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派“文化通”智能体上线,岭南文化大模型带你游遍广东
广州陈家祠体验岭南文化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城市游玩指南#
假期来临时,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岭南文化之旅,深入探访广东历史建筑、遗产遗址和古村落。出发前,不想为预算、门票和美食攻略耗费心神;旅程中,厌倦了走马观花式的打卡,希望与当地人文风情进行深度对话。
如今,只要指尖轻点手机屏幕,打开羊城派客户端,你就能拥有更专业、更地道、更贴心的“文化深度游搭子”。
8月30日,“文化通”智能体在羊城晚报羊城派客户端正式上线,羊城晚报着力建设的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底座——岭南文化大模型正式接入羊城派客户端,面向用户开放“出行规划助手”等各类智能体应用,打造指尖上的在地文化服务生态圈。
首款应用亮相
打造更懂文化的出行助手
“文化通”以岭南文化大模型为AI底座,将集合各类AI智能体应用,让AI化身“懂文化、讲文化、用得起”的专家型助手,服务文化传承、文旅服务等多个场景。
岭南文化大模型实验室主任邓立邦介绍,经过算法、系统、硬件的协同创新优化实现AI推理加速,岭南文化大模型实验室正将前期在文化数据治理、上下文感知建模框架、智能体调度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多项智能体应用中。
“Hi,我是‘文化通’,您的出行智能助手!”
在羊城派客户端上,用户点击首页导航栏“文化通Ai”图标,即可唤起“文化通”智能体。此次上线的首款智能体应用是“出行规划助手”,用户只需依次选择目的地、同行人数、行程天数、出行方式、旅行兴趣和预算范围等,AI就能迅速生成一份文化旅游规划。不仅能全方位满足外地游客的实际需求,更让当地人直呼“地道”。
近年来,广东文旅市场活力持续迸发。从传统文化体验到美食之旅,从非遗项目参观到古镇游览,随着游客对深度文化游的需求日渐提升,广东作为岭南文化发祥地的“含金量”还在不断上升。以2025年端午假期为例,广东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游客133.2万人次,同比增长16.5%。
这一连接岭南文化大模型技术能力与广东文旅广阔市场的应用,既开启了千人千面的智慧化文旅新玩法,又让沉睡的文化资源“活”在当下,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
“广东作为全国省内旅游客流第一、不可移动文物数量也位居前列的文旅大省,我们推出的AI出行规划助手就是要以‘更专业、更地道、更贴心’的在地服务为市民深入探索广东、体验岭南文化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广东岭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华表示。
在“跟着AI去旅行”的新趋势下,“出行规划助手”凭借岭南文化大模型这一“超级大脑”,将展现出独特优势——
一是文化知识更专业,囊括广东全省历史建筑、文博场馆、文物保护单位、古村落等文化资源,可提供自驾游、周边游、乡村游、周末游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路线规划;二是文化视角更地道,将游客视角转化为在地生活者视角,通过结合本地文化专家知识,守护文化原真性;三是文旅服务更贴心,根据出行时间的时令季节、当地特色活动及美食进行规划,还会提供票价、酒店、餐饮等价格作为预算参考。
做强在地服务
以“媒体+”融合力推动文化共享
“文化通”的上线,是羊城晚报以“羊城派”为核心阵地全面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做实、做优、做强“岭南文化第一端”,做强在地文化服务,促进在地用户增长的新里程碑。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技术业务集群研发负责人江华表示,“文化通”上线之后将陆续推出包括“AI智图”系列等垂直化内容服务应用,利用岭南文化大模型赋能,羊城派将快速实现从新闻信息服务到在地文化服务的融合升级。
5月,岭南文化大模型文博会首秀亮出“文化活地图”。图/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 摄
作为国内首个文化垂直领域的多模态推理大模型,岭南文化大模型于今年3月28日正式发布1.0版本,首次实现对岭南文化知识体系的系统化整合;
5月,在文博会上推出32B参数升级版,创新发布“文化活地图”“广东文化旅游规划助手”和“PDF结构化提取助手”三大应用场景,实现从技术到应用的关键跨越;
7月,携手广州市“粤语语料库建设与大模型评测重点实验室”联合打造国内首个粤语智能化应用生态,目前正推进多模态粤语语料库与粤语思维链语料建设,预计年内推出;
8月30日,随着“文化通”上线,岭南文化大模型核心能力正式接入羊城派客户端,标志着大模型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化应用新阶段。
岭南文化大模型的每一次迭代焕新,都是羊城晚报以“媒体+”形式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生动注脚。
今年6月,《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推进系统性变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开展岭南文化大模型“+农文旅”“+教育”等数智化应用,建设岭南文化传承发展实验室、岭南文化基因库,推动建立文物、典籍、非遗民俗等领域文化IP系统转化开发体系、建设线上数据服务平台,落地应用于教育、公共文化服务、文创等典型业态。
根据《方案》,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还将利用岭南文化大模型赋能文化“双创”和“百千万工程”,打造文化服务生态圈,推动“文化大数据”下基层;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为村史馆、乡村旅游、数字游民提供文化内容资源。
数据赋新生,科技促同享。要让沉睡的文化资源“活”起来、“潮”起来,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关键在于让其融入时代、贴近生活,惠及更广泛的人群。
我们期待,“文化通”的正式上线,能让每一次的交互都成为与岭南文化的深度对话,让每一次的出行都能收获独一无二的文化记忆,以AI推动跨界融合,用指尖凝聚创新力量。
网址:羊城派“文化通”智能体上线,岭南文化大模型带你游遍广东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59052
相关内容
探寻岭南美食精粹,品味舌尖上的岭南文化!|广东特色文化图鉴广州增城百花古寺园林:传承岭南园林文化 绿美广东的生态典范
岭南饮食文化概述
深度专访丨新任广东省作协主席谢有顺:岭南文化的优势在于面向现在和未来
未来广州!一文读懂南沙最新总体城市设计优化方案
广东艺术剧院文创商城上线啦!“文心艺品”汇聚广东代表性文创好物
“漫游”广州创意先行文化产业渐入“+”境 目前广州已形成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服务、文化装备及消费终端生产3个千亿级文化产业集群
广东饮食文化特点 广东饮食文化习俗 广东饮食文化讲解
广东艺术剧院文创中心推出线上商城“文心艺品”汇聚广东代表性文创产品
“巡展”是培植广东文旅品牌的创新手段: “咩宝巡粤记——2024广东文化和旅游优秀案例巡展”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