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花 46 万买二手特斯拉 发现全损车后法院判决 "退一赔三"

发布时间:2025-08-13 11:10

知识产权侵权,赔偿金额可由法院判决。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法律常识普及#

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一起二手车交易纠纷案件:卖家于某因故意隐瞒车辆全损事实构成欺诈,被判退还买家赵先生 46.2 万元购车款,并支付三倍赔偿款 138.6 万元,总计 184.8 万元。这一判决引发社会对二手车交易诚信问题的广泛关注。


2022 年 2 月,赵先生在某平台看到于某发布的二手特斯拉 Model X 信息,标注 "车况精品",表显里程 8.5 万公里,报价 46.2 万元,远低于市场均价。于某称车辆仅右后方有轻微瑕疵,并展示了局部受损照片和充电视频,强调 "事故价" 优势。赵先生支付定金后完成交易,却在 9 个月内遭遇多次故障:左前摄像头失灵、电动尾门卡顿、底盘异响等,累计维修费超 5000 元。

2022 年 11 月,车辆因电池故障无法启动,拖至特斯拉 4S 店检测后,赵先生震惊发现:该车 2021 年 7 月发生重大事故,维修费用高达 76 万元,被保险公司推定全损后拍卖。更严重的是,因车辆被标记为全损车,无法享受特斯拉原厂质保,更换电池需自费 20 万元。赵先生随后以消费欺诈为由起诉卖家。

庭审中,卖家于某辩称已告知赵先生车辆为事故车,且通过拍卖平台购得全损车是行业惯例,不存在欺诈。但法院查明,于某通过朋友账户从事故车拍卖平台以 22.6 万元拍得该车,修复后转卖,且多次通过该平台批量收购事故车转卖,具备经营者特征。其刻意隐瞒车辆全损性质、关键结构损伤及无法享受质保等核心信息,仅以 "轻微瑕疵" 模糊描述,导致赵先生作出错误购买决策。

一审法院指出,于某的行为构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欺诈,依法应承担 "退一赔三" 责任。二审法院强调,全损车身份直接影响车辆价值、安全性能及质保权益,于某作为专业交易者有义务主动披露,其隐瞒行为已非 "信息遗漏",而是主观故意欺诈。判决同时明确,即使修复后能短期使用,全损车仍存在长期安全隐患,不能以 "可正常使用" 否认欺诈。

此案暴露二手车交易中 "全损车" 流通的灰色链条。专业车商通过事故车拍卖平台低价收购全损车,修复后以 "精品车况" 高价转卖,利用消费者对行业术语的认知差异实施欺诈。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二手车时,应通过保险公司查询理赔记录、到车管所核实过户历史,要求卖家提供完整维修清单,尤其注意新能源汽车电池质保状态。目前,多地已加强二手车交易监管,要求平台严格审核车源信息,对虚假宣传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这一案例为二手车交易市场敲响警钟:诚信经营是立足之本,任何试图通过隐瞒、欺诈获取利益的行为,终将付出沉重代价。消费者权益保护需要法律利剑护航,更需全社会共同营造透明、公正的市场环境。

网址:男子花 46 万买二手特斯拉 发现全损车后法院判决 "退一赔三"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31034

相关内容

男子花 46 万买二手特斯拉 发现全损车后法院判决 "退一赔三"
二手平台买到假货,买家要求退一赔三,法院:支持!
二手车无法过户上牌,车主能否要求“退一赔三”?
女子46万买到二手翻新宝马,获139.8万元赔偿
【“典”滴生活】二手车无法过户上牌,车主能否要求“退一赔三”?
二手平台卖家虚假发货,法院:并非处置二手物品,须退一赔三
一万预算二手好车推荐
二手商品与实物严重不符要求退一赔三,法院:仅支持退货退款
开不坏的二手车推荐
买二手商品“货不对板”,能要求卖家退一赔三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