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干预”绘就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南新画卷”
社会应提供更多的老年人友好设施和服务,如无障碍环境和社区活动中心。 #生活知识# #生活理念# #老龄化社会观念#
在四川天府新区永兴街道南新村,一幅温馨且充满生机的画卷正徐徐展开,生动诠释着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的丰硕成果。
晨曦微露,和煦的阳光如轻纱般温柔地洒落在南新村老年认知障碍支持中心的门楣上。
82岁的杨婆婆与伙伴们手持精心雕琢的手工作品、贴心准备的礼物,面对镜头绽放出如春日暖阳般灿烂的笑容。
“如今每周最期待的就是来这儿上课啦!”南新村的李叔叔兴奋地展示着刚剪好的精美窗花,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剪纸、八段锦、做操,各类活动丰富多彩,练完浑身都充满精气神,就连买菜算账都比以前利索多了!”
为老人免费义诊。主办方供图
这一幅幅鲜活生动的场景,正是南新村打造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的生动写照。为扎实推进老年友好特色社区建设,南新村全力以赴,全面完成认知障碍支持中心、社区认知关爱角、永兴卫生院脑健康门诊及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建设,精心构建起“1个中心+1个关爱角+专业门诊”的立体化服务载体布局。这一布局宛如一张细密的服务网络,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咨询、筛查和基础干预场所。在这里,“135银龄课堂,不见不散”的温暖约定,已成为长者们每日翘首以盼的温馨日常。
今年5月,天府新区永兴卫生院联合街道办事处、社区,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社工、志愿者等上百人,分别组建专业素养过硬的志愿者队伍和专业筛查队伍。他们如同一支支充满爱心的“健康使者”,深入南新村及周边社区,通过集中设点和上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运用专业评估工具,对2000余名长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认知评估。他们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技能,精准锁定了需要重点干预的高危人群,为后续精准干预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组织老人做操。主办方供图
73岁的阚阿姨便是众多受益者中的一员,她感慨地说:“以前记性差,买个小菜经常算不清账,心里别提多着急了。现在经常来这里动动手、做做操,感觉脑瓜子灵活多了,生活也更有滋味了!”阚阿姨所在的“南新村15分钟认知健康服务圈”,依托永兴卫生院,在15分钟步行圈内精心打造了“社区支持中心-医院照护专区-社区认知角”三级服务体系。
78岁的孟大爷乐呵呵地说:“我一直都坚持来上课,2个多月了,整个人都神清气爽很多,还是国家政策好,卫生院把课办的丰富多样,我们这些老年人享福了!”70岁的石阿姨这样说:“以前晚上总是睡不着,白天脑袋昏沉沉,记性也不好,现在每周上课有盼头,特别是代老师的运动课教的好,睡觉香了,人都显年轻了。”在近期的一次学员满意度测评中,长者们对课程开展称赞有加,还向其他老人分享他们上课的收获与康复经验。
如今,在南新村,认知障碍不再是沉重的标签,而成为连接社区、凝聚关爱的温暖纽带。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记忆守护者”的行列,当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对长者的尊重与支持,“忧老”正在切实向“优老”转变。随着“深化干预服务、拓展专业资源、强化家庭支持”等系列措施的进一步实施,南新村的探索将不断萌发新芽,为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生生不息的“新区样本”。(陈远航)
网址:“多元干预”绘就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南新画卷”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50869
相关内容
如何构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这些细节营造“忘不了的家”崇明建设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守护每一位老人的晚年生活
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线上认知障碍知识科普系列课程第三课:认知障碍预防小贴士
多乐士助力打造沪上首个360º沉浸式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小区—新浪家居
让认知障碍老人生活在友好环境中…访虹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上海“社区日托”帮助认知障碍老人提高生活质量
基于KAP理论的社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实施
身心运动对养老机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干预研究
【儿童友好 春城美好】五华区莲华街道:空间文化服务三向发力 绘就儿童友好社区新画卷
社区互嵌共融同发展 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