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六种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发布时间:2025-08-31 00:55
酒驾违法,不仅罚款,还会吊销驾照,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生活技巧# #应急处理技巧# #交通违章处理#
热搜
中央八项规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词典 民主生活会 党纪学习教育 收听本文00:00/00:0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9月29日公布,这部司法解释将于9月30日起施行。该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六种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据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介绍,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入罪标准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解释》第二条采取列举的方式,从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破坏公共交通秩序、破坏有关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破坏居民生活秩序、干扰国家职能部门的正常工作秩序、其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等六个方面明确界定了“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六种情形:1、致使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影剧院、运动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秩序混乱,或者采取紧急疏散措施的。2、影响航空器、列车、船舶等大型客运交通工具正常运行的。3、致使学校、医院、厂矿企业、国家机关等单位的工作、生产、经营、教学、科研等活动中断的。4、造成行政村或社区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5、致使公安、武警、消防、卫生检疫等职能部门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6、其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9日 13:13 来源:人民网 编辑:李佳蕖
打印
网址: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六种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59775
相关内容
扰乱家庭生活秩序应该怎么处理“旧货翻新”行为的刑事责任研究——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视角
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应当如何处理
办公秩序管理制度(5篇)
【“刑”影不离】生活中这些小事涉嫌犯罪???
重婚罪与合租:法律尊严与生活琐事
关于打扰别人家庭正常生活的法律有关规定是什么
“旧货翻新”行为的刑事责任研究——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视角 Research on Criminal Liability for the Behavior of “Refurbishing Used Go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方法是什么?
生活噪音扰民应该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