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做不到?别让孩子的挫折感被固化,3个办法让他“我可以”
让孩子学会自我安慰:遇到挫折时,教他们如何调整情绪,保持乐观。 #生活技巧# #亲子教育建议# #习惯养成教育#
关键词:挫折感,挫折教育,固化心态,科学原理解读法,自我对话
当“做不到”成为固化心态
“我就是做不到!”
“我就是笨!”
“我总会搞砸!”
“我就是考不好!”
这已经不是自信心的问题了,每一个家长在听到自己孩子这样悲愤的表达时,都会感到非常绝望。
当我三年级的儿子在一道数学题被老师判错而自己又找不到原因来向我求助的时候,我看到他又是在不愿意动手的做题习惯上出了问题,当我指出他的问题时,他用手敲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孩子告诉我这是他给自己的惩罚。
我知道,孩子这一下对自己的敲打,其实潜台词正是“我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会错!”
但我更知道,不能任由孩子以这样的心态继续发展下去,否则将会对他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成长造成更大的打击。
回想起曾有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孩子在妈妈的辅导下,每天晚上检查家庭作业时的那一句句“你怎么又错了”、“跟你讲过多少遍了,你还错”、“这道题你都错了10遍了”、“你脑子进水了”的斥骂。
显然,曾经的这些挫折教育, 这些“又”、“总是”、“笨”、“脑子进水了”等标签化用语的使用,已经造成了孩子严重的成长挫折感,甚至是这种挫折感已经固化成孩子“我就是笨”的心态了。
研究动机和心态的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认为,当学生有着“固化心态”的时候,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所有的错误都根源于自己能力差,所以只能认命;而拥有“成长心态”的孩子,则会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努力上,并以此作为获得更大成功的手段。
当孩子的挫折感被固化,孩子就会觉得反正我怎么努力都不会成功,总是考不好、表现不好、成绩不好,也就失去了学习动力和积极心态了。
也就是说,当“做不到”、“笨”成为固化心态,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业,大概就只剩下躺平了。
当然,在孩子中低年级或中低年龄段的时候,出现这种挫折感固化心态的时候,只要父母们能够发现问题的原因所在,及时调整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方式,也就可以及时纠正孩子的固化心态,让孩子从“我就是做不到”变为“我能行”、“我可以”!
3个工具,让“做不到”变成“我能行”
著名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博士,和青少年学习技巧、亲子互动和焦虑管理的导师奈德.约翰逊,在自驱型成长指导理论中,针对成长中孩子们的固化心态,提出了3个解决办法。
1、 科学原理解读法
告诉孩子,这是脑科学规律的问题,不是人的问题。
总是认为自己不够好、认为自己就是笨、总是会搞砸,这种对挫折的容忍度非常低下的状态,从脑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并不是性格问题,而是大脑功能问题,并不是人的问题,而是科学原理问题。
奈德有一个前来求助的学生,这个9岁的小男生总是对所有稍有难度的问题感觉很沮丧,“我做不到”、“我很傻”正成为他的固化心态,虽然他思维清晰、表达顺畅,甚至他掌握的词汇量比大多数同学都要多。
于是,奈德用脑科学的原理解释了小男孩的这种反应:
① 你有一个非常敏感的杏仁核
奈德告诉小男孩,他面临的挑战其实并不是面前所谓的那一道道难题,而是他大脑中的一部分——杏仁核,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它的任务有点过于繁重了。
杏仁核相当于一种“威胁探测器”,它会一直寻找任何可能伤到你或让你感觉不好的事情;杏仁核本身无法思考,当它抓住了什么东西时,就会让你感到压力,以帮助你避开危险。
有的孩子杏仁核几乎发现不了任何威胁,但有的孩子杏仁核会非常敏感,几乎发现所有东西都有威胁。很显然,小男孩的杏仁核非常敏感。
② 每当你不能想出答案时,提醒你的杏仁核,是它反应过度了,而事实上你并不傻。
③ 当你开始沮丧、紧张或者不能正常思考时,其实是你的杏仁核在试图让你感到失望,以免你觉得自己傻,但实际上你并不傻,所以不用感到失落。
经过奈德的一番科学解释后,小男孩明白,自己要反思的是自己原始大脑里被误导的功能,而不是自己性格中的缺陷,于是就不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了,情绪变得稳定而不再焦虑。
网址:我就是做不到?别让孩子的挫折感被固化,3个办法让他“我可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6359
相关内容
挫折教育=打击孩子?大错特错!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从小事做起的成功体验
给孩子提供情感支持的7种方式,做到3个的就是好家长
神秘山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情绪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让他们学会控制情绪呢?这里有五个小技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让孩子明白的事# 首先,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情绪并没有对错之分,它们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要教会他们如何正确面对,而不是逃避。#要学会倾听孩子# 其次,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当他们感到愤怒、伤心或害怕时...
遇到挫折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总感觉最近心理压力很大,生活、工作总是遇到挫折怎么办?
面对挫折自我调节方法
育儿经验分享:8个妙招,让孩子告别自卑感
让孩子做家务,不是为了省钱,是为了他们不抑郁!
育儿知识----让孩子从小就有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