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护绿·美丽乡村 ——江苏大学“苏韵徽风·青春振乡”实践团队乡村街道清洁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13 21:32

推荐去云南的丽江古镇体验乡村文化,那里有美丽的纳西族村落。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乡村旅游推荐#

2025年7月22日,江苏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苏韵徽风·青春振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明光市岗集村,开展“青春护绿·美丽乡村”主题街道清洁志愿服务活动,化身“乡村美容师”,为美丽乡村建设添上了一抹靓丽的青春底色。

在高温酷暑的天气中,志愿者们身穿数科蓝志愿服,不惧烈日,分工协作,穿梭于乡间小巷、房前屋后。他们手持扫帚、铲子、钳子等工具,认真清理路边杂草、废弃杂物、塑料袋与烟头,不放过每一处角落。整齐划一的动作,忙碌有序的身影,在村道上构成一道道动人的风景线。

图1.志愿者们清扫乡道、清理杂物的劳动场景

出发·扫帚扫不尽热爱乡土的心

“咱们分两组,一队去主干道,一队进小巷子。”队长一声令下,志愿者们迅速拿起扫帚、钳子、垃圾袋,奔赴街巷的每一个角落。他们清理路边杂草、拾捡塑料瓶和烟头、归整乱摆的杂物……哪怕汗水早已打湿了背影,动作却始终认真细致,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

“原来村口那个废弃的杂草堆,清理完这么敞亮!”一位村民感慨地说。

这场行动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清扫,更像是一场和乡村的深度对话:哪怕只是打扫一段路,也是在为家乡铺展更清洁的未来。

图2.志愿者清理街道效果图

静听·掉落的杂物,藏着乡村“微治理”的启示

街道上的垃圾或许只是琐碎之物,但正是这些“边边角角”,往往被忽视,却影响着村民的生活感受与环境质量。实践团队成员在清理过程中发现,部分房前屋后存在建筑残渣、废旧器具等“沉积性垃圾”。对此,志愿者们主动与村干部沟通,协助统计集中清运点,并提出后续定点巡查与分类回收的建议方案。

环境治理不仅是一次清洁,更是一次认真的“调查报告”。青春的眼睛看见问题,青春的手脚参与解决。

图3.街道办事处服务中心

同行·一起弯下腰,才能站得更高

这场志愿行动,不只是青年单向的“帮扶”,更是一次“双向奔赴”的同行。清扫过程中,许多村民自发加入,有的拿来清水、有的提供工具,还有的和志愿者们并肩清扫,一边聊天一边干活。

“你们大学生吃得了这个苦,我们也不能光看着。”一位年近六旬的村民笑着说。原本沉默的乡街,因为一群青年的到来,多了几分烟火气,也更添几分邻里亲情。

留下·路干净了,村也亮了,心更暖了

活动结束时,村道两旁焕然一新,杂草被清除、垃圾被集中处理,道路变得整洁通畅。村干部表示:“你们这群孩子干得真不错,不是走马观花,是真正做事来了。”

志愿者们虽汗流浃背,却都笑意盈盈。有队员感慨:“原来打扫的不只是街道,也是我们对乡村的情感认同。”

图4.志愿者完成街道清洁合影

结语·青春扫过的路,也会长出乡村未来的花

乡村振兴,从来不止是宏大的战略布局,它也藏在一条干净的小巷、一面粉刷一新的墙体、一个愿意低头弯腰的青年群体之中。江苏大学“苏韵徽风·青春振乡”团队用一次次实地走访、一场场扎根基层的志愿行动,在泥土之间播下信念的种子,也在村民心里种下希望的涟漪。(陈梦飞)

网址:青春护绿·美丽乡村 ——江苏大学“苏韵徽风·青春振乡”实践团队乡村街道清洁活动纪实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32848

相关内容

2023“美丽乡村文旅复苏主题摄影展”作品选
“苏式江南文化”生活方式与乡村美学探索
乡村振兴巾帼行动 ‖ “美丽庭院”扮靓美丽乡村(二)
龙都街道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美丽乡村
【青年志愿 美丽乡村】团友谊县委组织开展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
青春筑梦实践,用“莘”点亮乡村
乡村
【青春三下乡】家电下乡惠民生,农村生活展新貌——物电学院暑期调研团走进新东村
2024烟雨徽州·中国(黄山)乡村生活美学设计公开赛
三下乡特辑⑤|青春三下乡:文化润乡土 知识种希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