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控油、盐、糖的小窍门 健康科普
健康生活小窍门18: 控制盐糖摄入,预防慢性疾病。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小窍门# #环保生活小知识# #食物保存小妙招#
作者:吴淑云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25~30克,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包括酱油、酱菜、酱中的含盐量)。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0~400克的谷类食物。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和全谷类食物,每天最好能吃50~100克。
2012年调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10.5克,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5克数值。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要低于总能量的10%,并鼓励控制到5%以下或者不超过25克,但目前我国人均每日添加糖的摄入量约为30克,儿童、青少年摄入量问题值得高度关注,由此带来的超重肥胖问题也日渐突出。
高盐、高油、高糖摄入是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
不合理膳食行为会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
尝试一下控制盐糖油,保证减量不减味的小窍门
一、减盐五招
很多人减盐减不下来,是因为一下子骤减,难以坚持,减盐需要循序渐进,每天少一点。
1、学习量化,逐渐递减
购买小盐勺,在炒菜加盐时做到心中有数。
每天逐渐减少用量。以一家三口为例,每天的盐摄入量不要超过18g/d,一袋400g的盐就能使用23天。
2、替代法
咸味不足的食品可以加点辣椒、花椒、葱姜蒜之类香辛料进行替代,会使食物变得可口。
很多人喜欢在菜放咸之后,就加糖,虽然确实能中和咸味,但盐和糖的摄入量都蹭蹭的上升了。推荐做法是加水稀释,或者加入一些食材吸味,比如土豆、豆干、干菜。
3、改变加盐的顺序 出锅前放盐
盐放得太早了,都融到菜里去了,会觉得没味,不知不觉中又加入很多盐。还会让蔬菜中的汁液流出过多,造成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大量损失。如果在出锅前撒上一层薄薄的盐,就好多了。
4、小心隐形盐
鸡精、味精,豆豉、海鲜汁等各种酱类调味品都是含盐大户。一般20ml 酱油中含有3g 食盐,10g 黄酱含盐1.5g。若要食用,应按比例减少其中的食盐用量。
5、减少含盐食品
少吃咸菜、咸肉、酱菜、泡咸菜、豆瓣酱、豆腐乳、酱腊肉、囟菜囟肉、盐腌食品、咸鸭蛋、咸腰果、五香花生米、含盐的薄壳核桃等这些含盐食品。
二、减油四招
1、使用控油壶,做到用油有数
建议每天把全家应食用的油倒进控油壶,而不是一次性倒满,炒菜时更加心中有数。
2、烹饪方式多样
多采用蒸、煮、炖等健康烹调方式,少放油和盐,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3、拒绝吃油汤饭
油汤饭会将饭菜内多余的油脂吸附,造成油量的过多摄入,虽然好吃,但是最好少吃或别吃。
4、少吃油脂食品,和带有“酥、脆”的食品,少摄入油炸食品和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
三、减糖四招
1、减少食用高糖类零食
高糖类零食的典型代表就是饼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糕点、蜜饯、果酱等。
吃零食前,看配料表,糖的排位比较靠前,就说明含量较高。
少吃这类零食,实在想吃,建议选择小包装的购买。
2、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多选择茶、白开水、纯牛奶来代替糖饮料。含糖饮料是儿童青少年摄入添加糖的主要来源,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用白开水替代饮料。人体补充水分的最好方式是饮用白开水。
3、外出就餐巧点菜
糖醋排骨、咕咾肉、锅包肉、鱼香肉丝都是含糖量较高的菜,尽量少点或不点。
4、巧用有甜味的食材代替添加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糖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控制的10%以下。为保证不超标,又口感好,可以选用有甜味的食材来代替添加糖,比如大枣、山药、蜂蜜、胡萝卜、南瓜、马铃薯等。
网址:日常生活中控油、盐、糖的小窍门 健康科普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8722
相关内容
减控“盐油糖”,为健康加分健康生活,从控盐控油开始
如何在日常饮食中实现少盐少油、控糖限酒的健康生活
减盐减油减糖开始健康饮食知识科普PPT课件
生活小窍门科普知识讲座(22页)
【健康科普】健康生活从饮食开始!“少盐少油,控糖限酒”生活中怎么做?
山东省健康科普专栏|少点油盐糖,生活更健康—家庭主厨烹饪“减糖”小妙招
健康生活小窍门 日常生活健康生活小窍门
【2022全民营养周科普】健康烹饪,从减盐、少油、控糖开始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识 生活百科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