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 健康宣教
发布时间:2025-08-15 01:33
18. 控制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减少慢性病风险 #生活常识# #养生常识#

计划一
适量运动
关键信息运动是良医,任何人都可以从适宜的运动中获得健康收益。总的来说,★ 动比不动好,每天都应保持身体活跃状态,减少静态行为;★ 多动比少动好,在能力允许时,身体活动应达到推荐量;★ 适度比过度好,保证安全,避免运动不当或运动过量带来的损伤;★ 坚持比懈怠好,应长期、规律地进行运动,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一些运动装备可以帮助估计运动强度及相关健康指标、设置运动提醒。组建运动团队也有助于获得监督,形成长期的运动习惯。

计划二
合理饮食
关键信息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营养需求。平均每天吃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制定计划1.应多吃的食物谷类为主,平均每天200~3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餐餐有蔬菜,每天不少于300克,深色蔬菜占一半;天天有水果,每天200~350克。保证奶制品,每天300毫升以上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经常吃豆制品,每天吃大豆和坚果25~35克。足量饮水,低身体活动水平的成年人每天喝7~8杯水。2.适量吃的食物鱼、禽、蛋、瘦肉,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克、蛋类300~350克、畜禽瘦肉300~500克。3.应少吃的食物食盐,每天不超过5克;烹调油,每天25~30克;添加糖,每天最好不超过25克。肥肉、深加工肉制品、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含糖饮料等同样要少吃或不吃。小贴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病患者,应根据疾病管理的饮食控制要求进行调整。传统腊八佳节即将到来,在熬制腊八粥时,可以适当搭配一些糙米类、杂粮类等谷物。糖尿病患者喝腊八粥不应加糖,并控制食用量;消化不良人群应少放豆类,避免胃肠不适;肥胖人群则应少放精米,不加糖,可多加芸豆、红豆等种皮相对厚的淀粉豆类。

计划三
管理体重
关键信息体重与健康密切相关,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肥胖会带来多种健康问题。自2024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体重管理年”活动,倡导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来管理体重。
不应盲目追求低体重,应保持体重相关指标在正常水平。

计划四
远离烟酒
关键信息烟草使用和有害使用酒精是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制定计划01.不吸烟/早戒烟所谓“安全”的烟草制品是不存在的,包括电子烟。唯有不吸烟或尽早戒烟,才是避免烟草健康危害的唯一途径。02.不酗酒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不应饮酒。不推荐任何人饮酒。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小贴士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身体各脏器功能尚不完善,尤其容易受到烟草制品、烟草烟雾的“二手烟”、环境中残留的“三手烟”以及酒精的影响,产生严重损害,甚至威胁成年后的健康状况。

计划五
规律作息
关键信息睡眠在能量代谢、免疫调节、内分泌及脑功能活动等生理机能方面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良好的睡眠有助于促进体力和精力恢复、提高记忆力和增强抵抗力。
同睡眠不足一样,睡眠过多也会带来健康问题。例如,有研究发现,睡眠时间超过9~10小时,也是中老年人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网址: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 健康宣教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37152
相关内容
【科普与健康】慢性病防控知识开展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病预防的健康教育.docx
健康教育和膳食干预对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的效果分析
湘江新区:筑牢慢病管理防线 守护居民健康生活
慢性病“井喷”自贡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青光眼综合防治管理白皮书》发布:我国青光眼呈年轻化 五成合并慢性病
有效普及慢性病防控知识
【健康·科普】有效普及慢性病防控知识
2024年中国慢性病防控大会:以体重管理“小切口” 应对慢病防控“大问题”
体重管理抓住慢性病防控“七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