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营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新闻中心:便捷高效智能化 为3000名记者报道赋能

发布时间:2025-08-30 16:50

社会新闻的时效性要求记者具备快速报道的能力。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会新闻#

昨天,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正式开放,本报记者第一时间探访,体验这里便捷高效的媒体保障服务。

AI机器人“小合”领衔 8大功能区服务中外记者

走进新闻中心,综合服务台C位的AI智能机器人“小合”格外吸睛。它能以中、英、俄三种语言,解答上合组织历史、成员国信息、天津特色及新闻中心设施等问题——记者按动服务台按钮、对准麦克风提问,松开后2-3秒内即可获取准确答复。

整个新闻中心涵盖综合服务区、媒体公共工作区、媒体专用工作区、新闻发布区、广播电视技术服务区、科技文化互动展示区等8大功能区,可服务近3000名中外记者,提供广播电视、新闻发布、官方图片、峰会资讯、科技文化展示、餐饮及交通等全方面支持。

新闻中心设492个标准工位,50个工位配备预装多系统的笔记本电脑,每个工位均有网线接口、多型号数据接口及同声传译设备。媒体专用工作区,记者们正在调试设备。工作人员介绍,区域内的大屏会实时更新峰会动态,供记者获取一手信息,背对大屏的记者可通过无线设备获取同声传译,安排尽显贴心。

中心为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设专属报道区,并为有需求的国家提供“融媒体灯光工作室(5.0版本)”,支持中、英、俄三种文字智能提示,同时配备专业摄影人员,实现智能美颜。外媒录制后可拷贝素材,或租用卫星服务传回本国。此外,卫星传送室、公共信号收录室、图片中心及打印房间均有志愿者提供服务。

据介绍,300多名工作人员与300多名志愿者共同为媒体人提供全方位保障。

新闻中心内,智能机器人穿梭着为记者送水,配套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服务设置尽显人性化。考虑到记者工作紧张,中心设媒体餐厅、茶歇区、阅读区供中外记者“充电”。

媒体餐厅可同时容纳700人就餐,餐品丰富。为避免高峰排队,每餐热菜、主食均在餐厅两端设相同取餐窗口。

综合服务台两侧分别是书籍发放处与阅读处,提供中、英、俄三种版本的《天津概览》《天津指南》,以及中、英、俄语版多种读物,包括当日《天津日报》等,方便记者了解天津动态与风情。

智能机器人 写书法会播报支持偏好记忆

在科技互动展示区,CAVE8K屏幕打造沉浸式视觉效果,配合气味释放器带来身临其境之感,墙顶相连的洞穴式大屏幕可呈现裸眼3D效果,轮番播放天津特色与上合组织成员国风情宣传片。地面的天津标志景点互动区暗藏玄机,记者脚踏解放桥微缩图,屏幕即刻呈现放大数倍的解放桥开启闭合动画。在AI数字人体验区,体验者只需说30秒的话,智能系统即可提取声音特点,生成不同语种的播报视频,在虚拟世界体验主持人的职业。

“多维触感灵巧手”能够同步模仿记者变换的手指动作。原来,灵巧手手心的摄像头可精准识别人手的变化,这项技术还可以广泛应用于物流、汽车制造、3C装配等多领域。一位记者在留言簿上写道:“科技给工作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快乐。”

智慧生活展区内,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纸鸢漫游”体验项目中,显示屏上是南宋赵伯驹的《仙山楼阁图》,屏幕外延伸出真实风筝线与线轴。记者拉动风筝手柄,风筝“起飞”,风筝落地后再拉线可切换15款风筝形态。

豆二机器人制作冰淇淋的“绝活儿”吸引了众多镜头。记者轻点屏幕选择饮品与口味,机器人30秒内就完成制作。工作人员表示,该展示通过AI+双臂协作系统实现无人化制作,结合视觉识别与自修复技术保障食品安全,还支持语音对话、人脸识别及偏好记忆。

机器人书法家同样亮眼。机械臂3分钟内便完成了一幅“友谊长存”书法作品。工作人员介绍,该设备融合协作机器人与AI技术,通过大数据模型处理信息、生成反馈内容,再转化为机器人运动指令,实现高精度书法写作,展现流畅且富有变化的笔触。

非遗体验 颜值高更实用

非遗互动区,杨柳青年画“染”“印”步骤拆解体验,让记者直观感受国家级非遗的匠心。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创作部主任夏青带来“梦娃”“齐天大圣”“步步登高”等展品,希望各国记者通过这些现实主义作品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温暖与积极。

天津市级非遗景泰蓝手工制作技艺、宫廷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带来的《九龙壁》工艺精细,传承人表示,多种工艺与中国古典文化的融合具有交流互鉴意义。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郑勇团队展示了天津郑氏漆器制作技艺,复原的“陶胎漆器”技艺精湛。工作人员在水中加入天然漆料搅拌出独特纹理,记者将素扇浸入水中再抽出,即可制成独一无二的漆扇,参与者纷纷动手尝试。

曾氏华服第四代传承人邢晋为迎接峰会,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结合,创新设计“天津之眼”盘扣胸针。现场提供蜻蜓盘扣体验,邢晋表示,初学者可在短时间内掌握蜻蜓造型盘扣胸针的制作技巧。天津职业大学辛全生大师木艺工作室的辛老师,带来了不同大小的鲁班锁,他举起鲁班锁一晃,六根木条便咬合成立方体,“咔嗒”声引得众人惊叹。他邀请观众体验拆装,传播传统木工榫卯技艺的工匠精神。

中医理疗馆内,厚朴、黄柏、白芷等药材陈列,记者可了解达仁堂乐氏家族现存最早的药品配方《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引配方》,还能品尝酸梅汤、马蹄桂花茶等特调饮品。专业推拿、精准号脉诊室前排起了长队,工作人员希望通过中医服务帮助记者调节状态,更好报道峰会。

媒体中心邮局设邮品互动体验区,展出中国首套邮票“大龙邮票”珍品。“大龙邮票”首发于天津,主图为蟠龙,标有“CHINA(中国)”“CANDARIN(S)(海关关平银)”字样,分绿、红、橘黄三色,对应面值“一分银”“三分银”“五分银”。记者可欣赏邮票珍品,还能体验拓印制作。天津邮政市场部张博文介绍,邮局精选45款彰显天津文化与邮政文化的明信片和邮票,现场邮筒可供记者将天津风光与祝福传递至世界各地。

新闻中心的每一项服务、体验与互动,都为中外记者报道峰会提供助力。细节中蕴含的中国科技力量与天津文化韵味,将通过媒体人的视角转化为生动报道与鲜活故事,成为读懂中国、感知天津的重要窗口。

网址:探营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新闻中心:便捷高效智能化 为3000名记者报道赋能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58460

相关内容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创新赋能消费”记者调研:“科技+”带火消费“新四样”
2024年智能门锁报告:年轻群体满意度过半;小米、华为挤入前五 本文来源:消费者报道 作者:张德荣近年来,随着居民安防意识提升、 智能家居 概念普及,智能门锁凭借更安全、更便捷、更智能...
AI赋能轻量化及流媒体:深圳新闻网倾力打造“数智深圳名片”今起焕新上线!
智能场景、科技、理念……2024年乌镇峰会AI“含量”很高
智能充电站:为城市便捷生活赋能
2024’中国(秋季)智能家居技术创新峰会报名正式启动
2024社会组织赋能工作坊
美克家居2025年半年报:精益化运营驱动改革 拥抱AI赋能未来
“数字智理”赋能社区治理!保利物业探索智慧片区新模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