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适应问题心理指导系列之——生活环境篇
询问是否有心理辅导,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育儿生活经验# #早教机构评价#
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试验:将一只小猫放进一间背景全是竖线条的生活空间,让它自由自在地生活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将它放入一间背景全是横线条的生活空间里,大家猜结果怎样?结果这只小猫却东倒西歪,最后晕死过去。
为什么小猫会死去,那是因为小猫它不能适应横线条的生活空间,所以出现了东倒西歪症状,这就是客观原因,适应性的问题。其实人和动物一样,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时,我们所面临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而环境的变化肯定会给我们带来压力和紧张。如果不能调整好我们的心态,就会产生不适应心理。对于我们高一新生来说,适应这里的一切,是每位同学必须要过的一关。今天的这次讲座主要跟大家从两个层面来探讨从初中到高中过渡的适应性问题。第一、学校环境的适应;第二、人际关系;第三、如何适应高中的紧张学习生活。
一、环境适应篇
案例一:张某,男,高一新生,他说自己很留恋初中的生活,想家、怀念初中的同学。上了高中之后,宿舍人际关系也不太融洽,在班上没有担任班干部,考试成绩一般,情绪低沉,决心在下次考试中与班上同学一决高下,但自己在复习时情绪很不平静,学习效果也很不好,看书时注意力难以集中,读过的内容记不住。为了争一口气,连连开夜车学习,造成失眠。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适应不良的例子。在心理学上呢,我们把它称为“回归心理”
还有同学说:“老师,来到这里我不是很适应。因为以前没有离开家庭独自在外生活过,所以有很多事不太会做,很想回家。”
面对新的环境,每个高一同学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这是正常的。同学们不要担心,不要灰心,因为这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善的。不要过分忧虑。其实,只要我们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状态,采取一些正确的方法,那么很快就会融入高中的生活。
案例二:一个学生,上高中后,她觉得新学校一点都不能让她满意,向父母吵着要求转学。经过交谈才知道,小欣不习惯新学校的住宿生活,觉得周围的同学对她不够热情,她也很少主动和其他同学交谈,她认为自己和舍友没有共同语言,而且舍友在宿舍聊天、听音乐打扰了她。
小欣的例子告诉我们,面对新的环境,希望每件事都称心如意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作息习惯不一样,住在一起难免会产生摩擦。遇到这些情况该怎么办?同学们要相互理解、不要凡事斤斤计较,把各自想法开诚布公地讲出来,大家一起商量,共同协调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做的不是逃避或者挑剔环境,而是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一定要学会独立。说到适应环境,老师和同学们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也和大家一样,也是新成员,和同学们一样要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作为心理老师,我有自己的调节方法。今天,就教同学们一招。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很有效的疗法,叫做ABC情绪理论,同样一件事情A,由于人们对该事件的不同认识、理解、而出现了不同的情绪反应C,B就是当事人对事件A的看法。简单地给同学们解释一下,比如一件事发生了,我们可能会对这件事产生高兴或郁闷的情绪反应,但产生积极的或者消极的情绪,往往并不是由这件事本身所决定的,而是由我们对这件事的态度和评价所决定的。如果我们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某件事,那么,相应地就会产生高兴快乐的情绪;相反,用消极的态度评价某件事,就会产生烦恼郁闷的情绪。所以,面对同一件事,采取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评价,往往会得到非常不同的情绪反应。
故事:有两个秀才实力相当,某天,他们一起去赶考,在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一口黑乎乎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咯噔”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就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孙山,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棺材”一开始心里也很不舒服,但是转念一想“棺材”那就不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鸿运当头了一定高中,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高中,回到家人,两个人都对家人说:那棺材真的很灵。
为什么第一个秀才落第,另一个秀才金榜题名呢,这就是因为第一秀才情绪不好,情绪不好的原因是他看到了令他倒霉的棺材,另一个秀才情绪高涨,情绪高涨也是因为看到令他感到是“好兆头”的棺材。第一个秀才的信念称之为不合理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合理的信念,不合理的信念产生的是消极的情绪,合理的信念产生的是积极的情绪。
同样,利用ABC情绪理论,你也可以让我的心情变得晴朗起来。一开始你会离开你原来的学校老师朋友,现在什么都要从头开始,一个人也不认识。改变为我转变想法,我想在这里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舍友,还有这么多活泼可爱的同学。在这里我还可以认识更多新的朋友。想到这些,你心里就豁朗了很多。(案例:宿舍里的风波)相信大家一定能想到更多的快乐的理由。有的同学不适应住宿生活,为什么我们不从另一个角度去想,把住宿当成是我们的一种磨练,有了高中三年独立生活的磨炼,到了大学我们就少了适应的环节,你可以从容地面对新环境中遇到的任何困难。
另外,你可能是家里的独生子,在家里一个孩子很孤单,但现在宿舍有这么多个室友,大家在一起就热闹了许多,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你就有机会学习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也可以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很多优点。学习上有问题,也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如果这样想,是不是觉得住校也有很多好处呢?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会独立的照顾自己,独立地学习(并非排斥交流与合作)。比如,不适应某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自己多自觉地学习,主动地适应老师,而不是放弃此学科,被动地希望老师改变;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不麻烦别人,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从依赖别人的生活方式转变为独立的生活方式。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更多地从自身的角度来批判自己,依靠自己作出调整,适应环境!“山不过来,我自过去”。当客观环境难以改变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新教师、新教法,新班级、新班规,新学校,新氛围,那么,生成一个新自我吧,用新学法去适应,用新心态去融入,用新感受去拥抱,有困难吗?找朋友,找老师问问去。
其实,你是一只鹰,你会飞的,或许在你最低落的时候,你恰恰拥有了飞起来的机会。新生们,甩甩头,给新的自我一个崭新的笑容吧!
网址:高一新生适应问题心理指导系列之——生活环境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0256
相关内容
大一新生环境适应性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探析——以辅导员的视角工作案例丨携手同行:引导大一新生走出困境——1例新生不适应环境引发心理问题的工作案例分析
“心世界,新成长”系列心理微课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
适应大学环境,优化大学生活——记我院新生入学教育讲座系列之一
幼儿居家生活之心理调适指导篇
新生心理适应之
适应新环境心理健康课主题.pptx
适应新环境心理健康教育教案3篇 适应新的环境心理健康课教案
破茧于陌生之境:解锁新环境适应的心理密码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及调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