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湖北省随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物流中心(以下简称“随烟物流”),总能看到一群物流人围着设备图纸热烈讨论,或是在操作台前反复调试参数。
在这里,物流技能大师工作室是驱动随烟物流发展的核心引擎。正是这群满怀热忱的随烟物流人,他们以创新剖析一线痛点,以传承培育业务尖兵,靠协作突破发展壁垒,为随烟物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破:创新攻坚激活力
“异型烟分拣卡顿每次几十秒,累积一天就耽误几小时,这问题得解决!”在课题立项讨论会上,随烟物流业务骨干杨昊燃指着实时分拣数据直言不讳。
“QC课题就得跟着业务走、奔着问题去!”随烟物流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胡晶晶接过话头。这一幕,正是该工作室从一线痛点中挖“金矿”的生动日常。

物流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日常课题研讨
工作室秉持“小切口、大价值”理念,以“提高异型烟分拣效率”“降低异型烟分拣破损率”“提高人均卷烟配送效率”“送货班组标杆评比模型的研发”等课题为攻坚点,深入作业现场排查问题根源,通过头脑风暴锁定关键要因,精准制定对策并落地实施,最终推动异型烟分拣效率提升25%、破损率降至0.1‰以下,优化精简配送线路28条、周配送里程缩短220公里。
此外,工作室还聚焦智慧园区建设与数字化转型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其中,《基于智慧仓储的工业到货月台调度研究与应用》实现车辆等待时间缩短30%、月台周转率提升25%,显著提升仓储衔接效率;《基于数据驱动的物流作业成本管控体系研究与应用》构建成本预算分析模型,实现了预算精准测算、动态分析及偏差追踪。今年上半年,随烟物流费用、费用率同比分别降9.35%、10.81%,均居全省第二。
育:“青蓝”携手传帮带
“小陶,校准传感器得留意温差影响,我再带你实操一遍。”设备运维导师彭威正手把手指导新进员工陶子琨调试参数,他工具包里那本记满故障处理窍门的笔记本,正是工作室“青蓝结对”机制的生动注脚。
“师傅的笔记本比教科书还实用,跟着他在设备抢修现场摸爬滚打半年,现在遇到常见故障我也能独当一面了。” 陶子琨的话里满是收获。

设备运维导师带徒弟调试包装机
近年来,工作室以“传帮带”为纽带,精选技术骨干与新进员工结成“一帮一”对子。导师们结合徒弟岗位需求定制“成长清单”,从技能鉴定考级计划到设备运维、课题攻坚要点,细化到每周需掌握的核心技能。在“传”上倾囊相授,导师们把多年积累的设备调试口诀、故障排查“偏方”整理成册;在“帮”上精准发力,针对在科技创新、“小改小革”中遇到的瓶颈,一起共同拆解问题、设计方案;在“带”上扎根一线,从配送线路优化的跟车验证,到分拣设备升级的调试攻坚,导师始终带着徒弟全程参与,让书本知识在实操中落地生根。
如今,结对员工已崭露头角:4人中2人通过四级、2人通过五级物流员,2 人参与的“小改小革”QC课题项目获市公司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2人加入省级科技创新项目,2 人走上管理岗位,成长为团队里的技术新锐。
聚:汇智攻坚结硕果
“以前设备调试各管一段,现在工作室牵头,跨岗位一碰方案,三天解决两周难题。”工作室成员刘俊君道出了团队协作的实效。
作为汇聚物流智慧的“能量枢纽”,工作室打破仓储、分拣、配送等条线壁垒,将不同岗位、不同专长的骨干拧成一股绳:既有深耕设备运维十余年的“老法师”,也有精于成本分析的“新力量”;既有人擅长技术攻坚,也有人长于流程优化。在这里,层级界限让位于问题解决,专业壁垒被思想碰撞消融,每个人的智慧都能融入团队合力,形成 “1+1>2”的攻坚势能。

团队成员运用QvuckBI展示运行数据预警
集聚的力量,终化为累累硕果。技术攻坚方面,工作室斩获实用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7项,荣获省市局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及市局科技优秀论文二等奖;竞赛赛场中,首届省级物流竞赛夺得团体第四名,1人摘得行业安全竞赛二等奖;人才梯队建设上,1人入选全省优秀技能人才库,1人挂职省局深度参与行业项目,培育出中级工程师1人、注册安全工程师1人、二级物流员2人。
课题攻坚的突破、人才成长的接力、协同作战的硕果,见证着随烟物流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强劲动能。展望未来,这支队伍将带着破解痛点的锐度、培育新秀的温度、聚力攻坚的力度,在卷烟物流的赛道上不断刷新突破纪录,为随烟物流高质量发展持续积蓄前行力量。(文/图 陶子琨、刘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