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游客從“打卡三星堆”轉向“體驗整座城” 廣漢文旅產業深度融合新力崛起
城市艺术旅游提倡深度游,而非单纯的景点打卡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城市生活艺术# #城市艺术旅游#
近年來,廣漢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德陽市委決策部署,創新實踐在文旅融合場景打造的同時,更著眼於“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提升,讓游客從“打卡三星堆”轉向“體驗整座城”,不斷培育壯大新勢力,傾力打造現象級文旅地域品牌,在傳承優秀文化、促進經濟發展、服務美好生活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研學課堂融入文化自信
清晨,廣漢市各個研學基地便熱鬧起來。隨著暑期來臨,各研學基地迎來了游客高峰。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咨詢各個基地的特色課程。其中,模擬考古發掘“文物”、古法制玉技藝體驗、青銅鑄造工藝學習、古蜀村落生活探秘、古蜀樂舞祭祀互動以及部落榮耀文明探索等,尤其受到青少年的歡迎。孩子們通過親手體驗古法制玉的精妙工藝,感受青銅鑄造的古老智慧,從一件件獨具創意的作品中增強了文化自信。
就在前不久,2025四川省研學旅游推進大會在德陽舉行。活動採用“雙會場”模式,其中就包括在廣漢市三星村考古探索基地舉行的“行讀四川·有益有趣——2025年暑期四川研學旅游第一講”。
該活動以3D掃描、AI拼接等科技手段與文物實証,採用“考古探秘+科技互動”模式,打造沉浸式歷史課堂,為青少年開啟“古蜀匠心連華夏”的文明探索之旅。當天還現場發布《古蜀文明探源文物主題游徑》——從三星堆的遺跡與文物出發,遍訪蜀地文脈,在生動的研學課堂中理解“何以中國”。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如何讓沉睡的遺產“活起來”、讓厚重的歷史“潮起來”、讓靜態的文化“動起來”,成為文旅融合向縱深發展的重要課題。
在廣漢,三星堆豐富的歷史遺存、深厚的文化底蘊全面提升了三星堆研學游的文化影響力、旅游吸引力、產品供給力、產業競爭力,也賦予了廣漢打造全要素、全鏈條、全產業的研學旅行生態圈的顯著優勢。
走進三星村考古探索基地,以“三星堆文化+沉浸式研學”為特色,開展多種項目:玩著玩著就懂了三星堆——依托三星堆遺址考古成果,打造考古現場、造作工坊、古蜀村落、古蜀樂舞四大研學場景,帶領游客在趣味體驗中探索古蜀文明﹔創新研學實踐——通過“游戲化古蜀研學”“遺址巡防志願”“古蜀文化主題夏令營”等特色研學項目,將文物保護、歷史探究與青少年教育深度融合,踐行“知行合一”的研學理念。2024年,基地接待研學團隊共計3萬人次,營業額上百萬元。
“今年暑期,基地將以更豐富的研學課程、更生動的互動體驗、更專業的服務保障,迎接全國研學團隊和青少年朋友們的到來。”三星村考古探索基地負責人表示,作為“四川省級研學旅游基地品質提升試點單位”,基地正以《四川省研學旅游三年行動方案》為指引,探索考古研學標准化建設,向每一位來訪者展示一個可觀、可感、可玩的三星堆神秘王國,讓古蜀文明在體驗中煥發新的生命力。
傳統老街融合新興業態
午后,走進廣漢市黑塔街,陽光透過樹蔭洒下斑駁的影子,清涼的河風舒緩塵世的燥熱,時有時無的蟬鳴打破街巷的寧靜。這裡的每一面牆壁、每一根木方、每一塊石板、每一片青瓦,都耐人尋味,散發著獨特的氣息。
在每座城市的繁華中,總隱藏著一些歷史悠久的老街。這些街道不僅承載著城市的記憶,記錄下幾代人的日常生活,更彌漫著濃厚的人情味。黑塔街亦是如此。
據《廣漢縣志》記載,黑塔街得名於明代“寶塔鎮河妖”的傳說,因西漢文學家嚴君平“核桃贈孝”的故事,又被當地人稱之為“核桃街”,充分體現出廣漢孝文化傳統。
這裡曾以青磚灰瓦、石板路和老式商鋪構成廣漢典型的市井畫卷,后因城市發展一度沉寂。為了保留這條老街的歷史文化特色,賦予其新的活力,2023年12月,黑塔街舊建筑的修繕和改造項目一經啟動,便受到當地群眾的熱切關注。
黑塔街改造項目分為三期,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80%。對於黑塔街的改造,乃是立足於延續城市的文化性,在保留城市記憶和城市特色的前提下進行。“我們在充分尊重原有歷史文化基礎上,以‘修舊如舊’的形式,盡可能保留原有的結構、裝飾,讓每一個角落都能夠傳遞出老街的文化內涵和文化信息﹔同時,大膽採用一些現代裝飾,力求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項目負責人介紹,包括相鄰的坪橋河河道兩旁的花卉植被和三星堆元素燈組的加入,都讓這條老街煥發出新的生機。
老街的復興,不僅要依靠文化的魅力,還需要通過創新商業模式來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消費者。新業態之一的咖啡館便最吸引年輕群體,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它既保留了老屋的木梁與灰磚,又用落地窗和簡約家具賦予空間輕盈感。
如果說咖啡館代表著新潮,那麼幾步之外的“知事老茶館”,則堅守著老街最本真的煙火氣。
竹椅木桌、蓋碗茶、老式熱水壺……坐在茶館裡,仿佛時光倒流。“我們每天都要過來喝茶擺龍門陣,這種壩壩茶,簡直太有生活氣息了。”68歲的附近居民張大爺很喜歡約上老友來這裡,喝上一杯熱茶,感受歲月沉澱。
接下來,黑塔街還計劃引入茶空間、土菜館等新業態,增設街頭藝術表演、歷史文化展陳,並優化街區照明和休憩設施。未來,這裡還將成為老街“黨建引領商居聯盟”陣地,與坪橋河片區共同構成“日游老街、夜賞河景”的全時段文旅體驗圈,成為展現廣漢歷史與現代交融的城市新名片。
特色滋味融熠產業振興
傍晚,廣漢市向陽鎮蔣家河鄉野火鍋公園裡食客絡繹不絕,以牛雜火鍋為代表的特色滋味火鍋,吸引著無數食客前來品味。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第一鄉,向陽鎮創新將中國獨創美食與現代公園文化相融合,打造獨特的飲食與休閑體驗。
向陽鎮火鍋公園的所在,曾是一片灘涂荒地。2020年初,向陽鎮開始規劃建設蔣家河濕地公園,並於當年6月啟動建設,到2022年7月完工。該鎮把河灘地流轉給第三方平台公司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再由商家負責經營,形成三方合作的模式。規劃公園后,土地的流轉價格也從原來的每年每畝700元漲至1000元,並根據營業額將一定比例的分紅返給村集體,讓群眾共享發展紅利。
從灘涂荒地到文化地標,向陽鎮火鍋公園將廣漢特色火鍋與鄉野自然景觀創新融合,通過土地流轉帶動鄉村振興,不僅是一次地標美食的崛起,更是文化自信的彰顯。
鑫陶一家是當地眾多火鍋店的其中一家,食客們圍鍋而坐,看著紅油上下翻滾,將一份份新鮮食材盡情燙煮,而向陽毛肚更是必點菜品,爽脆口感欲罷不能。這份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鑫陶一家食品公司享有“西南第一牛市”的榮譽稱號,日屠宰量達700余頭,年屠宰量可達10萬余噸。“我們整個規上產值已超過2億元,目前成都市牦牛肉類供應體系我們佔比已經超過60%,依附於天府大道北延線的修通,向陽火鍋產業集群化越來越好。”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舉辦活動也是火鍋業界常用的營銷手法,一場有效的活動能迅速積累人氣,打開市場。近年來,廣漢市先后舉辦或承辦首屆火鍋文化藝術節、中國·廣漢三星堆火鍋文化節、第20屆中國火鍋產業大會、中國(廣漢)火鍋食材博覽會、第五屆中國火鍋出品大賽、廣漢·三星堆火鍋文化季等活動,邀請八方賓客體驗廣漢熱辣滾燙的特色火鍋盛宴,進一步助推廣漢火鍋產業高質量發展。
當地域美食與文化碰撞,便激發出無限的潛力。如今的廣漢,火鍋產業正蓬勃發展,從牛油到香辛料,從火鍋食材到火鍋鍋具,從牛油底料到方便火鍋,已形成全川乃至全國最完整的火鍋食材產業鏈。30余家代表性企業與160余家集群配套企業所組成的產業集群,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火鍋食材及相關產業聚集地。2024年,產值超過160億元。
接下來,廣漢市將進一步做精做細火鍋產業鏈條,力爭2025年,產業規模達200億元﹔2030年,產業規模達300億元,建成全國最大的火鍋食材生產聚集區,創建火鍋食材地標城市。(孔繼紅)
(責編:羅昱、高紅霞)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网址:讓游客從“打卡三星堆”轉向“體驗整座城” 廣漢文旅產業深度融合新力崛起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22135
相关内容
樂業縣:推動民宿產業發展 打造特色旅居新體驗以數字技術促進新型文化業態發展(人民時評)
建行山東省分行:文以載道,旅以致遠 看“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金融底色
純素主義如何重塑全球文化與經濟?從健康、環境到產業的全面解析
廣東:科技創新賦能美好生活
小米是什麼?從手機巨頭到智慧生活生態系,深度解析其品牌策略與產品佈局
富邦數位客服:智能科技如何升級您的金融體驗?
深耕醫藥產業 助力健康中國建設(走企業,看高質量發展)
人民日報丨揚子江藥業集團:深耕醫藥產業 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中國雪鄉:科技賦能旅游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