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泸水市“1+1+N”做好民族地区互助养老工作
云南丽江自助游,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环线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自驾游路线#
近年来,怒江州泸水市深入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老年群体的情况与需求,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基础上,探索出“1+1+N”的互助养老支持模式,让搬迁社区老人安享晚年。
打造“1”个红色养老阵地
打造“红色情暖长者屋”。在泸水市和谐社区、锦绣社区等打造“红色情暖长者屋”红色学习站,作为社区老人养老休闲、红色学习的阵地,满足了老年党员的学习需求。学习站配备红色互动区、故事讲堂、红色文化上墙等功能区,放置红色经典读物、保健、饮食等类型的书籍。
开展“红色团结分享会”。针对老年人缺乏生活休闲活动的情况和学习红色精神、革命精神的需求,组织社区老人开展“红色团结分享会”,引导社区党员为老年人讲述红色故事,在社区形成老年友好型互帮互助的氛围,助力解决邻里纠纷。
组建“红色助老服务队”。积极鼓励所在地社区、企业、医院、院校等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在职党员、志愿者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为社区困境老年人提供健康义诊、爱心帮困等多项便民利民志愿服务,形成辖区党员先锋志愿服务体系。
组建“1”支“邻里帮帮团”
组建“邻里帮帮团”志愿队。积极挖掘社区中存在的老年能人,例如教师、歌手、退伍军人等,以各种方式向社区老年人宣传“发挥互助精神,关爱身边的困境老人”精神,引导有才干的老年人参与到互助志愿队伍的组建、服务中来。
提升志愿队伍能力素质。为提升邻里互助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泸水市医院对志愿者的照顾技巧、卫生清洁等能力进行培训,增强互助照顾小组的生活照料能力。同时,开展团队建设和志愿意识提升活动,增强老年人自助互助意识,鼓励其发挥主动性,在互帮互助中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邻里帮帮团+N种服务”
针对安置点高龄、留守老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安全意识不足、日常照顾需求较大等问题,建立“邻里帮帮团”志愿队,为需要照料的老人提供家庭清洁、心理陪伴、情绪疏导、环境安全排查等服务,形成互助支持照料体系。截至目前,和谐社区、锦绣社区、同心社区、叶子花社区已组建4支平均年龄为65岁的“银龄互助”志愿队,在每周一次的“服务日”提供居家安全监测和陪伴服务,由志愿者定期到行动不便、高龄、留守和困境老人家里进行陪伴服务,每次陪伴不少于半小时,并同步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和用电安全隐患排查,为服务对象居家安全提供物质保障。
针对安置点老人生活技能匮乏、汉语掌握不够等生活学习需求,社区挖掘老年骨干教师,组建“长者学习班”,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制定生活用具使用、生活技能学习等相关课程表,帮助社区老人掌握城市化的生活方式。
开展“一老一小”文化传承共融营活动,组织老年人给青少年讲解傈僳族歌曲、文字、弩弓、传统民居等传统文化知识,为社区老人提供了实现社会价值的平台。以“传统节日+”构建多层次的互助,开展社区老人生日会、运动会等,为老年人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联动公益资源,开展专项养老服务。链接周边学校、商企、医院等为助老服务提供支持。目前已经与怒江州直幼儿园共建重阳节敬老的联动活动模式,促进“一老一小”的代际互动服务,与怒江新华书店、辉来西饼屋、易贤培训等商企建立合作机制,为老年学习班、邻里帮帮团互助服务提供学习物资支持;与城区老年志愿者、云南大学志愿者达成合作意向,为老人提供学习和陪伴服务;与泸水市医院合作,为老年人提供义检义诊、上门诊疗服务等;与泸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残联、市民政局、市红十字会等单位联合开展“保健康防重症”“健康守护包”发放活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互助活动等。
随着社区老年人需求的多元化,“邻里帮帮团+N种服务”的互助养老工作形式还将不断延伸创新。
网址:怒江州泸水市“1+1+N”做好民族地区互助养老工作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39401
相关内容
怒江州:打通信息“大动脉” 激发发展新动能怒族文化
怒江优质智能环保分类垃圾箱厂家实力展现
泸州生活配送电话
【泉州到泸州汽车 服务/价格信息】
泸州大学生创业项目
泸州电器回收地址电话
云南怒江:东西部扶贫协作 易地搬迁群众的新生活
探访四川泸州合江县长江村:江水村边合 生活美美“描”
四川泸州龙马潭区:“N桶”→“四桶” 垃圾分类有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