日总量不超过200克(约1个中等苹果)

分次食用,每次50-100克

避免餐后立即食用,建议在两餐间加餐

三、蛋白质篇:从“盲目补充”到“精准选择”

误区5:吃肉越多越好

“糖尿病是营养缺乏病”的误解,导致部分糖友过量摄入肉类:

健康风险:红肉(猪、牛、羊肉)每日摄入>100克,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代谢负担:过量蛋白质需通过肾脏排泄,加重肾损伤

营养失衡:忽视豆制品、奶类摄入,导致钙、维生素D缺乏

正确吃法:

优质蛋白来源:

动物蛋白:鱼类(三文鱼、鳕鱼)、禽类(鸡胸肉、鸭肉)

植物蛋白:豆腐、豆浆、鹰嘴豆

每日推荐量:

轻体力劳动者:1.0-1.2克/公斤体重

肾功能不全者:0.6-0.8克/公斤体重

烹饪方式:

去除可见脂肪(如鸡皮、鱼皮)

选择清蒸、炖煮,避免油炸、红烧

误区6:豆制品可替代肉类

“吃豆腐不用吃肉”的观念在素食糖友中普遍存在,但需注意:

氨基酸互补:豆类缺乏甲硫氨酸,肉类缺乏赖氨酸,两者搭配营养更全面

嘌呤问题:干豆类(如黄豆)嘌呤含量高,痛风患者需限制

激素残留:非有机大豆可能含植物雌激素,过量摄入影响内分泌

正确吃法:

搭配原则:

豆类+谷物:如红豆饭、绿豆粥,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豆制品+蔬菜:如麻婆豆腐配青菜,平衡营养

每日限量:

豆腐:100-150克(约半块)

豆浆:300毫升(约1杯)

豆腐干:50克(约3片)

四、油脂篇:从“谈油色变”到“聪明用油”

误区7:完全不吃油

“油脂导致肥胖,糖友应滴油不沾”是危险认知。油脂缺乏会引发:

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维生素A、D、E、K无法被充分利用

必需脂肪酸缺乏:影响细胞膜功能,导致皮肤干燥、免疫力下降

饱腹感降低:饥饿感增强,反而增加主食摄入量

正确吃法:

选择健康油脂:

单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茶籽油(适合凉拌)

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籽油、核桃油(适合低温烹调)

限制饱和脂肪酸:猪油、牛油(每日<总热量10%)

每日用量:

轻体力劳动者:20-25克(约2汤匙)

烹调技巧:使用喷油壶,减少用量

误区8:坚果可以随便吃

“坚果健康,糖友可多吃”的观念需纠正:

热量密度高:15克杏仁(约10颗)热量≈半碗米饭

脂肪类型:核桃含65%脂肪,其中50%为Omega-6,过量可能引发炎症

盐分问题:盐焗坚果钠含量超标,不利于血压控制

正确吃法:

每日限量:

原味坚果:10-15克(约1小把)

最佳时间:上午加餐或运动后补充能量

选择技巧:

优先选择:杏仁、巴旦木、腰果(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避免选择:糖炒栗子、奶油核桃(添加糖分高)

五、进餐技巧:从“随心所欲”到“策略管理”

误区9:进食顺序不重要

“先吃主食还是先吃菜”对血糖影响显著:

传统顺序:米饭→菜→肉→汤,餐后血糖峰值提前30分钟

科学顺序:汤→蔬菜→蛋白质→主食,可使餐后血糖波动降低40%

正确吃法:

分步进餐法:

餐前15分钟喝200毫升温水

先吃150克绿叶蔬菜(如菠菜、生菜)

摄入50克蛋白质(如鸡蛋、鱼肉)

最后吃50克主食(如糙米饭、全麦面包)

咀嚼技巧:

每口咀嚼20-30次,延长进餐时间至20分钟以上

使用小号餐具,控制单次进食量

误区10:偶尔放纵没关系

“今天血糖好,吃块蛋糕没关系”的心态极具风险:

代谢记忆效应:单次高血糖可持续影响血管内皮功能达72小时

血糖波动危害:比持续高血糖更易引发糖尿病并发症

心理依赖:偶尔放纵易演变为频繁破戒

正确吃法:

替代方案:

想吃甜食时:用10克葡萄糖片+15克坚果代替蛋糕

想吃油炸食品时:用空气炸锅制作无油薯条

应急策略:

外出就餐前:先吃100克黄瓜垫底

餐后血糖升高时:立即进行15分钟快走

六、特殊情况处理:灵活应对不慌乱

误区11:运动后不需要加餐

“运动消耗热量,正好可以多吃”的观念需纠正:

低血糖风险:剧烈运动后,肝糖原储备不足,易引发低血糖

肌肉修复需求:抗阻运动后需补充蛋白质促进肌肉合成

代谢适应:规律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但需配合营养支持

正确吃法:

加餐时机:

有氧运动后:立即补充15克碳水化合物(如半根香蕉)

抗阻运动后:补充10克蛋白质+10克碳水化合物(如1杯牛奶+1片面包)

加餐选择:

便携式:坚果包、蛋白棒

自制式:希腊酸奶+蓝莓、全麦饼干+奶酪

误区12:外出就餐无法控糖

“餐厅菜品高油高糖,糖友只能吃清水煮菜”是极端想法。掌握这些技巧可轻松应对:

点餐策略:

选择清蒸、白灼、凉拌菜品

要求少油少盐,用醋汁代替沙拉酱

避开糖醋、红烧、油炸等烹饪方式

进食技巧:

用开水涮去菜品表面的油脂

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主食

剩余1/3主食打包,避免过量摄入

七、长期管理:从“短期控制”到“习惯养成”

误区13:血糖正常即可停药

“血糖达标就能停药”是危险认知。糖尿病需终身管理:

β细胞功能: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β细胞功能下降4%-5%,需持续保护

血管保护:即使血糖正常,仍需控制血压、血脂以预防并发症

代谢记忆:早期严格控糖可带来长期获益(如DCCT研究证实)

正确做法:

定期监测:

血糖:空腹+餐后2小时,每周至少3天

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检测1次

并发症筛查:每年进行眼底、足部、肾功能检查

多维度管理:

饮食控制:占总管理方案的50%

运动治疗:占30%

药物治疗:占20%

心理支持:贯穿全程

糖尿病饮食管理不是简单的“这不能吃、那不能吃”,而是需要掌握科学方法,建立个性化方案。记住这三大核心原则:

均衡营养: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质15%-20%,脂肪20%-30%

定时定量:三餐规律,加餐有度,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灵活调整: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运动量、药物作用时间动态调整饮食

控糖之路没有捷径,但通过持续学习与实践,每位糖友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今天开始,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行动改变习惯,让健康生活成为最自然的日常。

通许县大岗李乡卫生院  内科  徐卫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治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址:通许徐卫华:糖尿病饮食误区与正确吃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10907

相关内容

糖尿病饮食的误区与正确选择
糖尿病饮食中的误区与纠正
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及正确指导
糖尿病与饮食走出误区.docx
糖友饮食:糖尿病饮食误区.docx
8种糖尿病人常见的饮食误区及纠正方法
糖尿病饮食误区有哪些
糖尿病饮食误区揭秘
糖尿病饮食误区
糖尿病不再烦恼!3大主食选择误区及正确做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