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跑步”进入生产生活方方面面
科技的进步推动社会进步,影响了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科技改变工作方式#
8月8日至12日,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办。这是一场专业性与大众性相结合的机器人科技盛宴,在这里,观众可以观摩大载重工业机器人、仿生蜜蜂等尖端成果;见证人形机器人娴熟叠衣、分拣、搬运;探寻核心零部件集群,揭示机器人的“底层密码”。
连日来,山西晚报·山河+记者深入采访发现,随着信息化、工业化不断融合,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品,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山西人的生产生活。
越来越能干的机器人
本届大会由中国电子学会、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共同主办,同期还举办了202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和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202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汇聚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的1500余件展品,其中首发新品100余款;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带来了最新展品及行业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
大会上,中国电子学会组织遴选出的《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发布。这些应用场景不仅包括工业制造、养老照护、农业生产等领域,还涉及电站操作、石油化工产线巡检等人工作业安全风险高的工作以及一些应急场景,为人们描绘出人形机器人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未来图景。
观众走进展会,仿佛来到未来世界:无论是在人群中来回穿梭的机器人、机器狗“宣传小队”,还是在各种模拟场景中展示独特能力的人形机器人,或者是灵巧的机械手、机械臂,都充满了科幻色彩。那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的场景,在本届大会集体“破圈”。
外骨骼机器人展台前,体验者络绎不绝。体验者穿着外骨骼机器人轻松攀爬登楼机,流畅自然地完成行走、奔跑、上下台阶等动作,彻底打破了传统外骨骼机器人的僵硬感。“穿上后完全没有束缚感,跑步时轻松了很多,爬楼时也能明显感觉到助力,真是太神奇了!”一位体验者兴奋地分享道。
在家庭场景,面对任意布局、随意打乱的床铺,仅凭借一句自然语言指令“请收拾一下床铺”,家务机器人便实时规划动作,从床头走到床尾,流畅而稳定地一步步把床铺整理好,让具备强大模型能力的机器人真正融入日常家庭。
展台上,一款“充满温度”的人形机器人吸引了大量观众上前抚摸、拍照打卡。这款人形机器人,全身配备的55个运动自由度,支持更拟人化的肢体表达,凭借柔肤软包设计与全感交互系统,让与其互动的参观者产生真实的触摸感。其仿生宠物互动区,一款仿真猫的眼睫毛和耳朵可以动,嘴巴可以张合,吸引不少小朋友围观,纷纷央求父母购买。
人形机器人被公认为将是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又一颠覆性产品,其影响将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口老龄化带来养老护理人员短缺问题,儿童陪伴、居家清洁、日常辅助等家庭需求也日益增加,人形机器人或可对此提供有力支持。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出的人形机器人,已开始脚踏实地地准备“打工”。
在本次展会上,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展区同样成为全场焦点。最新升级的G1格斗款人形机器人与全新发布的R1人形机器人联袂登场,现场为观众呈现了精彩绝伦的格斗表演。其迅猛的出拳、凌厉的高踢腿等高难度动作一气呵成,即使意外摔倒也能自主恢复,展现出接近人类的运动协调性,让人大开眼界。
人工智能为健康服务注入新动力
外骨骼机器人听起来很拗口,其实人们并不陌生,相信看过《钢铁侠》的人都被他的那套无所不能的装备折服。近期,外骨骼机器人在各大社交平台火爆出圈。黄山、泰山、华山、庐山、武功山、峨眉山、长城等知名景区均已推出外骨骼机器人辅助爬山服务。“外骨骼机器人很神奇,它能感知我抬腿、收腿动作,并在合适时机给出助力。有了它,我上山下山都十分轻快,膝盖也得到了有效保护。”一位网友在个人社交媒体上留言。
外骨骼机器人第二个主要应用领域就是医疗康复领域。山西晚报·山河+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山西一些医院积极引进外骨骼机器人,并已成功投入临床使用。太原和平医院是太原市率先在临床使用外骨骼机器人的医疗机构,近期,该院康复医学中心在医院文化广场举办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康复患者及其家 属 参加。在康复师的引导下,几名康复患者穿戴外骨骼机器人进行行走训练。“穿上外骨骼机器人后,我感觉自己的腿好像有了新的力量,走路也更加轻松了。”一位体验者激动地说。
山西省荣军医院投入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通过一些奖励游戏的方式激发患者全情投入训练,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康复训练变得更具趣味性,康复疗效也得到大大提升。“智能康复机器人与传统康复治疗区别在于,它可以在每次治疗前,给予患者准确的功能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且能够很好地结合认知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山西省荣军医院物理治疗科主任李波接受山西晚报·山河+记者采访时说,在医疗领域中,机器人也出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手术机器人、监控系统、医疗诊断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
在山西省眼科医院门诊大厅,今年3月上岗的门诊智能导诊机器人亮晶晶,萌萌的表情、流线型的机身和十足的科技感,吸引着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亮晶晶,请问干眼症门诊怎么走?”“请跟我来,乘电梯到三楼,就可以到达干眼症门诊。”一位患者与亮晶晶互动后,对它的回答很满意,禁不住竖起大拇指点赞。
今年7月3日,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团队成功开展了骨科导航机器人辅助下胫骨骨折微创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患者因意外摔伤致胫骨中下段、踝关节及足第2、3、4跖骨骨折,接受手术计划。术中,在骨科导航的定位辅助下,胫骨髓内钉的主钉及拉力钉都一次性置入理想位置。“骨科手术导航机器人让手术团队做到定位精准,‘指哪儿打哪儿’,手术更微创,耗时短、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好。”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医生说。
机器人深度融入山西人的生产生活
近年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让机器人送餐、跳舞乃至跑马拉松和格斗都已经司空见惯。然而除了这些“肉眼可见”的“炫技”之外,它们能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或者是否开始与人类竞争上岗?
从智能化矿山到智慧政务,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农业,从医疗健康到无人配送……如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各具技能的机器人已经真的从舞台上走入日常生活中,在未来将越来越多地改变人们的生活。
今年2月,山西省总工会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会服务深度应用,推出“AI新赛道·数智再提升——小福机器人”试点。随后,我省各市总工会、大型产业工会作为试点单位,配备“小福”AI机器人。“小福”AI机器人由山西省总工会统筹规划、联合专业技术团队共同研发,依托AI大模型应用技术,所推出的智能机器人,提供专家数据库、AI写作、智能助手等功能支持。山西晚报·山河+记者看到,“小福”AI机器人采用平板机器人造型,可以通过语音或文字与用户进行交互,能够回答用户的问题、提供服务。
据介绍,“小福”AI机器人在我省工会服务中深度应用,提升工会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解决了传统工会服务中的多个痛点:实现即时响应服务无间断,职工咨询工会政策、福利申领流程等问题时,“小福”AI机器人通过语音或文字交互实现回复,24小时在线服务彻底打破时间限制,弥补人工服务的时效限制;延伸服务覆盖半径,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为偏远地区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提供“全天候、零距离”服务;依托大数据分析能力,动态捕捉职工关切问题,推动工会服务从“普惠化”向“个性化”升级,精准对接职工需求。
今年夏天,AI产品成为长治市上党区振兴小镇景区“新宠”,为游客带来了全新体验。景区推出的AI亲子嘉年华,成为周边爱好科技潮玩人士的热门打卡地。展台前,机器狗在规定区域内有序穿梭。各个机器狗性格不尽相同,有的活泼好动,有的则比较“高冷”,它们用极富个性的方式与观众互动交流,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当地民风民俗,众多小朋友围在周边倾听。“我们专程带孩子来这边,想让他体验一下科技项目。”一名游客说,作为家长,他特别喜欢这类有助于科技种子在小朋友心中萌芽的文旅活动。
作为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如何保护木塔是一项极其复杂和困难的任务,需要对木塔进行科学精准监测。但木塔内部光线比较昏暗,且人工频繁进出不利于古建保护。今年5月,由联想集团携手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联合研究中心打造的AI智慧应县木塔2.0项目,正式引入智能六足机器狗来执行智能扫描建模的任务。
晨光初透,智能六足机器狗掠过斑驳的台阶,足尖悬停在斑驳的楼板上方,仿生关节如猫科动物般轻盈收缩,避开了某处肉眼难辨的裂隙,在复杂地形中稳定移动和扫描拍摄。高精度传感器如触须般感知着木材的呼吸,被时光掩埋的“木塔心跳”,通过机器狗的“感官”汇入数字世界。
今年6月,山西高速首个“无人值守智慧车道”改造测试工作在该省交控集团长治高速公路分公司丰宜收费站完成,入口车道“智能发卡机器人”和出口车道“智能收费机器人”正式上岗。它们亮眼的外观、智慧化的收费方式为司乘人员带来了全新的通行体验:可达到5秒自动发卡、18秒完成缴纳通行费,支持ETC、支付宝、微信等多种非现金支付手段,适用于ETC、MTC、混合车道等各类收费场景。相较于人工车道,发卡效率提高近10%,平均收费时长减少2-3秒。
机器人正在悄悄“入侵”我们的生活?从工厂里挥舞机械臂的焊接机器人,到医院里协助手术人,再到家庭中任劳任怨的扫地机器人,人类与机器的关系正在发生质变。这种“人机共舞”的模式,正是未来社会的缩影——机器人替代人类是局部领域的必然趋势,而非全面取代。
人们需认清自身优势,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在创造力、情感、复杂决策等领域建立核心竞争力。唯有如此,才能在这场“人机革命”中掌握主动权。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梁成虎
网址:机器人“跑步”进入生产生活方方面面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36672
相关内容
人形机器人“跑步”进入消费市场聚焦民生服务场景 机器人“跑步”进入百姓生活
人形机器人“加速跑”何时能进入日常生活
人形机器人‘加速跑’ 何时能进入日常生活?
聚焦民生服务场景,机器人“跑步”进入百姓生活
机器人加速融入生产生活
【启扬方案】科技赋能智能健身硬件,智能跑步机控制面板解决方案
以楼上跑步机为主题的健身训练指南(有效利用楼上跑步机进行全面健身)
人形机器人何时进入日常生活?
从“机械臂”到“聪明脑”——人形机器人加速跑进量产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