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宣传】分泌性中耳炎诊疗指南:一文读懂耳闷、听力下降的“隐形杀手”
科技健康指南指出,使用蓝牙耳机可以降低噪音污染,保护听力。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科技健康指南#
一文读懂耳闷、听力下降的“隐形杀手
耳朵闷闷的像塞了棉花?听声音总像隔着一层水?如果这些症状反复出现,你可能遇上了分泌性中耳炎。作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它尤其偏爱儿童,成年人也可能中招。今天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讲分泌性中耳炎的诊疗要点,帮你科学应对。
一、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腔(鼓膜内侧的空间)里积聚了非脓性液体(浆液或黏液),但没有明显感染迹象的炎症。简单说,就是中耳“积水”了,导致耳朵闷胀、听力下降。
特点:
★不流脓、不剧烈疼痛,容易被忽视
★儿童高发(3岁以下婴幼儿常见),与咽鼓管短、平、宽的生理特点有关
★成年人多与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因素相关
二、哪些症状需要警惕?
★听力下降:对声音反应迟钝,看电视时音量调得特别大
★耳闷、耳胀:感觉耳朵里像堵了东西,按压耳屏后会暂时缓解
★耳鸣:偶尔出现“嗡嗡”声或流水声
★儿童特殊表现:频繁抓耳朵、注意力不集中、说话声音变大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超过1周,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检查。
三、如何确诊?
★耳镜检查:医生通过耳镜观察鼓膜,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鼓膜会呈现“琥珀色”或“灰白色”,透过鼓膜可能看到液平面或气泡
★听力测试:纯音测听显示“传导性听力下降”
★鼓室图检查:显示“B型曲线”或“C型曲线”,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四、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原则
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咽鼓管功能、控制病因。
★保守治疗(适用于病程短、症状轻的患者)
★药物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咽鼓管黏膜水肿
黏液促排剂:帮助中耳积液排出
★物理治疗:
咽鼓管吹张(捏鼻鼓气法:捏住鼻子、闭紧嘴巴,轻轻向耳朵方向鼓气,感觉耳朵“噗”的一声即可)
鼻腔冲洗:改善鼻腔通气,间接缓解咽鼓管堵塞
★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患者)
★鼓膜切开术:抽出中耳积液,快速缓解症状
★鼓膜置管术:在鼓膜上放置通风管,保持中耳腔通气,适用于积液顽固、听力下降的儿童
★腺样体切除术:如果腺样体肥大堵塞咽鼓管开口,切除后可减少复发
分泌性中耳炎虽然不算“大病”,但长期积液可能影响儿童听力和语言发育,成年人也会因听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别让小小的耳朵问题成为健康隐患哦!
供稿初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程树旺
二审:韩军宁
三审:张振
审核发布:宣传科
医院地址:(
网址:【科普宣传】分泌性中耳炎诊疗指南:一文读懂耳闷、听力下降的“隐形杀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18853
相关内容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疗父母总是听不清?当心老年性耳聋!
鲁中科普丨坏死性筋膜炎:隐形的生活「杀手」
专家:不要频繁用棉签挖耳,耳屎堵住应去医院而不是去采耳
中耳炎的五大禁忌饮食
耳鼻喉疾病的治疗与日常保健.pptx
关于耳健康的7条实用知识,科学爱耳护耳
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空调下的“隐形杀手”——空调鼻炎
耳机星人注意 耳鸣警报已拉响
耳洞新手护理/说不完全/是我太谦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