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中国|超大城市养老有“医”靠
城市中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能显著提高生活品质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生活品质# #城市生活便利性#
0:00
/
0:00
加载完毕: 0%
进度: 0%
0:00
央广网上海8月27日消息(记者郑晓蔚 见习记者何智康 实习生李婷)“抓握球拍,对准屏幕击球!”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清分中心的“智能康复区”,一位老年中风患者正跟着游戏界面完成上肢训练,智能设备实时反馈的恢复数据,让原本枯燥的康复治疗变得趣味十足,也为医师调整方案提供精准依据。这一“智慧+康养”场景,正是浦东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果的生动缩影。
患者可通过智能设备进行康复训练(央广网见习记者 何智康 摄)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探索超大城市养老难题解决路径
作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浦东新区长期面临土地资源紧张、大型养老机构建设难度大、周期长等痛点。近年来,浦东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质升级为目标,聚焦老年人“医养、康养”多元需求,探索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通过街道统筹整合医疗、养护、康复资源,将优质服务“打包”送到居民家门口,为超大城市养老难题探索破局路径。
“我们上钢新村街道的人口密度较高、老龄化程度较高,居民对医养、康养等方面存在多元化需求。”上钢新村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谢尼介绍,街道以上钢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全龄友好服务体系的核心阵地,通过“集中+分散”布局构建起“医养护”三位一体服务体系。
其中,上钢养护院作为浦东“十四五”重大养老设施,建筑面积18273平方米、核定床位648张,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提供健康管理、慢病防治等专业服务,并通过“分级照护”评估确保服务适配;毗邻的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清分中心,涵盖老年护理、安宁疗护等功能,借助科技手段优化服务;分散的社区助餐点、日间照料中心则解决老人日常高频需求,形成“全链条”养老服务网络。
上钢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康复治疗区(央广网见习记者 何智康 摄)
“这里医疗条件比较好,小毛小病不用跑大医院,住着舒心又安心。”去年10月与爱人共同入住上钢养护院的离休教授顾荣涛,提起如今的养老生活,脸上露出了笑容。
浦东不仅追求经济发展的高质量,更注重人民生活的高品质
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四五”以来,浦东不仅追求经济发展的高质量,更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注重人民生活的高品质;坚持“财力有一分增长、民生有一分改善”,将民生投入作为重点——累计投入民生资金3742.2亿元,财政民生投入占比保持在46%以上。
从破解“养老供地稀缺”困境,到实现“服务精准多元”,浦东新区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已实现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全覆盖、老年助餐服务街镇全覆盖,真正做到了让超大城市养老有“医”靠也有温度,持续为超大城市养老治理提供“可复制样本”。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网址:高质量发展看中国|超大城市养老有“医”靠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9540
相关内容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医养护”资源进社区,超大城市养老有“医”靠高质量发展看中国
《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在京发布
《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首次发布诸多因素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
《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首次发布 诸多因素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
泰康《中国中高净值人群医养白皮书》解读出炉 平均品质养老资金高达1175万元
以高水平网络安全 护航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
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
河北:22项重点工作提升城市品质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成都:以高水平网络安全 护航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