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只读一本书 ·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生活?你不妨看看《非此即彼》这本书

发布时间:2025-08-12 02:30

人生就像一本书,每个人的每一天都是这本书的一章,我们应该好好地把握住每一刻。 #生活知识# #人生哲理#

克尔凯郭尔被称为存在主义的先驱。作为丹麦的哲学家,1843年出版了这本书,100年后在欧洲流行开来,而近200年的今天,仍常常作为畅销书被广泛阅读。

如果说这不是一个奇怪现象,那是因为《非此即彼》的核心在于讨论了亚里士多德提出过的最原始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生活?

作家一生穷困潦倒,精神上却异常充实而富于激情。他本人对大家趋之若鹜的财富视如敝屣,坚持认为最宝贵的是一个人生存的体验与精神的价值。

这本书把人们生存的方式或追求分为三个阶段。

审美阶段是直到如今都为大多数人所践行的方式,人无论怎样掩饰,也是欲望的奴隶,在物质及享乐的道路上亦步亦趋,内心没有自由可言。

道德阶段是人们凭借理性生活,道德感与日常感性不断发生的冲突,也令人时时感到痛苦和茫然。

而宗教阶段呢,人们凭籍信仰作为个性独立存在,内心丰盛并怀有不竭的激情,因为忍受而伟大。

因一种信仰而拥有独立性,面对人类各种苦难和内心的煎熬,孤独中进行一次次选择。

事实上,这本书的文本有点奇怪或复杂,并不像我们概括的这样分明和简单。哲学论述、研究文章、散文和书信、日记体的小说,问题杂糅模糊,对我们的阅读有点挑战。

作家是一个神秘主义者,所以读起来还会有些晦暗,尤其浓重的心理内容和哲学思辨,如果非要彻底地完全地都懂,真还得有诸多的知识储备。

作家本身就反对建树庞杂的体系,我们也可以跳过繁重的学术牵涉,如果你就是一个普通的读者。

有一个读者谈到过自己读后的感受,他说,教会一个人放纵很简单,因为人们本性偏爱享乐;用道德约束一个人也很容易,因为这往往牵涉他自己立足社会的利益;而让一个人接受、崇敬一个信仰,并坚守如一,那么他则必然孤独,那需要甘于忍受这种孤独,并能感受到那种高贵。

其实,生活情势是复杂多变的,人也是由心理、文化、社会所塑造的,大概很难非此即彼,起码在漫长生活历练过程中或心智健全成熟之前的若干时段。

但这不妨碍我们读这本书,了解和借鉴其蕴藏的优秀思想,让我们不断做出各种最好的选择。

网址:每周只读一本书 ·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生活?你不妨看看《非此即彼》这本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26423

相关内容

书单推荐:自我成长,不妨读读这几本书
读哲学书如何不枯燥,看看这几本书,朋友们都看得入迷了
读了一周,这本书太好看了!
生活是一本无字书,我们天天在这本书种遨游,写下你阅读生活之书的感受
如何在一年内读完100本书?
夜思 | “双十一”是否“买买买”,不妨先读一读这本书
一定要多读书,带你看清生活真相的5本好书,越早看懂越通透
看完这本书,家一周之内大变样
我们要大量读书:这五本书,看完你就有时间了
自我提升类书籍一定是鸡汤么?未必。这4本书推荐给你,看完总有收获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