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手巧!高明手工达人用巧手为生活增添色彩
手工皂添加色素:使用天然植物颜料,为皂块增添色彩。 #生活技巧# #手工DIY技巧# #手工皂DIY#
国庆节快到了,不少市民会选择出游旅行,看看风景散散心,调节心情纾解压力。也有部分市民担心出游限制多,会选择宅在家中“煲剧”玩游戏。如果一天到晚对着电子屏幕,可能会给眼睛带来不少损伤。不妨找一处安静的空间,做一些手工创作,既能达到愉悦心情的效果,又可以佩戴身上,凸显个性。
回味童年乐趣 制作特色礼品
手工制作,又称“DIY”,即“Do it yourself”。近几年,越来越多市民喜欢手工制作各种生活用品,从首饰、碗、手袋、玩偶,到柜子、桌子,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手工爱好者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体验到动手创作的乐趣。
陶瓷DIY。
市民周芷晴是陶瓷DIY爱好者,国庆假期,她打算前往禅城一处手工软陶制作场馆提前制作父亲的生日礼品。小时候,周芷晴很喜欢把橡皮泥捏成形状独特的物件,比如过家家时使用的铁锅、碗盘,还有一些小动物,包括兔子、小猫等。在制作过程中,要先塑造主体,再用剪刀修整,还可以用笔在纸上描出一些形状,剪切下来,包裹在小动物身上,当作衣物。制作手工陶瓷同样要为泥巴塑型,这带给周芷晴一种回归童年的感觉。
凝结着手工艺人智慧创意的手工陶瓷。
比起标准规整的机制陶瓷,周芷晴更喜欢形状独特的,带有设计印记的碗碟、杯具等。她认为,凝结着手工艺人智慧创意的手工陶瓷,承载着灵感的光芒,虽不如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那般精致无暇,但胜在独特,每一款都是独一无二的,更需要好好保存珍惜。
近年来,手工制作成为不少年轻人聚会消遣的好选择。周末的时候,周芷晴偶尔会约上志同道合的闺蜜一起前往制陶,两人共用一个转盘。比起收获成品,她们更享受制作过程中互相合作的氛围。周芷晴说,在合作制陶的过程中,友人、情侣间的默契度会慢慢提高。捏土、塑形、上色……完成制作后,现场制作的手工陶瓷会成为同行几人互相交换的小礼品。
手工编织小动物。
DIY爱好者黄悦也在手工制作中找到了童年的乐趣。黄悦童年时喜欢编织,念小学时,每当考到高分的时候,黄悦都会从家长手中拿到十元钱的奖金,她会支出一部分奖金购买一些廉价的玻璃丝作为奖励,她还可以利用五颜六色的塑料管编织手袋、小动物,比如天鹅、风筝、鱼、虾等。后来,黄悦还收藏塑料瓶盖,将塑料瓶盖作为小动物的眼睛。编织好的小物件可以作为钥匙扣的个性点缀。
到了初中,黄悦开始学织围巾,并送给友人作为礼物。刚开始学织围巾那会,为了把线搭得规整,黄悦往往是织了拆,拆了织,重复好几次,织了好几个月才完工。长大后,黄悦会编一些彩线手链带,再串上一些珍珠、彩色石子作为点缀,最后做出的成品甚至比市面上的一些产品更精致。
搭配传统服饰 凸显个性风格
张蕊是一个特别喜欢古典文化的大学生,平时喜欢穿着汉服外出拍照,因为汉服造价比较贵,对于学生而言,单是购买衣服已需要花费不少的开支,发簪、项链等物品自制会更省钱。张蕊会先从网上购买一些原材料,包括水晶花瓣、水晶叶子、珠子等,再购买一些银丝,将材料、底托用银丝串联在一起,做成大致的立体形状,结尾将银丝卷成圈状压平,再用银丝绕紧首饰间的空隙,固定材料间的位置。最后再用尖嘴钳折出一些串联的小圆环,串出长条的珠子流苏,外形十分复古精致。
图为手工制作的对钗。
黄楚涵有收藏首饰的爱好,隔三差五就会上网店看看有没有哪些好的款式值得购买。因为款式见得多,黄楚涵自己也萌生了制作一些首饰佩戴的念头,制好的首饰还可以作为礼物送给他人。起初,黄楚涵制作的首饰都是相对简单的,只需要用尖嘴钳制作一些九字圈,将银丝尾部卷曲拼接,或绕上一些珠子、玉石即可制成一副简易的耳环。后来,她会做一些相对复杂的首饰,会选用银黏土,按照事前设计的底图塑形,反复打磨,形成规整的图样,四面再穿上珠玉,这样做出来的作品相当精致。
图为手工制作的对钗。
黄楚涵说,在手工自制首饰的过程中,她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以往一到假期就想看电视剧,现在会利用空闲时间看一些网络教程、名师设计图,搜索生活中常见的绿植鲜花,也会看一些水墨名画,希望获得一些灵感;她还会研究一些结构,在设计首饰的过程中,追求形状结构的平衡,让作品更有均衡的美感。有时,她又会做一些材料不一的项链,形成视觉冲击,凸显个性。
图为手工制作的珠钗。
制作手工饰品需要准备一些基本材料,黄楚涵家中用塑料方格盒子储存了不少材料包,包括最基础的花托、球形针、T字针、9字针、卡扣戒指、耳夹、耳钉、开口圈、银线、铜线、鱼线松紧绳等,还要配备粘胶、镊子、尖嘴钳、圆嘴钳、斜口钳、剪刀、打磨石等,随着制作款式越来越复杂,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也越来越多。
为了节省材料,黄楚涵会把一些用久了的首饰用剪刀拆下来,用于制作另一款新首饰。黄楚涵认为,新手刚开始学制作首饰,一定不能好高骛远,要把基础打牢再深入,例如第一次制作把目标定在把一个银线口弄紧,弄圆滑即可,假如一下子逼迫自己做难度高的作品,很容易会失去耐性,作品质量差易脱落还是其次,一旦心灰意冷,很难再提起兴趣坚持做下去。
传承传统技艺 创作“高明手信”
植物织染技艺,是我国古老而传统的民间艺术。高明90后青年彭斐斐于大学毕业后,回到高明,将灵龟塔、皂幕山等本地元素融入扎染文化当中,潜心创作出一批特色鲜明,创意十足的“高明手信”。
彭斐斐用扎染的形式制作高明文创产品。
扎染的原理不难,在织物浸染的时候将部分结扎起来,或使用黄豆粉为主要材料制成的糊状物覆盖其上,使覆盖的部分无法着色。具体而言,糊状物俗称“灰药”,是用豆粉、石灰混合形成,并通过型版漏印到坯布上,形成花纹,即留白。待布匹浸染晾干后,去掉“灰药”的部分是白色花纹,因此蓝印花布也叫“灰缬”。白色花纹区别于蓝色的背景,形成独特的形象和图案,绘出一幅独特的图画。
手工创作者正在描绘画版的图案。
其中,扎染所用的原料是纯天然的有色植物染料,这些染料是彭斐斐从贵州购回的,扎染有蓝色、黄色、红色等,制作者可以从植物中提取出不同的色彩,制成不同颜色的扎染作品。目前,彭斐斐可以通过扎染技术制作出抱枕、布画、杯垫、布袋、笔记本等文创产品,受到文旅市场的欢迎。
彭斐斐用扎染的形式制作高明文创产品。
彭斐斐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高明人,她对家乡的好山好水十分留恋,毕业后决心返回家乡创业。在高明推广扎染艺术的初衷,就是想把高明的文化元素与传统植物织染技艺相结合,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结合高明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文化强区等工作,以传统技艺展示的形式呈现高明城市发展新风貌,助力刷亮高明文旅品牌名片。
彭斐斐的扎染产品。
另一方面,彭斐斐还成为高明文化志愿者,前往荷城街道竹园社区、更合镇白石社区开设周末、假期课堂,让当地学生体验扎染艺术文化,自由染制自己喜爱的艺术形象、花式图样,让传统技艺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传承。
彭斐斐说,希望扎染作品能够丰富高明文创产品的品类,吸引更多高明人深入了解本地文化,吸引周边市民游客前往高明旅游,实地感受高明这座城市的魅力。让更多人透过传统技艺认识高明,了解高明,爱上高明。
知多D
新手制陶要平心静气
保持冷静,转盘转动速度较快,制陶者如果过于心急,泥团边变薄后很容易会因为用力过猛而往内凹陷,要复原到原来的浑圆程度要花不少工夫,往往需要打破重来。这要求操作者在制作过程中要保持平心静气,保持手部动作的平稳。
新手刚尝试制作陶瓷,可以在手部操作不稳定时将转盘停下,先平复心态,固定好形状,思考手部按压的方法再恢复转盘速度,以免操作过程中因为失去耐性而把坯胎弄坏,需要重换泥坯。做陶艺的时间很长,一定要有耐性,一开始要观察陶艺老师是怎么操作的。
保持自信,对于新手而言,虽然缺乏经验,但面对泥坯,还是要充分相信自己,失败就当积累经验,不要有畏惧的心态,导致束手束脚。此外,手工制作陶瓷还要做到“见好就收”,一些新手会在泥坯成型后继续进行小修小改,导致泥坯不断变形,需要进一步调整。
如果想在容器整体形状明确后改变瓶口的形状,要用轻柔的力量推动瓶口,注意花纹对称;一般来说,瓶口最好是光滑的,以免使用时割口。
杯耳一般是在杯子整体成型后粘上去的,粘的过程不能用大力推,要在粘贴处轻柔地内外同时发力,随后再用刷子将泥土弄均匀。杯子表面凹凸的花纹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制作。制作完陶艺后要将双手彻底清洗干净,再触碰其他东西。
陶瓷形状确定后,一般要等三天再上色,上完色就可以等成品出炉了。当然,第一次制作的作品也许会有一些缺陷,但最重要是享受陶艺创作过程的快乐。
新手扎染要注意步骤
染布前最好预洗织物,可用清水漂洗,也可以用温和的洗涤剂,除去所有的杂物和化学品,这个步骤有利于让染料与织物更好地结合,有更好的染色效果。
染布用夹子、绳子结扎好。
制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用夹子、橡皮筋、木板将织物扎成对应的模样,一定要扎密。将织物放入清水彻底浸湿后,要先挤走多余水分后再将织物放入染色液中。
在浸泡过程中,如果觉得织物的颜色深度已足够,要及时将织物从染液中取出来,让织物与空气充分结合,自然发生氧化效果。
织物氧化完成后,可以放置一晚上,之后在清水中进行漂洗,洗去多余的颜色,再次晾干即可。
网址:心灵手巧!高明手工达人用巧手为生活增添色彩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65222
相关内容
苏州园区玲东社区:巧手编织挂件 为生活增添色彩“巧手生花”给生活添彩!这个社区开展系列手工制作主题活动
爱上手工制作给生活增添别样色彩
银龄巧艺活动:传统手工艺为老年生活添色彩!
新车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多彩生活 巧手制作”手工DIY活动
心灵手巧,装点美好生活——高段手工DIY
一起玩折纸:我+手工=心灵手巧内容简介
郑州小学生用创意手工为生活添彩,致敬平凡劳动者!
纯手工装饰品,手艺灵巧,匠心独运:纯手工装饰品点缀美好生活
“多彩待办”APP:给生活增添色彩的高效助手