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将遗产留“干儿子” 法院:无效!
遗弃老人或儿童属于违法行为,将受法律制裁。 #生活常识# #法律常识#
为了查明真相,徐莉前往老人最后生活的地方展开实地调查。走访周边村民时,有人称老刘以前是军医,但具体情况不清楚。医院的抢救记录显示,老刘在发现王老太昏迷后,延迟了数小时才求救,严重耽误了抢救。银行流水揭示了更关键的“谋财”证据。王老太每月有上万元养老金,去世前一年左右,她多年积攒的20余万元定期存款被陆续转成活期,办理业务的都是老刘。这些钱最终通过ATM机取走,每次取款金额都刚好卡在ATM机取款上限,还常常连续数日分多笔操作。
面对证据,老刘改口称这些钱是王老太“赠与”的,却拿不出任何赠与证明;对于养老金的去向,他说“全给王老太买药了”,同样无法提供购药凭证。此外,老刘在王老太去世后,既没通知其家属,也没办理后事,竟将骨灰撒在山野,严重违背人伦情理。
综合上述调查,长宁法院审理认为,王老太所立代书遗嘱虽形式合法,但老刘编造身份博取王老太的信任与同情,同时人为阻断王老太与家人联系,导致王老太立遗嘱存在“动机错误”。该动机错误因老刘欺诈产生,且在遗嘱订立的视频录像和见证笔录中对外表达,已构成意思表示的组成部分。鉴于遗嘱需体现真实意愿,动机受欺诈污染则应认定非真实意思,故该代书遗嘱无效。
遗产处理方面,老刘对王老太的扶养建立在违法行为基础上,不构成合法的抗辩事由,亦不能因此分得遗产。王老太名下房产依公证遗嘱由小林继承;老刘所述获赠存款无证据,其取走的20余万元定期存款属遗产,因存款无有效遗嘱,由在世子女及小林法定继承,法院支持小林均分主张。最终,法院驳回老刘全部诉请,判令其交还20余万元存款。老刘上诉后,二审法院于7月31日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网址:老人将遗产留“干儿子” 法院:无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3708
相关内容
子女拒绝赡养,老人将资产赠与扶养人是否有效?子女拒绝赡养,老人将资产赠与扶养人是否有效?(以案说法)
亲情被遗产遗忘
无锡法院发布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无子女老人离世房产被收归国有,律师称需公益转化,这是什么意思?
准妈妈患产前抑郁症留遗书出走
工业遗产是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重庆有着许多满载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的工业遗产——重塑工业遗产 留住“工业乡愁”
独居女性去世,9位亲属争夺遗产
“非遗工坊+农户”:老手艺做成新产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