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流感高发季,家庭消毒常见误区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8-26 21:50

辨别常见野生植物,了解哪些是有毒的,避免误食。 #生活常识# #应急生存技巧# #野外求生课程#

最近流感多发,为了保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消毒成为生活的重要一环。日常生活中家用消毒杀菌用品齐上阵,为守护健康“挺身而出”。但家庭消毒存在一些误区,很可能导致好心办坏事,消毒变“投毒”。

下面是一些常见消毒误区。

误区一: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因为脱水作用使得细菌的网状结构变得更为紧密,再加上细菌的膜蛋白会迅速失水凝固,反而会让细菌形成一个致密的保护膜。乙醇分子无法进入细菌内部,也就无法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

相对的,浓度较低的酒精也不行。低浓度的酒精虽然可以进入细菌内部,但是乙醇分子太少,无法将细菌内部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无法将细菌杀死。

误区二:空气喷洒酒精消毒效果更好

酒精的燃点很低,遇火、遇热十分容易燃烧。而空气中高浓度的乙醇聚集,极易产生燃烧现象,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火灾。因此,不建议在家中对空气喷洒酒精消毒。可以用酒精擦拭清洁和消毒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面、电梯按钮、手机、电脑等。

注意使用酒精消毒之后,要及时开窗通风。酒精挥发性较大,如果空气不流通,室内的酒精浓度会比较大,比较危险。如果是对酒精十分过敏的人,说不定还会有“醉酒”反应。

误区三:酒精溶液与消毒液混合杀菌效果加倍

根据相关实验结果,84消毒液和酒精混合会发生反应产生氯气,同时还检测到了氯仿产生。因此,不建议混合使用。

另外,84消毒液也不能与洁厕灵混合。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时会产生氯气。氯气是有毒气体,易挥发,氯气中毒轻者可能会引起咳嗽、胸闷等,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误区四:洗衣液与消毒液混合效果更好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在水中可以水解生成次氯酸,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可杀死细菌。当它与洗衣液混用时,基本不会与洗衣液的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发生化学反应,但是会和洗衣液中柔顺剂的成分——苯甲醇反应产生氯气,增加空气中氯气的浓度,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中毒。

此外,过量的84消毒液,还会破坏洗衣液中添加的蛋白酶活性,使得清洗效果大打折扣。如果清洗的是棉、麻、丝、毛纺织品等面料的衣物,加入84消毒液后会使衣物褪色,甚至毁坏衣物。

误区五:免洗手消毒液可以代替洗手

免洗手消毒液根据其有效成分可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种免洗手消毒液含有55%~75%的酒精,杀菌的原理是使微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失活,同时酒精有较强的挥发性,挥发时可以带走细菌中的水分,使其干燥脱水,从而达到杀死细菌的目的。另一种不含有酒精,是利用一些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杀菌消毒,例如季铵基类的苯扎氯铵属非氧化性杀菌剂。苯扎氯铵常用于手术前皮肤消毒,黏膜和伤口消毒,但高浓度的苯扎氯铵对皮肤与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与腐蚀。

免洗手消毒液虽然可以灭菌消毒,但是几乎没有去污能力,所以要想让手部保持干净卫生,还得勤用流水洗手,并记住7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黄琳 整理)

网址:【生活百科】流感高发季,家庭消毒常见误区有哪些?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3981

相关内容

流感高发,家庭消毒误区与科学清洁建议!
流感高发 家庭消毒别再这样做了 6个常见误区需避免
流感高发,家庭如何有效消毒?
秋季吃蔬菜有哪些常见误区
流感高发家庭消毒别再这样做了 6个常见误区需避免
甲流高发,家庭消毒存在误区!紧急提醒→
甲流高发,家庭消毒存在误区!紧急提醒
常见的消毒做法有哪些 家庭常用消毒方法有哪些
日常居家要天天消毒吗 居家消毒有哪些误区
流感高发家庭别再这样消毒了 科学清洁避免误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