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见闻】高温下的坚守
保持诚实,即使在压力下也要坚守道德底线 #生活常识# #职场技巧# #职场人际关系#
通讯员:韩红娟
美化校园环境、抢抓工程工期、保洁腾空房屋、服务院系学术交流活动,筹备开学物资……炎炎夏日,后勤人以汗水浇灌责任,用浸透衣衫的辛劳保障着暑期校园的平稳运转。
无畏酷暑,扮靓美丽校园
校园环境管理中心职工利用暑期对全校主干道、军训场地、行政教学区及宿舍周边树木开展系统性“体检式”修剪养护,科学消除高危树木倒伏及断枝坠落风险,为新生军训和师生出行撑起“平安绿伞”。同时持续开展护绿行动,顶烈日灌溉抗旱、翻土杀菌,重塑花坛景观;循环清扫路面、高效转运垃圾,全力维护校园洁净;持续监测湖面水质,动态记录水域状况,同步对公共区域实施全方位消杀。
修剪大树
公共区域消杀
全力攻坚,抢抓维修改造工程
能源保障与维修服务中心员工放弃休假,全身心投入到包括珞东二门升级改造、下九区一门与二门翻新、教学楼与学生宿舍2175台空调更新、迎新场馆全面检修等在内的百余项开学保障项目中。梅园4、5舍泵房新建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紧张忙碌,为保障新学期校园供水稳定全力冲刺。饮食服务中心主动跟进协调信息学部三食堂维修工程,全程检查、督促进展,动态掌握施工情况,同步筹备厨房设施设备,力争如期完工并开业。
安装空调
服务至上,悉心守护留校师生
社区服务温情涌动。文理学部社区工作人员悉心护送行动不便的老师安全返家;工学部物业人员火速救助独居偏瘫老人,化险于居家摔倒之际;信息学部物业为独居老人送去清凉防暑物资,医学部物业联合排查老旧居民楼安全隐患及“住改非”餐饮门面,家属区物业公司集中清理堆积杂物,同步推进绿植养护与蚊虫消杀……
护送行动不便老人返家
水电服务高效迅捷。能源保障与维修服务中心员工恪守“迅速响应、即时清零”准则,争分夺秒完成资环学院7教520室研究生机房32个插座紧急安装;穿梭于炽热管道与盘错线路间,泥浆裹腿、火花灼臂,圆满完成茶港123栋室外主水管、梅园室外主水管、湖滨17舍室外水管破裂等10余项应急抢修。面对学生空调卡故障,第一时间检查处置,全力护航留校学子用电无忧。
茶港123栋主水管阀紧急抢修
宿舍服务温情在线。帮学生解决生活琐事,是学生公寓服务中心宿管阿姨假期不变的日常。自晨光初绽时敞开大门,至星夜深垂时默默守候;从寻找遗失物品、搬运重物快递,到细致巡查、洁净公共区域……细微之处,浸润着宿管阿姨最柔软的关怀。
做好每日巡查、保洁
饮食服务热忱依旧。饮食服务中心白案师傅凌晨3点便开始揉面醒发,只为让师生品尝到熟悉的美味。炉火熊熊,后厨热浪滚滚,温度直逼50℃。红案厨师直面滚烫灶台,煎炒烹炸,一刻也不停歇;洗碗间内热浪滚滚,保洁员动作娴熟利落,认真完成每一项清洁工作。梅园、湖滨等8个暑期开放食堂里,这般场景日日上演,他们以淋漓汗水守护校园餐饮的稳定供应。
假期食堂菜肴
生活服务便捷贴心。生活服务中心增设珞珈门、凌波门街景店车,与万林博物馆点位交相呼应,冰爽饮品、应急物资触手可及;每日对充电桩设施进行全面巡检,确保师生能够即到即充,安全无忧;8个快递服务站180余名快递员坚守岗位,高效流转逾12050件快件。
凌波门街景店车便民服务点
精心筹备,保障新学年顺利开学
细心擦除洗手池的水垢,认真刷洗卫生间瓷砖缝隙,轻轻拂去抽屉衣柜上的浮尘……学生公寓服务中心宿管阿姨们对2600余间腾空房进行深度清洁,力求每间屋子以崭新面貌迎接新生到来。生活服务中心提前预估各类商品需求量,在超市推出超2000种迎新商品,方便新生及家长提前选购生活物资。
保洁后的宿舍
学术交流服务中心协同学校相关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多次模拟测试珞珈山学生公寓车辆运行线路,优化方案为新学期班车运行顺畅做好准备;高效完成车辆集中年审与全面“体检”;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全面养护军训车辆;持续完善“订车”系统开发,为科学规划线路、精准提升校园交通服务筑牢基础。抢抓暑期窗口,维修培训公寓破损墙面,强化室内深度保洁,为新学年即将入驻的军训教官打造温馨洁净的居住环境。
开展安全培训
高温还在持续,坚守从未止步。全体后勤人正全力以赴,精心筹备开学各项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以昂扬姿态静候珞珈山主人们的到来。
(供图:总务后勤部 编辑:相茹)
网址:【一线见闻】高温下的坚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3704
相关内容
高温下的坚守,烈日炎炎“暑”你们最美!【城市守护者】低温下的坚守:环卫工人坚守岗位扮靓城市
五一我在岗 | 节日假期坚守一线保障设备装置平稳运行
“五一”假期,致敬坚守岗位的高速人
战高温·烈日下的坚守丨环卫工人用汗水“擦亮”城市之美
天天在线新闻app下载
高温下的坚守,看这个社区如何用高压水枪“冲”走居民烦恼
兰州保洁员清扫大街33载 坚守美容城市第一线
贵州:应对雨雪凝冻天气,他们坚守在保民生一线
讲一线见闻,谈方法思路,这场演讲“声”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