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暖西吉公益团队开展转花灯课程

发布时间:2025-08-30 02:31

团队培训课程设计应适应团队发展阶段 #生活技巧# #团队建设技巧# #团队培训课程#

灯转人舞似繁星,街社灯火不夜城。明月灯光相映照,人醉花灯游梦中。山西省河津僧楼镇转花灯起源于开元元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2013年12月被定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转花灯表演多在佳节良宵时进行,寓意前程光明、生活幸福。

爱暖西吉公益团队开展了非遗进校园——转花灯课程,让安徽省金寨县光爱学校的同学们亲身体验非遗文化,聆听历史回音,以传承定调,走好“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源之路,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上课时高老师以转花灯会的视频为引,将转花灯艺术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铺开,之后给孩子们展示了转花灯的制作步骤并讲解了转花灯的原理,让孩子们在科学的世界里体验艺术的魅力。

图为高帆老师引导同学们亲身体验非遗转花灯

凝聚青春力量,让“非遗文化”活起来。这需要学生将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与探究式学习结合起来,在丰富实践中感受文化精髓,在“知行合一”中收获成长。同学们在高老师的带领下动手操作,了解非遗,并把自己的创意融入其中,大显身手。他们先用剪刀剪出扇叶,然后在纸杯上画出喜欢的图案、写上自己的小小心愿,最后点亮蜡烛,在空气流通作用下带有扇叶的纸杯就转动起来了,蜡烛点亮了旋转的纸杯,点亮的更是他们的希望。

图为同学在设计自己的转花灯

在制作过程当中,有个学生一个步骤做错了,把本不该固定的纸杯固定在了废笔芯上,然而他没有宣告作品的失败,而是发挥自己的创意,别出心裁,利用风力使其旋转。其实在非遗传承过程当中自然会面临很多困难,我们必须坚定意志、知重负重,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放弃。

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需要青年一代敢于创新、善于创新。非遗的传承保护,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爱暖西吉公益团队高帆老师根据当地特色,设计并开展了转花灯课程,让同学们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传承好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们既注重课程的趣味性、精彩性,又注重课程的延展性,引导青少年准确把握非遗文化的深刻内涵,增进学生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主动性和使命性,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新的光彩。转花灯把火包进纸里,是转出幸福生活的山西非遗;安徽省金寨县光爱学校的同学们把心愿和创意画在纸杯花灯上,是点亮他们小小心愿的希望灯火。

图为同学们欣赏自己的作品

通过爱暖西吉公益团队本次的课程,学生不仅学到了有趣的科学原理,也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千百年来,河津市的转花灯久盛不衰,一代接一代,一茬续一茬,也正印证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弦歌不绝。如今非遗传承的重担落在了青年一代的肩上,必须常怀敬畏之心、埋头虚心学习、苦练过硬本领,方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一方面,要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生特点,组织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讨论、学习和深入挖掘非遗文化的内涵,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感悟。另一方面,要将非遗进校园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开展,不仅要将非遗文化引进校园,还要其常驻校园。

网址:爱暖西吉公益团队开展转花灯课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56127

相关内容

伙伴计划 暖心课堂|“扎花灯传非遗 送温暖庆元宵”主题实践活动开展
广西水电职院开展“回新转益”旧物回收公益环保主题活动
皖家幸福驿站 | 安徽肥西经开区暑期公益课堂开班
旧衣新生护小树,创意果叶绘时装——“行走的课程思政”公益团队开展冬至特别活动
团队工作效率课程
“爱为宝”让爱不闲置 ——省慈善协会初木公益志愿者服务队开展“衣衣深情、温暖同行”爱心衣物志愿捐赠活动小记
“链∙上读书温暖西部”:北京链家以书香传递公益力量
团颍东区委开展“青春暖冬”老旧电热毯置换公益活动
“链∙上读书 温暖西部”:北京链家以书香传递公益力量
旧物传爱心 温暖照心间——音乐学院开展线下募捐公益活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