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邻”到“相亲” 六载“音缘”见证邻里蜕变
邻里间相互理解,包容差异 #生活知识# #邻里关系#
龙虎网讯(记者 张泽伟 宦宇飞 通讯员 黄琴)夏末的江宁区秣陵街道下墟社区,晚风裹挟着旋律与欢笑。万科金域蓝湾商业广场的霓虹与殷巷新寓的灯火交相辉映,“邻里无界 共享美好”江宁区秣陵街道下墟社区第六期邻里音乐会在此间绽放活力。这场集“音乐+市集+慈善”于一体的盛会,不仅是居民家门口的艺术盛宴,更是社区破解“邻里陌生化”难题、探索共建共治的生动实践。 从“相邻而居”到“相融相亲”,从单一阵地到双址联动,从文化活动到治理样本,下墟社区正以六年坚守,书写着邻里和谐的温暖篇章。
六载音缘牵邻里 从“初见生涩”到“相融相亲”的温暖蜕变
“这是我第三年带孙子来表演了!之前只是在台下鼓掌,现在孙子都能上台给大家表演了,真是不错。” 家住殷巷新寓的居民李爷爷抱着孙子笑着说道。今年,是下墟社区邻里音乐会走过的第六个年头,六载春秋里,“音乐为媒 邻里为亲”的初心从未改变,却见证了一场深刻的邻里关系蜕变。
如今的邻里音乐会,包含了老党员朗诵《红梅赞》的深情、舞蹈《扇骨风韵》的雅致、走秀《关关雎鸠》的灵动,再到儿童军歌的稚嫩、机器人表演的新奇、《少年川剧变脸》的惊艳,甚至融入邻里矛盾调解小品的“接地气”,内容逐年丰富,居民的参与感也愈发强烈。“以前住对门都不打招呼,现在为了排节目,我们几户人家每周聚三次,孩子一起写作业,大人一起聊家常,跟一家人一样。”参与演出的居民王阿姨坦言,正是这个“纽带”让她和邻居们从“陌生人”变成了“老熟人”。
“六年里,我们不只是办了六场音乐会,更是搭建了一个‘全民参与的文化平台’。从节目筹备到现场组织居民都是主角,退休教师帮孩子排朗诵,文艺爱好者编舞蹈,就连设备调试都有居民主动帮忙。”下墟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家门口的盛会,早已超越“视听享受”的范畴,成为社区破解“邻里陌生化”的治理样本。“当居民为共同的节目付出心血,对艺术的热爱便转化为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邻里间的信任与温情,也在一次次排练、一场场演出中悄然生长。”
双址联动暖人心 市集搭台延伸便民服务“幸福半径”
“奶奶,这个发卡是我自己做的,5块钱,钱会捐给社区的孤寡老人哦!”在殷巷新寓的跳蚤市场摊位前,10岁“小摊主”正认真地向居民介绍商品。与此同时,万科金域蓝湾商业广场的非遗摊位前,居民们围着剪纸艺人学习技艺;便民服务区内,修鞋师傅王师傅正忙着给居民的旧鞋钉掌。“我每个月都来社区的便民服务,能帮大家修修东西,心里踏实。”
今年的邻里音乐会在往届单一阵地基础上,首次增设殷巷新寓东三区场地,形成“老邻居”与“新住户”双向联动的格局。两大阵地不仅同步上演精彩节目,更以“市集搭台”的形式,将“艺术氛围”与“民生温度”紧密结合。非遗文创、轻食茶饮摊位传递创意生活理念;剪发、配钥匙、修鞋等便民服务解决居民“小烦恼”;消防安全、防诈宣传摊位用案例讲解守护居民财产安全;而跳蚤市场则成为 “闲置流转、邻里互助”的载体,居民们将闲置玩具、书籍、手作拿来售卖,部分收益捐赠社区慈善项目,既践行了“共富理念”,又让“睦邻友好”的温情在交易中自然流淌。
“我是今年刚搬来万科的,本来还担心融入不了,没想到来音乐会逛了一圈,不仅买了好看的非遗饰品,还在便民区修好了断了的钥匙,认识了隔壁楼的阿姨。”新住户张萌说道,双阵地联动让她感受到“社区的诚意”,无论是老小区的“烟火气”,还是新小区的“新鲜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归属感。这种“空间拓展”背后,是下墟社区对“便民服务无边界”的追求,以音乐会为契机,将服务从“一个点”延伸到“两个圈”,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实惠与温暖。
共建共治聚合力 以文化纽带织密社区治理“幸福网”
“请大家记住,遇到邻里矛盾别着急,可以来‘家门口的调解室’一起商量!” 在节目间隙,社区工作人员结合邻里矛盾调解小品,向居民宣讲文明公约,台下掌声阵阵。这场看似普通的互动,实则是下墟社区“以文化活动推动共建共治”的缩影,将政策宣传、志愿招募、治理理念融入活动,让居民从“活动参与者”转变为“社区建设者”。
“我以前是音乐会的观众,现在是‘不墟此行’爱乐志愿服务队的成员,负责组织居民排练节目。”志愿者李红霞说,三年前她因喜欢音乐参与活动,后来在社区“1234 工作法”的引导下,从“台下看”变成“台上办”。“社区会定期组织志愿者培训,还为我们制定‘定人培育’计划,让我觉得自己能为社区做更多事。”如今,下墟社区在册志愿者已达500余名,组建了“青禾之家小小议事员”“共享花园书香志愿团队”等12支志愿分队,通过“定期考评、定点招募、定人培育”,越来越多居民像李红霞一样,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
这一切的背后,是下墟社区“党建引领+品牌创新”的治理逻辑。社区坚持“1+N+X”工作模式,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微家阵地,发挥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的“红色先锋”作用,推进“红色代办”服务,为居民 “集中办、一站办”,为孤寡老人 “上门办、代跑办”;通过“邻里学院”“解忧杂货铺”等载体,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我们希望通过音乐会这样的文化活动,让居民感受到‘社区即舞台、邻里皆主角’,进而主动参与到公共事务中。” 下墟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音乐共鸣”到“治理共识”,社区正以文化为“黏合剂”,将党建引领、志愿力量、居民需求拧成“一股绳”,让社区治理从“社区办”变成“大家办”,让公共空间更有温度、更具活力。
如今,下墟社区的邻里音乐会已不仅是文化盛宴,更是社区治理的“窗口”,它见证着邻里关系的蜕变,承载着便民服务的初心,凝聚着共建共治的力量。在夏末的微风中,这场充满温情的“邻里之约”,正为秣陵街道基层治理写下生动注脚。
网址:从“相邻”到“相亲” 六载“音缘”见证邻里蜕变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54719
相关内容
艺术与生活相融,来看杨浦这里的华丽蜕变!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父慈子孝、相亲相爱的幸福家庭!
“团聚社区·邻里季”——激活“邻”聚力 乐享“邻”里情
“团聚社区·邻里季”激活“邻”聚力 乐享“邻”里情
「5G社区」邻里篇 | 全时全龄邻里空间,美好生活从“邻”开始
邻里活动,让近邻亲如一家人
从15 分钟生活圈到邻里中心
邻里联谊心相连,社区治理添“栋”力
噪音控制:相邻关系的新权衡
现代社会邻里关系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