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卫健系统以精细管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25-08-30 03:05

智能垃圾分类系统上线,推动环保生活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每日生活新鲜事# #科技生活新动态#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柯笛 通讯员 周玉仙 林阿蔚)走进厦门市各级医疗机构,门诊大厅里人群熙攘,候诊区坐着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患者,病房楼内的陪护家属与医护人员往来穿梭……在各个角落,分类垃圾桶整齐排列,标识清晰醒目,职工与患者自觉分类投放垃圾的场景随处可见。这一幕不仅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绿色医院的生动侧写,更让厦门的就诊环境愈发清新文明、舒心宜人。

  自厦门全面深化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我市卫生健康系统(简称“卫健系统”)积极响应号召,在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市卫健委”)的统筹引领下,将生活垃圾分类深度融入医疗机构日常运营,通过反复宣讲、现场指导、优化标识等方式,一点点化解外来人员分类意识薄弱、流动人群管理难等问题,持续精细管理、创新举措,为全市公共机构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的经验,为美丽厦门建设贡献卫健力量。?

  引领

  建章立制筑牢根基 双轨负责制形成责任闭环?

  在市卫健委的指导下,各级医疗机构建立了“党政领导、后勤牵头、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专项领导小组应运而生,后勤保障部肩负起日常协调、制度制定、设施配置及考核监督等重任,各部门协同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层层落实的工作网络。?

  为确保责任落地生根,各医院创新推出“科室负责制”与“区域负责制”双轨并行模式。临床科室护士长或负责人负责本科室垃圾分类宣传与督导;后勤与物业团队则依据楼层、功能区域,如门诊、病房、行政办公区等,划分精细责任网格,保洁员化身督导员来回巡查。与此同时,各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带头践行垃圾分类,让绿色理念在医疗机构落地。?

  宣教

  多维渗透深入人心 全员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是推动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的核心关键。各级医疗机构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多样化宣传,巧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LED显示屏、楼宇电视、横幅等媒介,滚动播放垃圾分类宣传视频和标语。其中,作为2023年底才全面投入运行的新建医疗机构,川大华西厦门医院主动跟上厦门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步伐,邀请市垃圾分类中心讲师开展专题培训,覆盖本院职工及第三方服务人员,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在全院普及。多家医院也同步深化垃圾分类能力建设,纷纷将垃圾分类课程纳入新员工入职培训,对保洁、护工等重点人群进行专项指导,提升工作人员的分类实操能力。

  此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获评国家级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工作重点单位。为强化示范效果、推广实践经验,市卫健委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举办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示范点观摩会,组织全市近20家市属医疗机构及各区卫健局等共赴现场,开展近距离实景式观摩,交流行业经验,推动互学互鉴。

  在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节能宣传周、环境日等重要节点,全市卫健系统也纷纷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和志愿服务,引导职工与患者家属树立垃圾分类意识,使“垃圾分类是新时尚”成为自觉行动。

  管控

  精细管理提升质效 规范处置促进源头减量?

  在硬件保障与过程管控方面,各医疗机构依据人流量和区域特点,科学规划四类生活垃圾桶点位,在人员密集的门诊大厅、候诊区、病房楼、食堂等重点区域,加密设施配置,规范收运处置,各单位内部也建立起日常巡查与定期联合检查制度。?同时,严格规范医疗废物管理。

  源头减量实践更彰显了绿色智慧。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推行“无陪护管理”模式,从源头减少病房生活垃圾产生,不仅优化了医疗服务流程,还降低了垃圾处理压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在职工食堂设置垃圾粉碎脱水机,使厨余垃圾就地压缩至原先的三分之一,进一步促进源头减量;多家医院食堂积极倡导“光盘行动”;无纸化诊疗、诊疗过程实行电子认证、病案归档无纸化管理等举措的推行,让绿色理念渗透到医院运行的不同环节,推动垃圾分类向源头减量深化,助力各级医疗机构建成垃圾分类的实践窗口、公益宣导基地与绿色健康中心。?

网址:我市卫健系统以精细管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落地生根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56252

相关内容

“数字化”助力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
南沙区创新开展“七大举措”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治理
拉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智能垃圾分类收集屋以精细化管理,落实“双碳”发展
佛山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46城强制垃圾分类 计划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生活垃圾分类“过时投放”精细化治理专项行动方案.docx
许昌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宣城市卫生健康委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南湖区生活垃圾分类大数据精细化管理显成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