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典型案例摘编(一)

发布时间:2025-08-28 12:57

案例10: 孟子的仁政思想——以爱民之心治国,实现社会公正。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生活哲学案例#

“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于2023年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起,旨在推动城市社区、公园配建以乒乓球台等小型设施为重点的健身设施,织密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为广大群众就近健身提供便利。截至目前,全国城市社区和公园累计新增乒乓球台3.8万张、其他健身活动设施共13.5万件(处);围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1.4万场次,吸引参与群众超130万人次;志愿服务活动3200场次,参与志愿者超22万人次。即日起,本报陆续刊发各地“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典型案例,敬请关注。

北京龙潭公园:多方共建 场地焕新登场

清晨6点半的北京,整座城还在惺忪睡眼间,而东城区龙潭公园里的乒乓球场早已是另一番天地:“乒乒乓乓”球碰撞球拍台面的脆响声、“吱吱呀呀”球鞋接触地面的摩擦声……不绝于耳。

这片承载着几百位球友日常活动的场地,曾是公园管理者的一块心病。自2006年建成以来,十几年的风雨侵蚀让乒乓球场早已不复当初模样。“以前的球台旧了,地面也不平,照明也跟不上,想好好打场球总觉得不得劲儿。”常来公园打球的李大爷道出了许多乒乓球爱好者的心声。

ImageFetcher (4).jpg

为了让“国球”真正走进群众生活,龙潭公园管理处决定将场地升级改造。但场地升级并非易事,背后靠的是多部门协同作战。公园管理处牵头其他多个部门组成“乒乓球区域升级改造工作专班”。积极对接东城区公园管理中心、区体育局等部门,联合第三方设计公司、施工公司,形成了“需求共提、方案共商、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联动机制,确保改造工作顺利推进,让市民尽早受益。

这场改造从一开始就带着“共建、共治、共享”的温度。专班设计了详细的意见表,从台面材质到地胶颜色,甚至连球台间距都挨个儿请市民填写。78岁的王大爷是这里的“元老”,他用放大镜看完表格后认真提了三条建议:“台面回弹得跟老水磨石一样”“灯光别从头顶直射”“旁边得加个休息凳,能歇脚”。这些诉求,最终都融进了改造方案里。

灯光问题让改造专班费了番周折。按照常规设计,室外球场的灯光要装在6米高的灯杆上才不会产生眩光,但乒乓球区域旁边都是树,太高的灯杆会影响树木生长。专班成员带着卷尺和手电筒在场地反复测试,天黑后举着不同型号的灯泡模拟打球场景。经过数十次试验后,他们发现地下涵洞使用的防爆灯效果绝佳,4米高的安装高度既能避开树枝,特殊的漫反射设计又不会刺眼。

最牵动人心的还是球台的选择。老人们对水磨石台面的感情深,但环保新规早已将其淘汰。专班成员跑遍了北京的体育用品市场,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场地“取经”,带着不同材质样品让球友们试打。当新型复合台面运来时,王大爷第一个上前试球,乒乓球在台面上弹了三下,他眯着眼说:“嗯,有那味儿了!”

2023年5月,龙潭公园乒乓球区域场地提升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并于“五一”假期正式开放。新铺了绿色地胶、新装了8张崭新球台、新做了场地照明和监控系统、增加了便民储物柜……解决了场地坑洼不平、球桌老旧、灯光亮度差、游客储物不便等诸多问题。

“国球进公园”的升级改造,不仅改善了公园的运动设施,更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未来,龙潭公园将继续倾听市民心声,联合更多力量,打造更多惠民、便民的公共空间,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在公园里收获健康与快乐,让活力与和谐成为城市公园最美的风景。

网址: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典型案例摘编(一)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9551

相关内容

国球进社区活动启幕 预热郑州乒乓球精英大奖赛
社区营养厨房赋能合理膳食行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典型经验案例
民法典实施满一年 典型案例大盘点
完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 用“小切口”托举“大民生”
深圳唯一一个!这个社区养老服务入选国家典型案例
【民诉“进”快办】前进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2025年一季度优秀典型案例
老旧建筑在更新改造中如何实现碳中和?全球8大典型案例
国球进社区,服务在身边,京东物流社区服务再升级
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典型案例集 | 锦绣社区聚焦全面升级 推动便民业态不断提升
国外旧建筑改造案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