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下的守望!重度发育障碍儿童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 社工案例计划

发布时间:2025-08-14 22:57

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和维护对社会适应至关重要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社会适应心理学#

作者 | 刘文娟

督导 | 沙倩倩

单位 | 天津市武清区和平之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个案背景

1.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服务对象12周岁,男孩,身体智力发育障碍,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其日常行为能力极度受限,无法独立完成穿衣、进食、如厕等基本生活技能,完全依赖他人照料。

2.家庭环境状况

服务对象父母离婚,母亲与服务对象家庭断绝联系,服务对象自幼和奶奶住在一起,平时由奶奶照料日常生活,服务对象的父亲外出工作,很少回家。家庭经济较困难,收入来源有服务对象父亲的工作所得与奶奶退休金。

3.社会关系网络

在家庭内部,主要照料者为奶奶,服务对象与父亲的互动极少,亲子关系疏离。在社区层面,奶奶因长期照料服务对象,几乎没有时间参与社区活动,与邻里的交流仅限于日常简单寒暄,缺乏实质性的社会支持网络。社区居委会经常入户走访慰问,但未提供持续性的帮扶服务。在专业服务资源方面,服务对象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

二、问题与需求分析

1.日常生活照料压力大:服务对象奶奶已经六十多岁,在为其穿衣、洗澡、抱扶上下床等日常照料过程中,常因体力不支导致腰部扭伤、手臂酸痛等问题。随着服务对象年龄增长,身体发育带来的照料难度将持续增加,奶奶的身体负担已接近极限。

2.专业化照护知识与技能匮乏:奶奶在照料服务对象过程中,仅凭借传统经验和个人摸索,缺乏科学的照护方法。对于服务对象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如窒息、抽搐等),奶奶完全没有应急处理能力,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3.服务对象奶奶的心理需求:对于常年照顾服务对象,奶奶心力交瘁,对未来看不到希望。与外界交流极少,内心的压力和负面情绪无法得到有效宣泄。面对服务对象无法逆转的身体和智力状况,以及儿子长期不在身边的现实,她感到孤立无援,缺乏情感支持。

三、理论依据

1.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个体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越能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社会支持包括正式支持以及非正式支持。

在本案例中,服务对象和奶奶面临的问题不仅是个人和家庭层面的,更是需要借助社会支持网络来解决的。通过整合正式支持资源和非正式支持资源,可以为他们构建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社会支持系统,缓解照护压力,满足其多方面的需求。

2.增能理论:增能理论强调服务对象的能力提升和自我决定,认为个人的无助感是由于环境的压迫和缺乏必要的资源与机会造成的。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从而增强其应对困难的能力和信心。

在本案例中,针对奶奶的心理困境和照护能力不足问题,运用增能理论,通过提供照护技能培训、心理疏导、引导参与社会活动等方式,帮助她提升自身的照护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认识到自己并非完全无助,而是有能力通过积极行动改善现状,增强其对生活的掌控感和自我价值感。

社会工作精选好书,快快拿下↓↓↓

四、服务过程

1.物资帮扶

在服务对12岁生日当天,社工联合基金会为服务对象举办了一场温馨的生日会,给服务对象送上生日礼物并为服务对象捐赠了纸尿裤、护理垫等刚需物资;在冬季来临的时候,社工站依托 "暖冬行动" 公益项目,为服务对象送去棉被和保暖衣物;春节期间,社工积极链接本地爱心企业,捐赠香油、米、牛奶、鸡蛋、水果等年货大礼包。

在每一次社工带着爱心物资来到服务对象及其家庭身边时,服务对象对社工的信任感逐步建立了起来,让服务对象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

2.康复指导

社工站邀请儿童康复中心的专业治疗师,对服务对象进行全面的身体和智力评估并为奶奶开展一对一康复护理指导,评估结果显示,服务对象虽然存在严重的发育障碍,但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其肢体协调能力和认知能力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针对服务对象的膝超伸问题、双手对触觉刺激过度敏感、咀嚼功能障碍开展训练,指导奶奶进行膝超伸的训练动作、双手触觉脱敏训练、纱布训练法等,用专业与爱心为这个困境家庭送去温暖与希望。

3.康复工具

针对服务对象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问题,社工联络儿童康复中心,为小阳定制了一款可调节高度、带安全固定带的站立架。社工全程陪同上门安装,耐心指导奶奶如何安全辅助小阳使用:"每天让孩子在站立架上坚持 10-15分钟,能帮助他锻炼下肢力量,预防关节僵化。" 站立架不光可以帮助服务对象进行站立训练,还可以缓解奶奶的照护压力。

4.情绪疏导

五、案例评估

1.链接资源:链接众多慈善资源,汇聚社会各界合力,共同帮扶服务对象及其家庭,在物质方面给予服务对象充分的支持。

2.康复支持:邀请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评估服务对象的身体及智力,给予服务对象奶奶专业的治疗意见并提供专业的康复工具,服务内容完全贴合服务对象的需求。

3.赋予希望:社工真诚的帮助、康复治疗师的专业意见赋予服务对象及其家庭希望,让服务对象奶奶有信心有动力坚持为服务对象做康复,给这个困境家庭带来一束光。

六、专业反思

1.服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面临挑战:目前的服务主要依赖社工的主动介入和外部资源的支持,当社工结束服务或外部资源出现波动时,家庭可能会再次面临困难。例如,一直帮扶服务对象的社工调离岗位或离职,服务对象及其家庭会失去部分社会支持。

2.服务对象自身能力提升的局限性:服务对象的身体和智力状况决定了其康复效果存在一定上限,难以完全实现生活自理;奶奶虽然在照护技能和心理调适方面有所提升,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仍会给照料工作带来挑战。

【社工客】创始人顾正品老师亲授案例撰写技巧

16年社会工作从业经验

近10000个案例的共性总结

6大内容模块讲透案例写作的思路与技巧

扫码拿下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社工客书屋】

收录社工精品好书

↓↓↓

【社工客线上课堂】

收录社工精选好课

↓↓↓

网址:暖阳下的守望!重度发育障碍儿童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 社工案例计划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36671

相关内容

贫困老人居家改造与社会网络构建个案服务 | 社工案例计划
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支持策略与实践.docx
温暖“童”行,困境儿童帮扶个案 | 社工案例计划
“守望相助,共享夕阳”长者支持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筑梦小屋”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 | 社工案例计划
13岁女孩遭遇网曝危机,社工助力重返校园 | 社工案例计划
“双百”社工汇聚多方力量帮扶残障困难家庭 | 社工案例计划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亲子小组中的应用
84岁老人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帮扶个案 | 社工案例计划
再织社交网络!助力社区空巢老人的社会融入 | 社工案例计划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