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坚持城乡统筹全域推进 打造山海江城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共富带
社会现象17: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 #生活常识# #社会现象#
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省林下经济示范县,永安村、洪四村入选首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025年上半年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5.8%……近年来,洛江区立足本土实际,深入实施“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迈上新台阶。
以产业为基
筑牢乡村振兴“压舱石”
日前,福建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培训班在洛江举办,来自全省九市一区的农业农村部门代表齐聚一堂,开展集中学习与业务交流。
作为全省唯一的二轮土地延包全国试点单位,洛江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累计完成“百千万”亩方建设3833亩,恢复耕地1057亩,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1.23万亩,连片整治农田3000亩,实现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三增长”,其活用“三种经济”破解“谁来种地”难题,获全省推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典型案例。
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产业振兴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近年来,洛江区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强化市场赋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目前,全区拥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2个,“三品一标”农产品7个,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示范农民合作社25家,家庭农场2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1个。同时,积极推广“数商兴农”模式,带动农特产品销售额增长16%,每年为相关村集体增收超过30万元,增幅达50%。
以生态为韵
绘就乡村振兴“高颜值”
开窗见景、推门见绿、出门见园、四季多彩……近年来,洛江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持续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罗溪镇后溪流域航拍图
流域综合治理是洛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为此,洛江积极探索“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价值转换”统筹发展新模式,围绕“全域治”,纵深推进辖区内流域整治,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获全省河湖长制正向激励县(区)(全省共10个)、100万元资金奖励,洛阳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成功入选水利部2025年幸福河湖建设项目,获8000万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相关做法在太湖流域片幸福河湖建设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洛江区大力推进“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示范区建设,投入1.13亿元建成乡村“五个美丽”示范点1034个,56个案例获省市级优秀表彰;2024年投入5.84亿元实施农村建设行动,完成5044栋裸房整治、13公里“三线”规整和7.5公里流域治理;投资30.2亿元,联动实施293个城乡“五化”提升工程,建成滨江公园、俞大猷公园等3个百亩以上公园及一批微景观、休闲绿道,全区绿地率达47.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6平方米。
此外,洛江在全省率先搭建“洛阳江5G+数字孪生流域”平台,荣获第六届“绽放杯”水利海洋专题一等奖;在全国首创建设生态警务展示馆,相关经验获公安部和省公安厅充分肯定。一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画卷正在洛江绘就。
以文化为魂
凝聚乡村振兴“精气神”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洛江充分发挥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资源活化与文化产业创新,以农文旅融合绘就振兴新图景。
河市镇新告村露营房车基地航拍图
依托“名山、名桥、名人、名传说”四大文化资源,洛江以点带面发展全域旅游,现有省级以上乡村旅游精品线路7条、旅游特色村7个;启动露营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推出13个精品露营点位,带动日均人流量增长15%。“发展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经验获国家乡村振兴局推广;虹山乡获评2024“美丽中国·深呼吸乡镇”。2025年上半年实现国内旅游人数191.38万人,同比增长16.5%,旅游花费17.15亿元,同比增长14.8%。
虹山乡油菜花基地航拍图
同时,洛江深入推进乡村文化赋能融合发展,结合“泉乡有戏·艺起来”系列活动,通过文化赋能、“五艺助力”,实现“十个一批”,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文化巡研员”双轨制度,组建“先锋队+智库团”服务组合,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此外,洛江完成桥南古街16栋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加固修缮与活化利用,使桥南古街成功获评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投入1800万元推进村庄梳理式改造,盘活黄奕聪侨居等古民居,建设侨情会客厅、凤栖家风家训馆、彭祖养生馆等一批文化传承基地,不断拓宽乡村文化空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以治理为要
增强乡村振兴“向心力”
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农村社会稳定的根基。洛江积极探索“共治、共富、共享”新路径,努力打造县域乡村治理的示范样板。
洛江坚持把党建作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创新推行“1+1+S”党建同心圆治理模式,实行好事共商、难事共办,培育“三官一律进网格”“望闻问切”“心理四诊法”等善治典型,分别入选全省机关体制机制“百优案例”和“双十佳案例”,“1+1+S”党建同心圆治理模式也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获《中国农村网》刊载。
马甲镇永安村蝴蝶兰基地
在促进农民增收、集体增强、乡村共富方面,洛江创新建立“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村民”助富机制,打造了永安村花卉产业示范基地、虹山乡乡村振兴综合体、富春花境园艺等特色品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4948元,增幅5.8%。
此外,洛江建成“党建+”邻里中心48个,提前两年实现便民服务全覆盖,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一体化,深化“名优校+”教育共同体和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两项创建”通过省级督导评估,国家级健康区创建通过省级验收,“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模式”获省民政厅推广。
美丽乡村,如诗如画;幸福生活,渐入佳境。一项项扎实举措正在洛江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引领全区人民稳步迈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未来。(洛宣/文 洛江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网址:洛江坚持城乡统筹全域推进 打造山海江城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共富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7165
相关内容
重庆垫江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规划优化城乡空间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doc 文档全文免费预览
江苏阜宁:产业兴、百姓富,映红乡村振兴“莓”好生活
着力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坚守耕地红线、优化空间布局、全域综合整治——为乡村振兴夯实“地”基
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中国经济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江苏兴化:“三美”融合打造乡村“出圈”秘籍
5G+智慧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广州统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 构建城乡优质共享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