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糖尿病防治指南:血糖管理、体重控制等8大要点,守护您的“糖”生活!

发布时间:2025-09-01 06:03

控制血糖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础,监测血糖水平很重要。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健康生活技巧# #糖尿病#

近期,《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下文简称“2024版指南”)发布,这个和糖尿病患者密切相关的指南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内容呢?一起来看看吧。

控制体重很重要

糖尿病前期人群人群超重和肥胖发生率高。

2024版指南提到: 肥胖和超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2017年调查结果显示,BMI≥30 kg/m2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20.1%,而BMI<25 kg/m2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8.8%,前者是后者的2.3倍。

要想预防糖尿病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体重,对于已经罹患糖尿病的人群来说,管理好体重也很重要,一些超重及肥胖的糖友在糖尿病早期把体重减下来, 降低5% 就能有效改善血糖值。

空腹血糖值6.1就要当心了

一半以上的2型糖尿病在早期没有明显临床表现,因此做好糖尿病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很有必要。

2024版指南提到: 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糖尿病,有助于早发现。 如果 空腹血糖≥6.1 mmol/L、随机血糖≥7.8 mmol/L 或 糖化血红蛋白(HbA1c)≥5.7% ,建议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同时测空腹和2小时血糖。 结果正常者3年复查1次,结果为糖前期,每年复查1次。

中国糖尿病患者有一些是先出现餐后高血糖,然后逐渐发展成空腹高血糖的,因此体检空腹正常的人也不能掉以轻心。

定期筛查并发症很有必要

一些患者是在高糖很久才被确诊的,因此可能已经存在某些并发症。

2024版指南提到: 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时就应该进行详细的评估,看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等,对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推荐至相关专科进行诊治。

2型糖尿病每年至少要做1次尿检、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超声、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眼底、神经病变的检查,半年做1次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 如果合并相应的并发症,需要增加监测频率。

血糖监测,有的放矢

通过监测血糖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情况,用来指导生活方式的调整,提供给医生调整用药方案的相关参考。

2024版指南提到: 有三种实用的血糖监测方法,即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扎手指血糖仪检测)、糖化血糖蛋白(反映血糖平均水平)、持续葡萄糖监测(CGM-动态血糖仪)。 CGM 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葡萄糖在 目标范围内时间(TIR) 是评价血糖控制的有效指标,推荐大多数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患者TIR控制目标为 >70% 。

建议三种监测方法结合使用,不同的用药和血糖达标情况下,血糖监测频率亦不同。

糖尿病不仅仅是血糖的管理

糖尿病是慢性病,长期的高血糖可通过多种机制损害细胞,诱发各种并发症,因此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血糖、血压、血脂、体重都要控制。 有多项证据指出,控制好血压、胆固醇比单纯控糖更重要,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吃动平衡,持之以恒

科学饮食和规律运动都能有效降糖。

通过改变膳食模式与习惯、调整营养素结构、由专科营养(医)师给予个体化营养治疗,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 0.3%~2.0%。

2024版指南提到: 碳水化合物的所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 45%~60%(相比上一版指南比例降低) ,蛋白质供能比为15%~20%,脂肪供能比为20%~30%,建议多摄入优质脂肪(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每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时间建议至少150~300分钟,并强调需要有2次抗阻力运动。 减少静坐时间,每静坐30分钟最好进行不同强度活动1 ~ 5分钟。

糖尿病患者应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素。 糖尿病患者不宜长期不吃主食,可以通过 粗细搭配,控制摄入量、与肉蛋菜等一起吃 ,稳定血糖。

高血糖的药物治疗

早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早期联合治疗是实现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 2024版指南提到 :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具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心力衰竭(HF)、慢性肾脏病(CKD)获益;

SGLT2i及口服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具有体重获益;

吡格列酮可降低卒中再发风险;

胰岛素促分泌剂增加低血糖风险;

早期、合理联合应用机制互补的降糖药物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实现早期血糖达标并长期维持。

血糖达标是根本,如果生活方式干预(饮食和运动)不能让血糖达标,就应该采取药物方式,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药物,调整增减药物等应该由医生决定。

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管理

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CVD),因此糖友要格外重视。

2024版指南提到: 要关注高血压、血脂紊乱等CVD的重要危险因素,每年都应该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并进行干预,可优先选择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降糖药物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或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

除上面提到的之外, 超重肥胖、高尿酸血症、吸烟等 都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大家要重视并加以改进,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糖尿病的管理和治疗手段将不断更新和完善。《 2024糖尿病防治指南》只是我们迈向更好未来的一小步。 让我们保持乐观,积极拥抱变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糖尿病将不再是难以控制的健康威胁。 记住,每一次的学习与实践,都是向更健康生活迈进的一大步。

“一药三效”,降糖、降脂还护肝!JAMA子刊:新药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潜在选择

近90%糖尿病患者可停用降糖药!《柳叶刀》子刊:减肥越多,血糖达标和停药概率越高

复旦中山李小英团队:44%糖尿病患者停药至少2个月!新策略还能减重、降低代谢风险

糖尿病患者患癌风险降低42%,死亡风险降低57%!低剂量阿司匹林或为预防新策略

《柳叶刀》子刊:糖耐1小时血糖超标,3年内极可能发展为糖尿病

欢迎投稿:学术成果、前沿进展、临床干货等主题均可,。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网址:2024糖尿病防治指南:血糖管理、体重控制等8大要点,守护您的“糖”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64873

相关内容

糖尿病健康生活:糖尿病防治指南.docx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护理糖尿病肾病要控制血脂 糖尿病肾病的食疗方
糖尿病患者居家血糖管理,7大要点
知血糖,防糖尿:健康生活指南
糖尿病 “防大于治”:从日常细节守护健康
糖尿病+蛋白尿=糖尿病肾病?防治糖肾的这 5 个重点,不可不知!
全新升级!2024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发布
糖尿病与体重管理:健康瘦身指南.docx
MMC护理管理对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性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