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七十一) | 以非遗为桥,让海岛节庆文化活起来
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可以和孩子一起数桥洞,培养数学兴趣。 #生活知识# #旅游生活# #亲子游目的地#
以非遗为桥
让海岛节庆文化活起来
7月8日起,浙江海洋大学舟山海岛传统节庆文化调研团深入舟山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舟山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进海洋文化建设的背景下,调研团以舟山开渔节的传承困境为切入点,通过学习其相关非遗文化,利用"非遗+"的创新模式,探索传统节庆文化活态传承新路径。
『采访晓民心,深思宣传路』
调研团成员利用学期结束后的时间,深入定海和普陀的多个居民小区,开展了以"探寻节庆文化认知"为主题的实地采访活动,重点调研了开渔节、沙雕节等舟山代表性传统节庆在当地民众中的认知度、理解深度、参与度及文化影响力。
左右更多
图为调研团成员对舟山居民进行采访
调研发现,定海城区居民对节庆的认知多停留在表面形式,而渔港周边居民则能深入解读祭海仪式、渔船装饰等习俗的文化内涵。值得关注的是,两地居民均表现出强烈的文化认同感,这种自发的保护意识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调研成果不仅为地方文化部门制定差异化传承策略提供了依据,更彰显了传统节庆在增强小区凝聚力、塑造地方文化认同方面的重要价值。
『巧手编渔结,匠心传古韵』
图为渔绳结非遗传承人李芝琴老师向成员介绍渔绳结
在渔悦画社,非遗传承人李芝琴老师不仅现场示范传统渔绳结技法,更向调研团展示融合了传统四方结编织技法的创新艺术品——玉米叶编织小金鱼。
图为渔民画非遗传承人周雪琴老师教学成员完成作品
在望海潮工作室,调研团成员以夸张线条和鲜明色彩描绘海洋生活,体验"不求写实,但求传神"的独特艺术风格。
AUTUMN
图为成员参与非遗学习活动照片
经过两次非遗技术的学习以及对非遗传承老师的采访,调研团成员发现了非遗文化传承存在浮留于“观赏”层面缺乏深度参与,民众对于非遗始终存在“只可远观”心理等问题。于此,调研团成员制定了后期推广“宣讲+体验”的模式,从“全民知非遗”到“全民做非遗”,以拉近群众与非遗文化间的距离,让传统节庆文化能够看得到、听得到、做得到。
『童趣传非遗,文化润心田』
掌握基础技法后,调研团开始探索非遗的现代传播路径,走进定海区翁山小区儿童之家,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带着小朋友们上手体验渔绳结的制作。
图为调研团成员在翁山小区进行宣讲
调研团成员通过ppt向小朋友们介绍了舟山以开渔节为代表的一众海岛传统节庆的历史文化由来,并用大量图片的形式将传统节庆习俗展现在小朋友眼前。同时,调研团开展了创新实践课程,调研团成员带领小朋友们进行渔绳结体验,将前期所学传播给小朋友们。调研团成员不仅一一指导,还讲述了绳结背后的故事,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图为调研团成员教学小朋友参与渔绳结编织
带领儿童参与传统节庆活动是文化传承的关键环节。通过亲身体验渔家习俗,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建立文化认同,其特有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还能为传统节庆注入新活力,使古老习俗在创新中延续生命力。从长远看,这种文化浸润将培养出具有文化自信的新一代,为地方特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社会基础。
『社区摆展台,节庆进万家』
图为成员在桃源新村摆摊宣传
从课堂走到社会中,调研团利用互动宣讲相结合的形式,在桃源小区支起了非遗摊位,吸引了众多居民。陈列台上摆放着成员们亲手制作的渔绳结工艺品和渔民画作品。摊位前人流不断,小区居民通过互动体验,学习了制作渔绳结的技艺,也深入了解了舟山传统节庆文化的精髓。有居民热情地向成员们分享自己记忆中的绳结,更有居民将家中所有的渔民画等作品拿出向调研团成员展示。
摆摊活动开展效果显著。居民群众从聆听调研团成员介绍相关节庆文化到向成员以及在场其他居民分享节庆记忆,做出了从“聆听者”到“讲述者”的重大转变。调研团通过“宣讲+体验”的形式,使居民对节庆文化活动参与积极性与节庆相关非遗文化普及度显著提高,并引导居民主动成为节庆文化的宣传者,为文化传播注入持久动力。
活动结束后,调研团成员以“让舟山海岛文化活起来、走出去”为目标,精心设计了舟山节庆文化主题文创产品,旨在为传统节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调研团成员秉持“洞悉民俗,继往开来”的信念,深入调研,精准把握了目标地区的实际需求,并细致梳理了舟山民俗节庆在当代社会的传承现状与挑战。展望未来,调研团将坚守“自主求索,精益求精”的精神,继续借助非遗文化为媒介,不断探索舟山海洋节庆文化的无限可能,为其繁荣贡献力量。调研团更呼吁当地民众积极参与,以“同舟共济,文化共荣”为愿景,携手并肩,共同谱写舟山海洋节庆文化的新篇章!
图为部分调研团成员合照
-END-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舟山传统节庆文化调研团
一审:池雨欣 张培鑫
二审:张怀天 | 终审: 徐裕萍
投稿邮箱:zjhydxtwzxb@163.com
“在看”精彩内容 ,别忘点“赞”哦~
网址:暑期社会实践(七十一) | 以非遗为桥,让海岛节庆文化活起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32648
相关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材料工程学院开展“橡爱童行 情暖彭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暑期心理课堂④|生活大课堂 实践乐成长—暑期社会实践篇
英语系“非遗筑梦·童心绽放”暑期实践团开展“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
这个暑期有“知”有“味” ——陆丰多彩文明实践活动点亮暑期生活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类暑期/寒假实践报告范文
暑期社会实践
让非遗“活”在生活里!第二届海岛文化生活艺术周启幕
暑期社会实践:倡导绿色生态理念 践行低碳环保生活
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