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变垃圾为宝
垃圾分类,让垃圾变废为宝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环保生活哲学#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19变垃圾为宝课件(15张PPT)
19课《变垃圾为宝》
思考
1、同学们,用完 后你会把我送到
哪里呢?
2、你们知道在日本的垃圾分类中 它会被拆分成几个部分呢 ?
烛
笔
书
台
筒
报
架
储 物 罐
零
钱 罐
......
做一做
以小组为单位记录自己生活小区的垃圾并汇总、分类。
1.你生活的小区里会产生哪些垃圾?
2.你认为哪些垃圾 在回收时可以放 在一起?
隔音板 和绝缘
日本,他们把垃圾分成了上百种类型,非常的细化,而且在街 道上是很少出现垃圾桶的,人们上街需要自己准备垃圾袋随身带。 这些好的地方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欣赏美术课本第43页、44页学生作品。 小组合作探究:
(1)材料的连接使用了哪些方法?你还有什么小妙招?
你们知道这四种标志分别代表哪种垃圾吗?
可回收垃圾
其他垃圾
有害垃圾
厨余垃圾
连一连
• 砖瓦陶瓷、渣土 卫生间废纸、纸巾
• 电池、荧光灯管、灯泡 水银温度计、油漆桶
• 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 • 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 废纸、塑料、玻璃 • 金属、布料
厨房垃圾处理过程
隔音板
高质不锈 钢持久耐 用 永久性润 滑轴承
小组合作探究:
• 结合收集来的材料,你们准备设计一个什么类型的垃圾处理器, 怎样才能把它设计得既实用又美观?
• 我们来看看材料的连接使用了哪些方法?你们还有什么小妙招?
穿
插
穿
绕
画和粘
捆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垃圾处理机器。 1、在制作时注意安全。 2、比一比那组小朋友做的最有创意。 3、制作完成后 给大家展示你的创意。
我们从小就应该树立垃圾减量, 垃圾 再生的环保意识!
小学美术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第19课《变垃圾为宝》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第19课《变垃圾为宝》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垃圾的种类及垃圾处理的知识,能将垃圾的回收再利用与人类生存环境和地球资源相联系。
利用废弃物进行有创意的设计组合,学会用手工制作的方法设计一台使用美观的垃圾处理器。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策划、合作的过程中,将搜集的资料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归纳,用简单的工具将可利用的废弃物进行创意组合,制作一台垃圾垃圾处理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愉快的实践过程中,初步了解垃圾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意识,增强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一二年级的造型训练和物品拼接体验,已经对绘画和制作形式有了一定的掌握,具备线条组合。
黏贴、拼接的能力。
对于废旧物品的分类回收再利用,需要教师利用图片直观教学,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关注生活环境,了解垃圾分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引领学生巧妙构思,使废物能够再利用,变废为宝。
教学难点设计的垃圾处理器既实用美观。
又富有创意。
4讲授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垃圾的种类及垃圾处理的知识,能将垃圾的回收再利用与人类生存环境和地球资源相联系。
利用废弃物进行有创意的设计组合,学会用手工制作的方法设计一台使用美观的垃圾处理器。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策划、合作的过程中,将搜集的资料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归纳,用简单的工具将可利用的废弃物进行创意组合,制作一台垃圾垃圾处理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愉快的实践过程中,初步了解垃圾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意识,增强爱惜环境的责任感。
学时重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关注生活环境,了解垃圾分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引领学生巧妙构思,使废物能够再利用,变废为宝。
学时难点讲授难点设计的垃圾处理器既适用雅观。
又富有创意。
讲授活动1【导入】一、欣赏导入初步探究出示图片1、小朋友们,XXX最近发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瞧,就是这里,你看出来我被这个城市的什么美景吸引了呢?你觉得住在这个城市怎么样?生:干净清澈的小河环绕着城市,树林郁郁葱葱2、可是最近这个城市的国王却有些烦恼,怎么回事呢?原来啊这个国家太美了,吸收了许多游客。
三年级美术下册《变垃圾为宝》教案、教学设计
5.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设计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如“废弃物创意设计大赛”、“环保主题美术作品展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6.总结反思,提高环保意识:
在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引导学生认识到环保行动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的决心。
本章节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关注环境保护,学会珍惜资源,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环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美术学习上已具备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环保概念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对于如何将废弃物转化为美术作品,尚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废弃物在美术创作中的价值。
2.针对学生在美术技能上的差异,采取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加强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创作任务。
4.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7.课后延伸,拓展学习: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家庭和社区中,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将环保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和实物展示,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变垃圾为宝”。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物,如塑料瓶、报纸、废纸盒等,让学生思考这些废弃物是否能发挥其他作用。
3.示范如何利用废弃物进行美术创作,如剪、贴、画、涂等技巧,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
变垃圾为宝(教案)人美版(2023)美术三年级下册
“一、教学重点”作为标题标识,再开篇直接输出教学重点内容。
一、教学重点
1.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理解各类垃圾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学习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
4.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美的感知能力,激发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在讲授环节,我尝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垃圾变废为宝的过程。我发现,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他们不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价值,还能在实际操作中发挥自己的创意。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如何将废旧物品巧妙地融入作品中,以及如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制作。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二、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废旧物品的美感,激发创作灵感。
2.教授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意制作技巧,使其能将垃圾变为有价值的艺术品。
3.培养学生合作与分享的团队精神,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4.帮助学生克服对废旧物品的固有观念,激发他们对环保的积极态度。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变垃圾为宝》这节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垃圾分类和环保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分享自己对垃圾再利用的想法。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说明我们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探索如何将垃圾变为有用的艺术品,培养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5.学习欣赏和评价同学们的创意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变垃圾为宝》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升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及创新能力;
第19课《变垃圾为宝》(导学案)2022-2023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第19课《变垃圾为宝》(导学案)课程背景本节课是美术三年级下册的第19课,主题是“变垃圾为宝”。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垃圾处理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垃圾不仅会占据我们生活的空间,还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如何处理好垃圾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本节课借助美术的创意性和创造力,探索垃圾可以被转化为宝贵的艺术品的可能性。
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
2.培养学生意识到垃圾可以被回收利用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3.让学生获得实践能力,探索垃圾可以被转化为艺术品的可能性。
4.提高学生对环保事业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
教学重点1.探究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
3.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垃圾可以被转化为艺术品的创意潜力。
教学难点1.发挥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探究垃圾可以被转化为艺术品的可能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老师带领学生观看一个视频,让学生认识到垃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性。
2.老师向学生普及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操作实践(30分钟)1.老师讲解垃圾分类的具体实践方法,并在课堂上进行垃圾分类的操作。
2.学生根据老师的实践演示,进行垃圾分类操作,并小组讨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
3.学生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探索垃圾可以被转化为艺术品的可能性,并尝试将垃圾转化为艺术品。
总结讨论(15分钟)1.学生观摩并评价同学的作品,讨论如何将垃圾转化为艺术品,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垃圾分类和环保的重要性。
2.老师就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和环保习惯。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整理自己的废品,尝试将其中一些转化为艺术品。
2.学生撰写一篇有关垃圾分类和环保的小作文。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垃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性,并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方法。
同时,学生也通过实践探索了垃圾可以被转化为艺术品的可能性,培养了良好的环保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9课 变垃圾为宝 ▏人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9课变垃圾为宝▏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废物利用的概念和价值;2.学习再利用废物的方法和技巧;3.增强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废物利用1.引导学生讨论废物产生的原因和排放的危害;2.讲解废物利用的概念和有关政策;3.介绍废物分类和垃圾处理方法。
2. 变垃圾为宝1.学习再利用废物的方法和技巧;2.多样化的垃圾分类方法;3.手工制作废物变废为宝的实例。
三、教学重点1.理解废物利用的概念和价值;2.掌握多种废物分类和垃圾处理方法;3.学习废物变废为宝的实用方法。
四、教学难点1.多样化的垃圾分类方法;2.实用的废物变废为宝方法。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了解废物的日常重要性,引导其理解废物利用的概念和价值;2.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的案例展示废物变废为宝的过程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教具准备1.实物示范工具;2.废旧物品。
七、教学过程1. 废物利用1.课前启动:(5分钟)通过看视频、图片或实物展示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废物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原因,并引导学生讨论废物的分类方法及其重要性。
2.讲解废物利用的概念和有关政策:(10分钟)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对废物处理政策的理解和学习,在理解爱护家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了解垃圾处理的环保方案和相关法规政策,同时明白垃圾无害化处理是社会发展的必需。
3.介绍废物分类和垃圾处理方法:(1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可回收物、易腐物、有害垃圾等,并讲解不同垃圾的处理方式。
引导学生重点看到一定需要回收的物品,何时何地何方法回收这些物品。
2. 变垃圾为宝1.学习再利用废物的方法和技巧:(15分钟)介绍常见的废物再利用方法与技巧,例如旧衣服改造为新衣服、废塑料变身成生态花盆等废物利用示意图。
2.多样化的垃圾分类方法:(15分钟)通过实际操作和图片展示多样化的垃圾分类方式,如可伸缩、可回收利用等。
3.手工制作废物变废为宝的实例:(30分钟)通过讲解实例,鼓励学生动手,自己手工制作出废物变垃圾为宝的实例。
19 变垃圾为宝(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19 变垃圾为宝(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围绕“变垃圾为宝”的主题展开,通过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进行观察、思考、创意设计,培养学生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以及通过自己的双手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物品。
课程将涉及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创意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旨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类型的垃圾。
2. 培养学生回收利用垃圾的意识,激发他们对环保的兴趣和责任感。
3. 通过创意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环保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习惯。
教学难点1. 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2. 学生对废弃物进行创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3.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
教具学具准备1. 垃圾分类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废弃物(如塑料瓶、纸张、金属等)。
3. 制作创意作品的工具(如剪刀、胶水、彩笔等)。
4. 展示板或展台,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引起学生对环保的关注。
2. 讲解: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4. 创意设计: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废弃物进行创意设计,制定设计方案。
5. 制作:学生根据设计方案,利用废弃物和工具制作创意作品。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板书设计1. 变垃圾为宝2. 副垃圾分类与创意设计3. 教学内容:垃圾分类、创意设计、作品制作4. 教学目标: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培养环保意识、提高创新能力5. 教学难点:垃圾分类的应用、创意设计的思路、实践操作技术6. 教具学具:垃圾分类资料、废弃物、制作工具、展示板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垃圾分类,记录垃圾分类的情况。
2. 要求学生用废弃物制作一个小作品,如笔筒、花瓶等,并写下制作过程和心得。
三年级下册美术课件-19变垃圾为宝 |人美版(2014秋) (共16张PPT)
插画欣赏
插画欣赏
制作方法?
四驱赛车
工具:铅笔,彩色画笔,剪刀,胶水等 技法:联想、绘画、拼剪、组合、粘贴、 涂色等
塑料吸管
石 头
树 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分工合作,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材 料化平凡为神奇。
2、争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件 作品。
我 美 吗 ?
原材料
金属
木料
塑料
纸质 布料
保护环境 垃圾回收 节约资源
人人有责 举手之劳 变废为宝
例如:用完的易拉罐
瘪 掉 的 乒 乓 球
这些废旧物品可 以被我们巧妙地利用, 重新赋予它完全不同 的第二次生命。这节 课就让我们做个细心 又有创意的人,变垃 圾为宝,共同创造生 活中的美。
《变垃圾为宝》
使用温馨提示: 工具的时候请注意安全。 下课后每小组请收好工具和材料,
并打扫好卫生。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变垃圾为宝》精品课件(12ppt)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让我们一起制作垃圾处理器吧!先来看看都有哪些垃圾处理器?
园林垃圾处理器
食物垃圾处理器 活动炉排式处理器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垃圾处理器呢?
用废旧盒子和废旧瓶子 制作的垃圾处理器。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我们还可以用绘画的方式设计一台垃圾处理器。
变垃圾为宝
BIAN
FEI
WEI
BAO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件小物品,一起来看看它们是什么?
Hale Waihona Puke 易拉罐飞机笔筒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做的吗?对了,这是用废旧的易拉罐和瓶子 做成的,怎么样,是不是很有创意呢,生活中还有许多被称为垃圾的 废旧物品,我们可以怎样利用它们呢?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还可以用手抄报的情势来宣传废旧材料的利用。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同学们,快快动手试一试吧,用你现有的材料绘制或者制作 一台垃圾处理器吧。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废旧物品是可以 再利用的,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它进行设 计、装饰,使其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让它来 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你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垃圾吗?你知道垃圾是怎么分类的吗?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三年级下册《19.变垃圾为宝》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39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三年级下册《19.变垃圾为宝》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发挥
自己的想象力,运用搜集到的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造型各异的形式新颖的不同物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废旧材料的联想及艺术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制作方法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实践中多种材料的选择,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善于发现、利用材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身边的废旧材料,并能合理利用,制作出立体或半立体的工艺品。
教学难点:作品制作的新颖、美观以及能否用多种材料和方法结合完成制作。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利用废弃材料制作的工艺品、废旧材料、剪刀、胶水、课件。
学生准备:废旧材料、剪刀、胶水等。
教师:看了老师的示范,你们能简单说出制作中的步骤吗?小结制作步骤:
1.根据设想,选择合适的材料。
2.将材料组合制作。
3.美化完成。
网址:第19课 变垃圾为宝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29888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变废为宝之生活美学课堂厨余垃圾的“变废为宝”路
厨余垃圾如何“变废为宝”
“变废为宝”——垃圾回收再利用
给垃圾一次生命——塑料瓶、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变废为宝新创意 垃圾分类在指尖
【新课标】11.2 变废为宝有妙招 第二课时 课件(29张PPT)+素材
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教案(精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