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才是爱”:西班牙企业家揭秘中国人为何为钱拼命工作
学会储蓄,让金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理财生活智慧# #金钱观念#
在中国生活近20年的西班牙企业家阿德里安·迪亚斯指出,中国人的生活目标并非“为了生活而工作”,而是“为了储蓄而拼命”。在他看来,中国社会普遍将积累财富与资本化视为人生核心,甚至胜过家庭陪伴与个人享乐。对中国父母来说,表达爱不是亲吻与陪伴,而是送孩子上名校、投资房产确保未来。这种深植于文化的金钱观,不仅塑造了中国职场的勤奋,也深刻影响了消费与家庭观念。
新闻报道。(图片来源:Infobae网站截图)
Infobae网站报道,大多数西班牙人对中国职场的印象,是那里员工高效、负责、服从,并愿意为提升企业效益付出极大牺牲。这些特质与他们印象中西班牙职场文化形成鲜明对比。通常认为,这种差异源于中国严格的等级制度和以牺牲个人生活换取努力工作的文化氛围。
旅居中国的西班牙企业家阿德里安·迪亚斯(Adrián Díaz)近日在播客节目“ConPdePodcast”中分享了他对中国社会经济观念的亲身观察。该节目由另一位创业者路易斯·乌塞拉(Luis Usera)主持。迪亚斯指出,经过多年在中国生活,他明显感受到中国人的核心思维目标在于系统性储蓄与资本积累,这是他们的人生主轴。
个人娱乐,被放在次要位置
迪亚斯指出,中国民众工作的核心动力是为了节省资金、投资并不断扩展个人资产。“中国人的目标就是储蓄,为了储蓄而工作,为了积累资本,再让这些钱继续带来收益,然后继续储蓄、继续资本化。”他说。他还将这种生活哲学与19世纪欧洲维多利亚时期的中产阶级相提并论——在工业革命后,这类人群以勤奋工作和不断提高生产力来积累财富为生活核心。
这位自2006年起在中国提供企业咨询服务的西班牙人表示,在中国,并不常见“为了将来更好地生活而工作”的生活理念,这与其他地区常见的职业导向存在很大差异。“不会有中国人说:‘我工作是为了以后能活得更好’。”他强调了中西观念的不同。
财务安全优于家庭陪伴
当被问及“中国人心目中的更好生活意味着什么”时,迪亚斯举出了一些典型例子。他认为,如果你在中国问一个普通人怎样才能提高生活质量,对方很可能会回答说是要为未来预留资金,或是拥有良好的投资机会,而不是满足即时的消费欲望。“给孩子支付一所好大学的学费,或者投资几套美国东海岸的房子,听说那边房价在涨,是个不错的投资。”这是他设想的典型回答。
迪亚斯强调,在中国文化中,个人满足感与其说是来自与家人共享高质量时光,不如说是源于能为子女提供安全且稳定的未来。他指出,这种以储蓄与投资为导向的生活模式,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消费行为和社会习惯。“那么,对你来说陪伴孩子的意义是什么?是给他们很多亲吻和拥抱,还是多待在家里?不,这绝对不是中国人会给出的答案。对中国人来说,‘和孩子一起幸福生活’意味着能给他们提供一流的教育。”他强调说。
网址:“储蓄才是爱”:西班牙企业家揭秘中国人为何为钱拼命工作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22615
相关内容
西班牙佳酿×中国美食=∞?什么是西班牙地中海风格
现代意义的个人理财其实就是单纯的储蓄,消费或者投资.对还是错
理财锦囊:储蓄学三招 轻松“钱生钱”——中新网
家庭投资理财10条省钱妙招 储蓄是关键(图)——中新网
《日常生活省钱秘籍大揭秘:成为省钱达人的方法》
《大航海时代Online》西班牙商人速成法攻略
2025【去西班牙旅游买什么好】西班牙旅游购物攻略,西班牙自由行购物攻略
座谈会上的西北企业家,为什么是他?
中国—西班牙 “城市规划与文化发展”对话会在马德里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