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学回家后,在哪儿写作业更高效?
相信很多父母会不假思索回答:当然是孩子的卧室了!
不少孩子上一年级后,卧室被父母改造成卧室加书房的功能。
窗明几净、专属书桌,安静又没人打扰,孩子在这个空间里,更加专心自觉,最适合孩子学习了。
可现实情况,却总是“啪啪”打脸。
网上有个妈妈发文吐槽说:
有一天儿子放学回家,突然主动要求回房间写作业,她激动得泪水横流,觉得儿子终于懂事开窍了,知道主动学习了。
妈妈做好晚饭,准备叫儿子吃饭。
为了不打扰儿子,她小心翼翼地开了一条缝,看到「儿子」捧着一本书,在书桌前「正襟危坐」。
妈妈走进去,准备夸奖一下懂事的儿子。
谁承想,走近一看,血压飙升,「儿子」被玩具熊掉包了?!
自己的儿子,正躲在衣柜里,聚精会神地玩手机呢!
美国知名教育专家安娜·霍玛耶发现: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卧室,是他们做事效率最低的地方之一。
除少数“天赋异禀”的孩子外,大部分孩子,一个人在房间里呆着时,会忍不住做一系列和作业无关的事情,比如发呆走神,玩手机……
这也是很多家庭的亲子之间,为什么总是上演“相爱相杀”场面的原因所在。
01孩子的书桌摆在哪?会影响他的学习效率
很多孩子,都拥有自己专属的书桌书房,为什么反而学习不自觉呢?
看过电视剧《小舍得》的家长,应该对里面的一个场景很熟悉。欢欢总是被父母要求,一个人在书房里写作业。
弟弟偶尔跑进去,爸妈便如临大敌般将弟弟抱走,生怕打扰了欢欢学习。
可是,即使是这样安静的空间里。欢欢写作业时却专心不起来,经常开小差,当遇到做不出来的题目时,她就开始抠橡皮,发呆。
爸爸如果不进来盯着,她就会偷偷看漫画,玩五子棋。作业经常写到很晚。
让孩子一个人待在封闭的空间里,跟枯燥,复杂的作业较劲,很考验孩子的自控力。
小学阶段,孩子的自控力薄弱。如果旁边少了家长的监督,孩子很容易分心、走神、做小动作。
常见的结果就是:作业写了一晚上,不但没写完,很多题目还写错了。
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脑中之脑”:前额叶皮质,孩子注意力的秘密就藏在这里。
人类产生注意力的最高部分是大脑皮层,而大脑皮层不仅对皮层下组织起到调节、控制作用,而且会主动地调节行动,对信息进行选择,而前额叶对控制注意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的前额叶受到抑制或发育不成熟,将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理性思考问题,也不能控制情绪。
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拖拉磨蹭、情绪化的状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前额叶受抑制或者发育不成熟影响,导致注意力很容易受大脑杏仁核的控制,在专注过程中,很容易被其他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导致分心走神,难以保持长时间的专注。
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时,想要孩子保持良好的专注力,提升学习效率,就要从小对孩子进行相关的锻炼和引导,提升大脑神经元连接,促进大脑前额叶皮质信息传递。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
通过科学的训练方式来帮助孩子促进大脑神经元连接,提升大脑信息传递,如脑电生物反馈训练。
根据孩子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提升训练方案,通过专业仪器,对孩子训练过程中的用脑状态进行实时的反馈,将我们看不到的生物活动通过精准的数据来展示,采用多方位训练模式,对孩子相关脑区进行针对性训练,提升大脑前额叶皮层的监控能力。
02好的家庭布局,容易养出学霸孩子!
既然最好的选择不是书房,哪里的学习效率最高呢?
网上曾流行着这样一个说法:孩子在客厅写作业,成绩更好!
这个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经过相关验证的!
孩子学习时,需要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并不意味着:适合让孩子在一个地方,独自写作业。
如果你家客厅里,能放下一张大桌子(餐桌也可以),桌面上足够放下孩子的课本和练习册,同时客厅没有人走来走去,也是一个不错的学习场所。
除此之外,客厅的布置,加上一些特别的“点缀”,会锦上添花。
01客厅里摆放一个大书架
湖南有一位爸爸,为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他
在家里客厅,为孩子搭建了个一个“图书馆”。
客厅整整一面墙都是书架,上面摆着父母看的和孩子看的书,哲学、学术、文学和儿童绘本,应有尽有。
将大人和孩子的书,摆放在一起,不设上限,因为你不知道孩子会因为好奇心,翻到哪本书。
孩子2岁时,这位爸爸家里的藏书,已经达到了2万册。孩子在这种家庭氛围下,成了一个小学霸。
年轻有为的80后作家马伯庸,就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长大的。
看过一期他的专访,他说家里有个大书架,上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他小时候特别喜欢在书架上这爬爬,那翻翻。翻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 。
父母对此保持一个十分开放包容的态度,不给他设限。
这为他日后走上写作道路,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让孩子置身于书的海洋里,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02客厅里多准备一些孩子的学习工具
多在客厅布置一些学习用具:像地球仪,白板之类的东西,可以放置客厅一角。
当孩子捋不清楚一些复杂的学习问题时 ,可以在白板上标注出来,用思维导图捋一下思路。
既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父母平时可以多跟孩子探讨一些学习方法,课堂多放置一些学习方法类的书籍。
比如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记笔记的方法,时间管理方法,高效记法,并跟孩子一起实践学习,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
03在客厅打造一个流动学习桌
对于孩子来说,在哪里学习并不重要。和谁在一起学习,才是问题的关键。
父母可以在客厅摆一个长长的餐桌,不仅可以用来吃饭,也可以作为孩子的学习桌。
如果客厅放不下太大的餐桌,可以放置一个「流动学习桌」——一个小桌子。
你在这头看书,孩子在那头学习,另外一个人在厨房做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做,彼此之间又能够感受到对方的气息。
处在一个能被父母“监视”着的环境中,孩子能更有安全感,学习时也能够集中注意力。
还记得那个在案板下学习的小女孩恩雅吗?
父母用纸箱和木板,在卖卤菜案板下的小小空间里,为她搭建起一个简易的小书桌。
父母在外面为生活劳累,孩子在案板下聚精会神学习。虽然外面环境嘈杂,可是恩雅学习却十分专注和投入,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
当有人问她:“这个小书房,你觉得怎么样?”
恩雅说她喜欢在案板下学习,这样可以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她能看到爸妈忙碌的身影,想说话的时候也不会孤身一人。当她有不会的题目时,也能立马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回应。
对于孩子来说,在哪里学习并不重要。和谁在一起学习,才是问题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