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环境是底色。今年以来,清镇市暗流镇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为工作重点,以拓展深化农村“五治”为抓手,紧扣民生需求深入推进人居环境建设。通过“齐参与共享有 清青家园手拉手”专项行动,全镇15个村(社区)实现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蜕变,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矿山村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宣传动员。邓羽羽 摄
“线上+线下”联动,唤醒群众参与热情。“以前觉得环境整治是干部的事,现在才明白,自家门口的干净得靠自己守。”这是暗流镇农户在参与环境整治后的普遍感受。为激发群众主体意识,该镇采用“线上+线下”立体宣传模式:线上通过发放倡议书、开发小程序、大喇叭播报等扩大知晓率;线下张贴标语海报、召开坝坝会、入户宣讲,邀请专家开展集中培训15次,手把手指导农户改善环境。活动中,80余名大中小学生主动加入宣传队伍,点对点覆盖群众500户,让“爱护环境”的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鼓钟村志愿队伍为农户清理乱堆乱放。卢敦映 摄
“青蓝+幼苗”携手,擦亮乡村“颜值”。“院子里的柴草堆清走了,厨房油污擦干净了,住着心里真敞亮!”木刻村村民张景伦看着焕然一新的家,难掩笑意。专项行动中,青年干部包村指导,学生们动手清理,农户主动协助,三方合力开展“村庄整容”。清理院坝杂物、整理居室卫生、打扫厨卫死角,140余户家庭的居住环境得到彻底改善。在忙碌的身影中,不仅乡村“颜值”提升了,农户的卫生意识也悄然转变,从“要我整治”变成了“我要整治”。

韩家坝村党员群众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活动。陆远亮 摄
“评比+激励”驱动,让文明习惯成自觉。“评上‘卫生家庭’,不仅有荣誉,还能给娃做榜样!”一位获奖农户的话道出了评比活动的意义。通过村民组坝坝会、道德评议会推荐候选家庭,再由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评委会”线上看对比、线下实地查,按标准打分。对优胜家庭授予“卫生家庭”称号,对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两清两改两治理小卫士”证书及纪念品,以榜样力量带动更多人参与。

木刻村青少年为独居老人打扫庭院卫生。王进 摄
“年轻群体的带动作用很关键,下一步要继续提升群众参与率。”暗流镇人大主席团副主席吴移田表示。如今,走进暗流镇,农户庭院整洁有序,厨卫干净卫生,群众幸福感持续升温。接下来,该镇将建立“美丽家园共治网格”,动员村民担任“文明监督员”,通过常态化宣传、培训、评比,让“两清两改两治理”走深走实,让乡村更宜居、生活更美好。
通讯员 李旋
编辑 刘晓丽 杜琳娜
二审 杨厚信
三审 王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