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休息越累?如何做到真正有效的放松?

发布时间:2025-08-31 06:38

为什么有时候越急的事越找不到?因为它们被‘着急’藏起来了。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搞笑日常#

周五很累了,盼着周末的休息。周末休息了,周一更累,于是又盼着周末。我们的日子就这样在一天天疲倦的状态中消失了……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真的会休息吗?

为什么睡了很久仍然觉得疲累?为什么花钱去度假旅游并没有增加生活的热情,尽兴归来心里却只剩下空虚?

我们真的明白休息的含义吗?

我们休息对了吗?

休息的真正含义是:是恢复疲劳,放松神经,当你重新投入工作与学习的时候觉得又是一个精力充沛的新人。

如果你的休息方式并不能为你带来这些,那么,无论这些活动的名字听起来有多轻松,看上去有多High,它都是一种错误。

抛弃它们,来一场休息革命!

一、脑力劳动者,补瞌睡对你没什么用。

你写了一天的文案,主持了一天的会议,当一切都结束了,你叹到:太累了,这一天我要睡个好觉。我们的常识使得我们对疲劳的第一反应就是“去躺躺吧”。但这是一个陷阱。

睡眠的确是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主要对睡眠不足或体力劳动者适用。对体力劳动者来说,“疲劳”主要是由体内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引起,如果十分疲劳,应采取静的休息方式。通过睡觉,把失去的能量补充回来,把堆积的废物排除出去。

如果是脑力工作者,大脑皮层极度兴奋,而身体却处于低兴奋状态,对待这种疲劳,睡眠能起到的作用不大(除非是熬夜加班连正常睡眠时间都达不到)。因为你需要的不是通过“静止”恢复体能,而是要找个事儿把神经放松下来。

这样你可以理解为什么你周末两天不出门依旧无精打采,而只需下班后游泳半小时就神采奕奕。

二、不必停下来,只是换一下。

既然睡觉不能帮助我们休息大脑,那什么办法才可以?

答案是不停止活动,而只是改变活动的内容。

小百科

大脑皮质的一百多亿神经细胞,功能都不一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成各不相同的联合功能区,这一区域活动,另一区域就休息。

所以,通过改换活动内容,就能使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休息。

心理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做过一个实验,为了消除右手的疲劳,他采取两种方式:

一种是让两只手静止休息,另一种是在右手静止的同时又让左手适当活动,然后在疲劳测量器上对右手的握力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在左手活动的情况下,右手的疲劳消除得更快。

这证明变换人的活动内容确实是积极的休息方式。

比如你星期五写了 5 个小时的企划案,最好第二天去给你的盆栽们剪枝而不是睡到太阳晒屁股。

还有一点,当你无法选择由脑力劳动转入体力劳动时,你不妨在脑力劳动内部转换。

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就讲过他的心得:

“我本不是一个生来适于研究学问的人,因为我用功的时间稍长一些就感到疲倦,甚至我不能一连半小时集中精力于一个问题上。

有好几个问题要处理,最好交替进行!不要处理完一个再开始的二个,那样会很快被耗尽。我连续研究几个不同的问题,即使是不间断,我也能够轻松愉快地一个一个地寻思下去,这一个问题可以消除另一个问题所带来的疲劳,用不著休息一下脑筋。

于是,我就在我的治学中充分利用我所发现的这一特点,对一些问题交替进行研究。这样,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觉得疲倦了。”

三、最好的休息,是让你重燃生活的热情

我们的疲惫主要来自对现有的一层不变的生活的厌倦。所以最好的休息就是那些让我们重新找到生活和工作热情的活动。

如果你干完一件事,能够幸福地感叹“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那这件事对你来说就是最好的恢复热情,调节情绪的方法。

但可惜,我们缺乏对“休息”的想象力。

我们能想出来的休息方法不是痴睡就是傻玩。

以上内容整理分享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我们真的会放松吗?

以下内容由一禅老师提供:

说到放松,似乎人人都会,但能否真正达到放松的效果?

说到身体放松,并非躺下来就等于放松,放松姿势大有学问。

最常见的放松 ,如:

走路多腿乏沉了,躺下最好姿势是抬腿撘墙放松。

如果忙的腰酸了,可以下蹲或俯卧一会放松。

四肢疲劳了,平躺时做舒展放松……

我们掌握了姿势放松,能够缓解生理上疲劳;

但还不够,

这仅仅是生理上的被动放松。

英国著名病理学家哈德菲尔德,长期研究发现:人大部分疲劳的原因来自精神因素,真正因生理消耗而产生的疲劳是很少的。很多人工作忙碌后,经过休息后却不能解除疲劳,是什么导致的呢?就是心理因素在作乱。

确如哈德菲尔德所言,我们很多人是身体放松了,心理却想着很多事情;结果身体放松往往成了一种心理疲劳。对于如何做好心情放松,不少人选择听听音乐,慢慢散步,培养花草等……然而,这类心情放松却是暂时的。原因,这些属于有所依外缘的放松。在瑜伽里,有所依指依赖!

我们如何让身心彻底放松呢?

瑜伽记载,人对外忙碌最多的功能,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它们身份如搬运工,除睡眠外,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工作着。当你疲劳的时候,想要达到完全放松,需让六根停歇下来。六根停歇,就是放下事物的外缘,这点非常重要。

REC

六根是如何运作的?这是一个科普视频

六根停歇后,它们脱离身体的知觉牵引力,回到自性的本来状态,这才能让身心得到真正放松。

除了睡眠能够做到外,我们可以训练这种放松,如觉知呼吸,悬息吐纳,心声气,曼陀罗舞韵等……

通过调理使六根停歇进入放松,有助完全消除紧张和疲劳,恢复精力令头脑清爽。

美国门诊报告研究指出:人很多疾病问题来自情绪引发。如恐惧、焦虑、压抑、愤怒、怨恨等……人体里有一张关于情绪与疾病的线路图。研究指出70%以上的人,会遭受到情绪对身体器官的攻击。如癌症与长期怨恨有关,经常焦虑易患颈椎病。

据统计,在所有患病人群中,70%以上都和情绪有关。研究证实,人处在身心放松状态时,可以减少50%的耗氧量,减少30%的心脏负担,能降低高血压等。

人在放松与紧张时的呼吸节奏,完全是不一样,放松呼吸具有修复和改善许多疾病延深,包括情绪变化,思想变化,生理指标变化都会得到良好改善。

掌握了六根自性状态,你便掌握了身心放松之门的健康钥匙。

《修息奥义书》上说:我们被六根业力习惯所控制,生命便沉迷于感官颠倒,喜爱变成执着,欲望变成痛苦……

我们就这样成为了牵引行动的奴隶。

人有二种改变业力的契机,

一种是痛苦,这是唤起觉醒;

一种是放松,这是放下执着。

真正放松存在自性状态中,痛苦与执着在此止息,在止息中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了一切业力的牵引疲惫!

网址:为什么越休息越累?如何做到真正有效的放松?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60731

相关内容

越休息越累?做到这几点才能真正放松
星空夜话 | 为什么越休息越累?4个方法教你有效休息
越休息越累?做到这几点才能真正放松【2】
越休息越累?试试这4个方法让你真正放松!
为什么越睡越累,如何高效睡眠
为什么退休越近越难熬,这样安排退休生活越有快乐
休息不是罪:学会真正有效地放松,拥抱更丰盈的人生
科学休息:如何获得真正的放松?
端午假期“充电”指南 告别“越休越累”
为什么科技越发达,我们反而越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