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5-08-13 14:57

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生活常识# #法律法规#

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薄晨棣、高清扬)今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件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据悉,为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加强审判专业化建设,强化系统思维,注重涉未成年人案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促进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职能协同增效。此次发布的案例1中,由熟悉未成年人审判的法官组成审判团队,一体推进犯罪惩治、探望权行使和抚养费执行等关联案件,通过协同开展多项审判延伸工作,有效维护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此外,人民法院坚持深化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综合审判改革,推动事后救济保护向事中、事前预防治理转变,避免未成年人遭受二次伤害。记者注意到,此次发布的案例3,是一起监护人猥亵被监护人的案件。该案中,小丽在父母离异后由母亲钱某抚养。2017年,钱某与王某再婚,小丽随母亲钱某、继父王某共同生活。2020年12月,王某趁钱某不在,先后两次在家中对小丽(时年13岁)实施猥亵。2021年6月,王某对来家中找小丽的同学(时年14岁)实施猥亵行为,并于次日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小丽提出跟随亲生父亲李某生活的意愿。2022年3月,刑事判决生效后,法官就监护人资格问题与小丽生父沟通。后小丽的生父李某提起诉讼,要求撤销王某对小丽的监护人资格。人民法院适用未成年人绿色通道快审快判。

人民法院认为,王某身为继父漠视法律,对被监护人小丽及其同学实施猥亵行为,其行为已构成猥亵儿童罪和强制猥亵罪,且属侵害有共同家庭生活关系的未成年人,应从重处罚,故依法作出刑事判决,对被告人王某两罪并罚。王某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尊重被害人意愿,作出民事判决撤销王某的监护人资格。同时,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人民法院决定给予小丽司法救助,并会同民政、妇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机构,共同制定长期心理疏导、帮扶计划,帮助小丽回归正常学习和生活。

最高法介绍,发生在家庭中的性侵害犯罪具有隐蔽性、行为持续性及侵害权利复合性等特征。为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本案审理法院探索“惩治+保护+修复”的全链条综合保护机制,在依法严惩犯罪的基础上,依据未成年人意愿,推动未成年人得到妥当监护,阻断未成年人面临的后续风险。

(责编:马昌、邓志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网址:最高法发布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31812

相关内容

最高法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唯流量”“抹黑”企业行为需担责!最高法发布企业名誉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
司法部发布贯彻实施法律援助法典型案例
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典型案例
无锡法院发布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最高法发布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型案例
司法部发布贯彻实施法律援助法6个典型案例
最高法发布示范文本应用典型案例(第二批)
最高法发布第二批示范文本应用典型案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